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初中化學兩類重要題型解析
謝秀英
: 摘要:中考將至,很多同學都在備戰(zhàn)中考,對于現(xiàn)在,我認為初三學生特別應該加強自己的歸納總結與自學能力!化學變化萬千,學生再也不能通過死記硬背來學習化學,所以必須通過歸納總結、掌握方法來學習化學內容。那么在中考之前學生們需要把哪些東西細化呢?重點掌握哪些題型呢?下面談兩種初中化學相關知識點的題型及解析:第一種,有關“離子”的一類題;第二種,質量守恒定律題。
關鍵詞:化學離子質量守恒分析
中考將至,很多同學都在備戰(zhàn)中考,對于現(xiàn)在,我認為初三學生特別應該加強自己的歸納總結與自學能力!當然了,目前很多學生都不具備這樣的能力,我認為主要的原因是初三基礎的定義及知識點沒有百分百掌握,而且沒有在腦子里形成一個脈絡。化學變化萬千,學生再也不能通過死記硬背來學習化學,所以必須通過歸納總結、掌握方法來學習化學內容。那么在中考之前學生們需要把哪些東西細化呢?重點掌握哪些題型呢?下面談兩種相關知識點的題型和解析:第一種,有關“離子”的一類題;第二種,質量守恒定律題。
第一種,有關“離子”的一類題。
考點1:有關“離子”溶液的顏色
例1.現(xiàn)榨的蘋果汁在空氣中會由淡綠色變成棕黃色,你猜測其原因可能是()。
A、蘋果汁中的Fe2+變成Fe3+
B、蘋果汁中含有Cu2+
C、蘋果汁中含有OH-
D、蘋果汁中含有Na+
解析:初中化學所涉及到的帶色“離子”有Fe2+、Fe3+和Cu2+等,含有以上三種離子溶液的顏色分別是淡綠色、黃色和藍色。含有其它離子溶液的顏色大多為無色。
答案:A
考點2:有關“離子”個數(shù)的計算
例2.某溶液中含F(xiàn)e3+、Mg2+、SO42-、NO3-,其中Fe3+、Mg2+、SO42-的個數(shù)比為3∶3∶1,可推知溶液中Fe3+、SO42-、NO3-的個數(shù)比是()。
A、3∶2∶1B、1∶2∶1C、3∶1∶15D、3∶1∶13
解析:解此類題的關鍵就是要明確一點:“溶液對外不顯電性的原因是陰陽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總數(shù)相等。”即該題中陽離子Fe3+和Mg2+所帶的正電荷總數(shù)與SO42-和NO3-所帶的負電荷總數(shù)相等。設Fe3+、Mg2+、SO42-的個數(shù)分別為3n、3n、n;NO3-的個數(shù)為m,則3×3n+2×3n=2×n+m×1,解得m=13n。
答案:D
考點3:有關“離子”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計算
例3.某Al2(SO4)3溶液中,SO42-離子與水分子的個數(shù)比為1∶50,求該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解析:這是一道電荷守恒與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的綜合題。題目求的Al2(SO4)3溶液中Al2(SO4)3的質量分數(shù),就應分別求出Al2(SO4)3溶液的質量Al2(SO4)3的質量。利用SO42-個數(shù)∶H2O個數(shù)=1∶50=3∶150,及Al2(SO4)3的電離方程式Al2(SO4)3=2Al3++3SO42-,可得Al2(SO4)3的個數(shù)∶H2O的個數(shù)=1∶150,則Al2(SO4)3的質量∶H2O的質量=342×1∶18×150=342∶2700,所以該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11.2%。
考點4:有關“離子”在溶液中的共存
例4.下列各組離子在水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Ag+、NO3-、Na+、Cl-
B、Ba2+、H+、CO32-、SO42-
C、Cl-、NO32-、Ca2+、Mg2+
D、Cu2+、Fe3+、OH-、SO42-
解析:“離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的判斷依據(jù)就是看陰陽離子相互組合的產(chǎn)物,若組合成氣體、沉淀(包括微溶物)、水中的一種,則該兩種離子在溶液中不能共存。還應注意,若題目判斷離子在堿性或酸性溶液中能否共存,則還需在原有離子的基礎上再相應增加OH-或H+。該題選項A中Ag+和Cl-可以組合成AgCl沉淀,故不能共存;選項B中H+和CO32-可以組合成H2O和CO2,Ba2+和SO42-組合成BaSO4沉淀,故不能共存;選項D中Fe3+和OH-可以組合成Fe(OH)3沉淀,Cu2+和OH-可以組合成Cu(OH)2沉淀,故不能共存。答案:C。
第二種,質量守恒定律題。
質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學生必須掌握的化學基本定律。該定律的內容可以運用兩個方法去加以理解:
1.剖析法理解內涵。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是: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其中,“參加”、“化學反應”、“質量總和”是三個關鍵詞,剖析三個關鍵詞的含義是理解定律內涵的常用方法。“參加”一詞的含義是:未參加反應的反應物的質量不能列入反應物的質量總和之中,否則會使算出的生成物的質量總和比實際總質量偏大。如,2g氫氣在8g氧氣中充分燃燒,生成水的質量就不是10g,而是9g,因為,氫、氧化合時兩者的質量比固定為1∶8,2g氫氣在上述反應中有1g氫氣沒有參加反應。“化學反應”的含義是:質量守恒定律是揭示化學變化前后物質之間質量關系的規(guī)律,化學變化以外的質量變化現(xiàn)象,不可以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質量總和”的含義是:質量守恒不是說反應物的質量等于生成物的質量,而是指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相等。
2.線索法理解實質。質量守恒定律與原子的概念、化學變化的微觀實質之間存有內在聯(lián)系,因此,可以用下列線索去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實質:原子概念→化學變化的微觀實質→化學變化前后物質總質量守恒。這一線索的具體內容是: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因此,化學變化的過程,實質上是反應物的原子重新構成新物質的分子或直接構成新物質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原子的種類、數(shù)目、質量都沒有發(fā)生變化,所以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總之,我們在平常的學習和復習中要認真審題,仔細分析,做好歸納總結,才能掌握好知識點和各種解題方法,才能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