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摸女人的胸视频,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黄色视频性爱免费看,黄瓜视频在线观看,国产小视频国产精品,成人福利国产一区二区,国产高清精品自拍91亚洲,国产91一区二区

加急見刊

高中化學教學“動”態課堂之研討

全東方

摘要:在高中化學新課程標準下,要求教師不僅要給學生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文章主要論述了在化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動口說”、“動手做”、“動腦思”、“動手寫”、“動手編”、“動手練”的能力,探討讓學生全方位“動”起來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動教學效果

新的化學課程標準指出,要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為宗旨,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獲得未來發展所必備的化學知識、技能和方法。要求學生轉變學習方式,由傳統的接受式學習方式向體驗性獲取知識的學習方式轉變,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把學生帶進知識中”,而不是“把知識帶進學生中”。教師不僅要給學生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其中,培養學生“動口說”、“動手做”、“動腦思”、“動手寫”、“動手編”、“動手練”的能力,讓學生全方位“動”起來,會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一、動口說

使學生敢“動口”,就要鼓勵學生對教材的內容和教師講授的知識大膽進行質疑,培養他們敢于提問、敢于挑戰權威的精神,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注重學生“動口說”的訓練。例如在氫氧化亞鐵的制備實驗時,學生觀察到的現象不明顯,于是我指導學生從發生化學反應的原理進行分析,分組討論,查找原因,并結合自己所學過的知識和對未來知識的預測,提出改進實驗的措施,讓每一個同學都有發表自己意見、觀點的機會。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還有效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二、動手做

例如在學習《鈉》一節中,我讓同學們預測鈉投入硫酸銅溶液中可能看到什么現象。絕大多數同學都預測會有紅色銅析出并附在鈉的表面,實際現象是否如此呢?同學們帶著這樣一個問題動手完成了這個實驗,通過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探究了鈉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的原理,從中獲得了新知識。在此基礎上,我讓學生再思考:鈉投入飽和食鹽水中,投入濃的氯化銨溶液中,又會有何現象發生?這樣可以全面培養學生的整體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三、動腦思

古人曰:“學而不思罔,思而不學殆。”在學習過程中要勤于思考,讓學生“動腦思”,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教師在教學中,要精心設計問題,使學生的思維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如:在學習《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我沒有采用邊試驗邊講解的傳統教學方法,而是采用了讓學生動腦思考的研究性學習方法。我讓學生思考兩個問題:①如何配制250g10%的Na2CO3溶液(初中已學)?②如果用配制250g10%的Na2CO3溶液的方法、儀器和步驟,來配制250ml0.2mol/L的Na2CO3溶液?若能,請敘述操作方法,若不能,請說明理由。這些問題一環扣一環,在一步步的引導中,學生一步步遞進思考,在課堂上學生之間互相提問,互相回答,互相討論,互相質疑,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共同提高。通過這樣的學習變革,促進了學生的主動學習,促進了學生的自主學習。

四、動手寫

寫是指學完一章或一節內容后,讓學生自己寫出知識要點或知識小結,以培養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達到基礎知識的鞏固。

如學習《氮族》元素以后,本章內容繁多,知識分散,不易于記憶和掌握,有的同學便把氮族元素的知識歸納寫成了十個“三”:

1、N2的三個性質:

①N2+3H22NH3↑

②N2+O22NO↑

③N2+3MgMg3N2

2、NH3的三個性質:

①NH3+H2ONH3·H2ONH4++OH-

②NH3+H+=NH4+

③4NH3+5O24NO↑+6H2O

3、由NH3制備HNO3的三步反應:

①4NH3+5O24NO↑+6H2O

②2NO+O2=2NO2↑

③3NO2+H2O2HNO3+NO↑

4、三種氣體的制備:

①Ca(OH)2+2NH4C1CaC12+2NH3↑+2H2O

②Cu+4HNO3(濃)Cu(NO3)2+NO2↑+2H2O ③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5、HNO3的三個特性:①揮發性;②不穩定性;②強氧化性。

6、硝酸鹽受熱的三種類型:

K Ca NaMg A1 Zn Fe Sn PbCu Hg Ag

亞硝酸鹽+O2金屬氧化物+NO2+O2金屬單質+NO2+O2

7、銨鹽分解的三種類型:

①易分解或易揮發的銨鹽分解:

NH4C1NH3↑+HC1↑

②難發揮性的銨鹽分解:

(NH4)3PO43NH3↑+H3PO4

③氧化性銨鹽分解:

2NH4NO3N2↑+O2↑+4H2O

8、磷酸與堿反應形成三種鹽:

NaH2PO4、Na2HPO4、Na3PO4

9、磷酸形成三種鹽的溶解性規律:

①磷酸正鹽:除鉀、鈉、銨鹽外,均不溶于水。

②磷酸氫鹽:除鉀、鈉、銨鹽外,均不溶于水。

③磷酸二氫鹽:全部溶于水。

10、三氣體溶于水計算的三個反應式:

①3NO2+H2O=2HNO3+NO↑

②4NO2+1O2+2H2O=4HNO3

③4NO+3O2+2H2O=4HNO3

通過這樣歸納和寫小結,把有關聯的知識理成線、結成網,總結出規律性的知識,拓寬了思路,學生每寫完一個章節,心里就有了一個“譜”。

五、動手編

學生每學完一章內容后,通過課外練習和質量檢測,會發現自己在某個知識點上有欠缺。要求每個同學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編2-3條自己認為最有價值和自己急需解決的題目,由各學習小組和科代表聯合起來,編成本班的練習題,這樣既能調動每個同學學習的積極性,又能解答來自不同層次同學需要解決的問題。

六、動手練

要鼓勵學生進行不同方式的練習,以提高他們的解題能力。在教學中除了課內訓練外,還應重視學生的課外實踐鍛煉,不但要訓練學生的順向思維、集中思維、單向思維,還要訓練學生的逆向思維、發散思維和立體思維。

在訓練中要注意一題多變和一題多解。例如:將少量氯氣通入FeBr2溶液中,寫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此題可變為:①將足量氯氣通入FeBr2溶液中;②將少量氯氣通入FeI2溶液中;③將足量氯氣通入FeI2溶液中。一個題目的變化可以寫出四種不同的離子方程式,得出四種不同的答案。

教師要鼓勵學生,平時訓練要會使用多種解題方法,然后通過對比找出最佳的方法。有一些化學問題,若從問題出現的先后順序覓其答案,往往會受到思維定勢的抑制,而難以求解;反之,若逆向思考求索,可使問題迎刃而解。對問題的靈活解決,平時學生的動手練則是重要的手段。

在化學教學中,只有讓學生全方位“動”起來,才能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