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教師怎樣在反思中提升專業素養
郭建嶺
摘要:教學反思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在新課程標準下的化學教學中,教師加強反思不僅能很快的適應新課改,而且也能及時更新教育教學觀念,這對于提升教師自身專業素養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高中化學新課程教學反思
新課程教學理念對高中化學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經常進行教學反思是非常有必要的。筆者認為教學反思不僅僅是課后反思,還包括在課前反思在教學過程中反思,而且要注意他人的反思,相互交流反思內容。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職業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在職業中所做的行為,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教學反思被認為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
一、課前反思——研究教材,確定教學目標,研究教學方法
提到反思,很多教師自然而然會想到是課后反思。其實不然,課前反思也很重要,“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課前反思主要是反思過去的得和失。在使用新教材的過程中,筆者總感覺新教材內容雖然不多,但其需要探究的內容卻不少。例如,人教版《化學·1》“化學計量在實驗中的應用”一節的第一部分“物質的量的單位——摩爾”,教材內容雖然簡化了“阿伏加德羅常數”的概念,沒有出現物質的量與微粒數、物質的量與物質質量的計算例題與練習,但在“學與問”中出現了相關的問題(計算),并且筆者認為學生很有必要掌握這部分知識,也就是說教學中有必要下功夫讓學生掌握它。教材中有關“氣體摩爾體積”的內容是在“科學視野”中出現的,學生需要掌握嗎?因此教師研究一節課的教學內容,必須將它放在整個課程教學的體系中,來合理制定這一節課知識點的落實與拓展計劃,綜合擬定教學、教育和學生發展的任務(目標)。教師必須查閱相關資料,綜合擬定一個單元、一節課的教學任務,落實一節課的教學內容。
二、教學中反思——注重學生反饋,控制教學進程,優化師生行為
課堂教學是教師實施教學任務的關鍵環節。那么“反思”又從何而來呢?是不是有點為時過“早”呢?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往往是課前經過精心的準備,然后課上按部就班地開展教學活動就可以了。事實上,由于學生存在個體差異性,因此在提問時“一問三不知”或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的情況十分普遍。這就要求教師要相機行事、隨機應變,及時調整教學節奏和教學思路。
1.營造學習氛圍
學習氛圍是實現高效教學的“軟環境”?;瘜W知識的獲得不能僅憑死記硬背,也不能忽視學生內心情感而“主動灌輸”。在課堂上教師要善于營造問題情境,關注學生的動向,重視學生的反饋,引導學生探求知識,而不是一味地講授知識,不顧學生的情趣。要讓教學過程活躍起來,讓所有學生動起來。 2.優化教和學的過程
新課程標準提倡教學過程成為學生的自主學習,要通過培養學生的問題思維,進而培養學生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就賦予了教師課堂教學全新的使命。教師要在有限的課堂教學的時間內盡量讓學生體驗自主學習的愉快;讓學生在吸收知識時像前人創造知識時那樣去思考,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能力;讓學生逐步學習、領會和應用知識,鼓勵學生在觀點、見解、方法上有所創新;讓學生變換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開辟新的途徑、尋找新的突破口去解決問題;讓學生多討論、多嘗試;讓學生在嘗試中產生激情的沖動。
3.發展自學能力
自學能力的養成非一日之功,并且在教學中學生不合作、不理會、啟而不發是常有之事。學生是有可持續發展潛力的,教學的著力點應放在實現學習主體各方面的素質主動、生動、全面、和諧、充分地發展上,要奠定學生終身學習、終身發展的基礎。教師應對標新立異的想法給予分析性指導和支持,以養成學生全面進取、不斷創新的習慣。
三、課后反思——總結整個教學過程中的得和失,為以后的教學服務
教師要堅持課后反思,這不僅是一種工作習慣,也是提升專業素養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手段。教師不但要反思教學過程中過失和不當的地方,還要反思成功的地方,并及時在備課本上寫出教學反思。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得到了哪些啟發,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是否適合學生,師生配合是否默契,學生學得是否輕松愉快……教師都要加以回顧和總結,為以后的教育教學服務。
總之,教師要好好地體會新課程改革的精神,及時反思自己,在工作中用好高中化學新教材。編者們花了大量的時間和心血,新教材是集體勞動的結晶,每一名化學教師都應順應時代發展的趨勢,轉變教育觀念,提高業務水平,認真研究新教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到加強研討和交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探索交流,不斷地進行反思,從而為我國高中新一輪化學新課程改革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1.崔玉龍 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方法反思.《教育研究論壇》,2011年,第35期。
2.聞紅初 新課程標準下的高中化學教學反思.《中學生數理化:學研版》2012年,第1期。
3.劉文寧 高中化學年輕教師的教學反思.《考試周刊》,2011年,第7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