中學思想政治課自主學習問題初探
岳令書
早在1972年,以法國前總理埃德加·富爾為首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國際委員會提出的教育報告《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就指出:“未來的學校教育必須把教育的對象變成自己的教育。受教育的人必須成為教育他自己的人;別人的教育必須成為這個人自己的教育。這種個人同其自身關系的轉變,是今后幾十年內科學與技術革命中教育所面臨的最困難的一個問題?!?“我們今天把重點放在教育與學習過程的’自學’原則上,而不是放在傳統教育學的教學原則上?!薄靶碌慕逃袷箓€人成為他自己文化進步的主人和創造者。自學,尤其是幫助下的自學,在任何教育體系中,都具有無可替代的價值。” 如今,人類歷史邁進了21世紀, 21世紀的社會是一個“學習化”的社會,科技的進步、社會的發展要求人們“活到老,學到老”,這就對人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第八次課程改革對于學生在學習方式上特別強調和提倡自主學習。那么為什么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我們中學思想政治課中又該怎樣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這是筆者以下探討的問題。
一、中學思想政治課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必要性
1、中學思想政治課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國家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首先,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科技文化水平偏低,人口眾多,要迅速提高綜合國力,就必須強調創新?!皠撔率且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惟有創新才能使國家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優勢。因此教育的功能不僅是傳授學生人類已有的科學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適應時代的要求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我們只有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把學習的自主權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實現自主學習,才能培養出創新的學生,才能使學生具有開放、多元、主動的思維方式和綜合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次,在現在這樣一個知識經濟已見端倪的時代,生產實踐的巨大推動力使得人類科學知識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劇增與更新,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知識的劇增使人們在學校里獲得的已有知識日益顯得有限和陳舊,同時科學技術的發展又使新科學、新技術在生產中的應用更為迅速和廣泛,以高新技術為代表的新興產業部門的不斷出現,必然促使社會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相應地對勞動者的素質也就不斷提出了新的挑戰。作為主要承擔勞動者素質培養任務的學校教育,能否培養出具有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的社會成員將一定程度上影響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綜上所述,我們應該把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作為教育的一個重要任務來進行。作為教育中的一個重要分支——思想政治課同樣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這就要求在思想政治課教育目標上,不僅要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道德知識傳授,更要的是教會學生學習,發展學生的思辨、選擇、自主學習等能力,從而為學生未來的繼續學習和終生學習奠定基礎,為成為一個合格的建設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奠定基礎。 2、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改革當前中學思想政治教育弊端的要求
當前中學思想政治課教育教學的弊端有:
(1)現在學校的思想政治課教學忽視了把學生作為生命個體進行教育。課堂教學過分強調整體性的社會制度、國家方針政策和普遍理想道德,而對學生個體的生命經歷、感受、體驗有所忽視,這種教育過程會使學生人格出現缺陷。思想政治課如果只講大理論、大道理、大規范而很少關注學生身邊的如性道德、網絡道德、環保道德、吸毒等以及生活中的細小而平凡的事物,就不利于學生健康人格的培養和對學生自主個性的教育。目前,青少年犯罪有所增長,事實證明學生缺乏的不僅僅是知識,更多的是道德和人格,這才是中學思想政治教育應該解決的。
(2)現在的思想政治課過分重視對書本知識的傳授。課堂教學受制于教材內容,教師將教學內容“注入式”、“填鴨式”地灌輸給學生,忽視了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知識間的邏輯聯系和知識的遷移;教學目標受制于社會目標和尺度,往往以考試得高分為主要教學目標。這樣做只解決了知不知、會不會的問題,卻不能解決信不信、行不行的問題,忽視了學生主體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從而很可能培養出“高分低能”、“有知識無覺悟”的學生。
(3)現在的思想政治課片面強調以教師為中心,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與學是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的一對矛盾,在思想政治課的教學關系中,注重的是教師的教,以教師為中心,教師利用講解、板書和各種媒體向學生傳授知識,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
由此我們知道,傳統中學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更多關注的是學科知識的傳授,更多采用的是灌輸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中心,對學生主體的興趣、性格及道德品質培養的實踐卻缺少足夠的關注和指導。改變這些弊端關鍵是要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因此,在中學政治課新課程的教學實踐中,我們在強調知識傳授時,更應關注學生的品德教育、心理教育,指導他們學會選擇、學會評價尤其是自我評價;在強調教師作用時,更應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提高學習能力。
二、中學思想政治課中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基本策略
素質教育的主要目標是促進人的綜合素質的協調發展。人的綜合素質能否得到協調發展,主要取決于人的自主性、主動性、創造性發揮的程度,而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創造性的發揮又取決于教師的主導作用。因此,在思想政治課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采取有效策略來促進學生進行自主性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