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市華僑中學學生體育課興趣的分析研究
劉橋科
摘要:(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新課標)突出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強調教師教學手段的多樣性,注重教學效果評價的靈活性,要求教學方法有利于激發學生的運動熱情,最終使學生養成終身體育的意識,促進學生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諸方面健康、和諧、全面地發展。在教學大綱過渡到新課標的前提下,發現現在的中學生只喜歡體育但不喜歡上體育課。本文試圖根據這個情況結合新課標的實施要求對中學生的體育興趣進行探討。主要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教材問題、教師問題、教學條件問題、學生個人因素、教學組織中的創新問題、家庭因素等。在這幾個方面中探索學生不喜歡體育課的解決途徑,以為體育教學作出一點點的參考意見,從而推動體育素質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新課標、體育興趣、研究、措施
( Athletics and healthy course standard)( call the new lesson mark as follows) outstanding student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study, emphasize perse sex of the teaching means of teacher, pay attention to the vivid that the teaching result evaluate, request the teaching method to be advantageous to the sport enthusiasm that stirs up the student, end make the student develop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for life athletics, promote the student adapt the various aspect health, diapason of ability and develop completely in the body, mental state and society.Transfer the new lessonobject premise in the syllabus, the high school student who discovers now likes the athletics but does not like only up the athletics lesson.This text try according to this the circumstance combines the new lessonobject implement to request to the high school student of interest in the athletics carry on the study.The main factor contain followingfew aspectses:Personal factor, teaching of teaching material problem, teacher's problem, teaching condition problem, student organizes the medium creative problem, family factor etc..Investigate the student and don't like the athletics lesson to solve the path in this a few aspects, think the athletics teaching to make a reference opinion of a little, thus pus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thletics education for all-round development.
Keyword:The new lesson mark, interest in the athletics, research, measure
? 前言 隨著新的課程標準的頒布,體育教學的目標進一步明確——以促進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整體健康水平的提高為主要目標;以提倡堅持“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激發學生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關注個體差異,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但是據了解,近幾年來,有很多老師都說中學生不怎么喜歡上體育課。這種現象屢見不鮮。而且素質教育是當今世界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主流。多數中學生不喜歡體育課的現象也沒有多大地減少。令人擔憂的是,大多數中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欠佳。有些地方的教學改革卻是做形式上的架子,而忽視了實際教學效果。而要改變這種局面,必須要清楚導致這種局面的因素,下面介紹一下中學生不喜歡體育課的因素及對策。 ? 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增城市華僑中學高一、高二、的部分學生 (二) 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2、 觀察法3、歸納分析法 三 結果與討論分析 (一)增城市華僑中學學生對上體育課興趣的情況 通過對增城市華僑中學的1280名觀察。對體育課感興趣的男生有450人左右,約占人數的35.2%。女生有154人左右,約占人數的23.7%,感興趣人數約占整人數的29.8%;對體育課不感興趣的男生有830人左右,約占人數的64.8%,女生有496人左右,約占人數的76.3%,不感興趣人數約占整人數的65.3%。 (二)影響學生體育課興趣的原因: ? 教材問題 ? 教師問題 ? 教學條件問題 ? 學生個人因素 ? 教學組織中的創新問題 ? 家庭因素 (三)教材的更新改革不能符合每一個學生。 教材的更新改革不僅要考慮學生的興趣和需要,更要考慮國家和社會的需要。在教材內容結構、目的的選擇與構建方面,要充分地考慮學生發展的需要及其不同年齡階段的身心特點,但問題就在教材的改革不可能都符合每個學生的興趣,從而就影響到部分學生對體育課的厭學。 (四) 教師的自身問題 在體育教學中,學生不喜歡體育課與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有關,而且與體育教師關系還大。教師因素可以分為體育教師因素和其他任課教師因素。體育教師因素主要有教師業務水平不高、教學方法不科學新穎、教師自身的責任心不強和教學重點不在體育課教學上等因素。其他任課教師,不支持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現象是影響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的重要原因。使學生同他們一起認為,學習體育是沒有用的,而且會影響學生的文化課的學習。 (五)教學條件的限制 在同等的教學內容、體育教師和教法上,如果教學條件差,會直接影響教學的質量。場地、器材的數量和質量與場地、器材安排適當等,還要考慮到學校的周圍的環境問題之類的教條件。這些都是體育課堂教學的前奏;是否上好一節體育課的前提;是否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和興趣、建立快樂氛圍的前提;是學生完成技術動作、掌握技能的前提。 (六)學生個人因素的問題 在體育課中,學生主動參與性不高,除了客觀因素外,學生不喜歡上體育課往往表現為: 其一,由于學生自身的體育意識淡漠,可以說學生就沒有主動參與體育訓練的想法; 其二,由于應試教育一直占主導地位,學生平時絕大部分時間被占用,想玩不能玩; 其三,身體發展的性別差異大于智力發展的性別差異,男女學生在身體發育的不同時期,身體形態、機能水平、運動素質、運動功能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區別和各自的特點,而且男女學生在運動中的心理狀態也有很大的不同,往往受情緒影響而淡薄參加體育運動的興趣。 (七) 在教學組織方法上不夠創新 常言道:“熱愛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能量的調節者、是行為的動因”。在這個基礎上,教師應該在教學上有所創新。因為:1)教師創新方法能為學生提供多種練習方法和供學生參考,使其擇優而行,以適應學生運動能力,使每個學生在生理上獲得快感,在心理上獲得滿足。社會適應能力得到提高。2)教法創新應重視對學生個性培養與發展,允許學生發表不同的意見,抒發不同的感受。3)教法創新應與現代教育技術相結合,為學生創造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4)教法創新與學法創新相結合,對學生來說,“會學”比“學會”更重要,對于教師來說,教會學生鍛煉比帶著學生鍛煉更為重要。5)教法的創新要注意學生良好的情感體驗,以獲得藝術地創造和諧愉快教學環境,使學生既喜歡體育課又喜歡體育教師。 (八) 家庭因素的影響 家庭影響著一個孩子的成長。社會學認為,少年兒童的知識、技能、行為規范、人生目標、價值觀念乃至人格特質等,都可在家庭環境中得以初步形成。一些家長不喜歡體育鍛煉,也不喜歡過問孩子的體育活動情況和子女一起進行家庭式的體育活動。而且有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們認為:體育鍛煉會分散孩子的學習注意力,無心向學,倒不如多的看書為好。大多數家長、老師認為體育學好學壞無所謂,導致學生應有的體育鍛煉時間被剝奪,學生上體育課往往不思進取、好惡厭勞、能躲就躲、能逃就逃,對完不成學習任務缺乏應有的恥辱感,更不要說培養起體育興趣了。久而久之,學生就對運動產生消極的作用,從而學生對體育課不感興趣,而至厭學。
四、提高學生體育課興趣的措施 (一)在教材方面要進一步完善 在這個方面里,教師應怎樣抓好呢?一般來說有幾點:1,體育教材都具有一定的娛樂性。教師在備課鉆研教材時首先要深入挖掘教材的娛樂性,也就是教材的魅力所在。因此,教材的魅力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如籃球的投籃、足球的射門、跳遠的遠度、投球的命中率等等。2,鉆研教材不僅要把握教材的魅力,還要鉆研教材的價值和教材的重點和難點等。在鉆研教材的同時,備課的結構也要很注意,在教材的娛樂性同時,將興趣導入到課首。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特別重視課的開始部分的心理活動,在處理教學起點時常采用趣味濃厚的小游戲,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結束時設置懸念于課尾。一堂課的結束并不是知、技能傳授的終止,特別是體育知識、技能有特殊的系統性和連續性,教師在課堂尾設一些問題讓學生去思考、實踐。 (二) 教師自身的思想素質和業務水平等要自我增值 1、教師的職業水平:體育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運動能力,才能保證示范動作的準確規范,學生通過觀察教師準確而規范的示范動作,就能準確地感知動作表象,從而達到示范教學的目的。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學校體育應充分發揮其多種教育的功能。同時,也給我們的體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新的要求。目前,在原有的運動項目中,增加了羽毛球、網球、棒壘球、地擲球、門球、輪滑、獨輪車、攀巖、健身操等這一內容的變化,就需要體育教師不斷學習新的技術、新的動作,掌握多種技能,自我提高。 2、教師自身的形象:在體育教學中,教師的形象對學生有強烈的影響力,學生會模仿教師示范的技術動作,學習教師的言行舉止。教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學生就對教師有一個良好的形象,在教學上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體育教師的威信:1)加強自身各方面的修養,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2)體育教師要具備較好的運動能力和淵博的知識并善于傳播知識。3)要具有較強的組織能力和管理能力。4)要勤于學習,善于學習,熱愛本職工作。5)有敢于拼搏、不斷創新的積極進取的精神。6)要成為出色的社會活動家。體育教師只有具備以上方面條件才能樹立和提高自己的威信,而教師的威信是教育,教學工作獲得成功的無形巨大力量,才能在學校體育教學中和體育活動中更好地發揮自己的作用。 (三)傳統教學模式的轉變 受傳統習慣的影響,體育教師在上課中一般采用"四部分"的結構模式:開始部分--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這種結構由于對課的幾個部分限制過死,從形式和內容上過分突出了基本部分的作用,而忽視了其它部分的教育和培養作用,從而影響了教學質量。 傳統的教學是在應試教育的理論與實踐中生長并形成的一種固定模式,片面強調了身體鍛煉,而忽視了對學生的全面培養和教育,不能以大多數學生為主要教學目標,這與時代所賦予的歷史任務是不相符的。要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必須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在實踐中充分利用體育教育自身的優勢,轉化限制條件為有利條件,正視自己,解放思想,拓寬思路,大膽突破,既尊重傳統,也不要被傳統所拘束。既學習國內外先進的教學方法,也要創造適合本校實際的方法,使每節課都做到教法新穎,措施有力,不斷提高教學質量。讓我們面向跨世紀的青少年,在教學中不斷探索新方法,每節課都體現自身的價值和特點,在教育改革中走出適合自己的路。 (四) 讓學生了解到上好體育課的重要性 從思想上真正認識到上好體育課的重要性,才能逐漸培養出學習體育的興趣來,使學生認識到,上好體育課不僅僅是為了身體好,更能體現一個人的精神面貌和意志品質。在培養學生的正確觀念的同時,加大對體育的宣傳力度,使學生家長和其他任課教師也能充分體會到這一點,成為學生學習體育的有力后盾和積極擁護者,真正從思想的深處接受和認同體育的重要性。 (五)創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新穎教學方法 體育教學方法是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學習的步驟、程序、規則、方式等,包括教法與學法。教法起著組織、控制、激發、引導、示范、說明、概括、評價等作用,學法起著主體、目的、內化、發展等作用。教法和學法是有機聯系不可侵害的整體,有什么樣的教法,就會有某種相應的學法,或者為了建立某種新的學法,就必須采取相應的教法。 創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新穎體育教學方法:一是要堅持內因(學生)與外因(教師)的辯證統一;二是要堅持教法與學法的有機結合;三是以教學目標為依據,以教學內容為基礎,以教學手段為核心,以教學組織為主線,以教學策略為龍頭;四是要對原有的教學方法進行科學的選擇,合理地組合,正確地運用。
五 結論與建議 (一) 結論 1、 隨著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化,要求體育課的課堂效率有普遍提高 ,提高學生上好體育課的積極性和興趣是提高體育課的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 2 、教師和家長對體育學習的重視程度是提高學生學習體育興趣的一個重要前提條件。 3 、 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新型的教學模式是培養學生體育興趣的重要手段。 4 、 提高體育教師的思想素質和業務水平是提高學生體育興趣的基礎。 (二)建議 1、 加大素質教育的宣傳廣度的和深度,切實使全社會對體育教學的重要性有一個客觀公正的評價,充分認識體育教學的必要性。 2、 采取新型的學生成績考核制度,使學生認識體育教學的重要性,擺脫傳統觀念的不良影響。 3 、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與聯系,切實了解學生想干什么想學什么,靈活機動的安排教學內容,切合本校的實際,開展具有自己學校特點的體育教學。 4、 加強教師基本功的鍛煉,加強新知識新方法的學習,在科研中不斷充實和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