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學體育差異性教學初探
孫德純
一、體育教學中的個性差異
心理學提出,人的認知過程是通過取舍來自外界的刺激與信息,進行分類交換或記憶、判斷,再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的認知過程。因此,學生在教師教學過程中的知識接納程度與個體的判斷緊密相關。
1、關注學生的身體條件差異。
在體育教學中,一個班的學生在身體條件方面是各自不同的,這種差異可能來自于遺傳,也有可能與后天的營養、鍛煉等生活環境直接相關。在體育教學中如果采用教學內容統一、教學方法統一、評價標準統一,那么體育教學效果是肯定不會提高的。因此,在體育課程中,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評價的實施,都要充分關注學生在身體條件上的差異,不能進行同學之間過分的比較,不要明確對學生進行好、中、差等級的劃分,關鍵是營造一種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在體育教學中,要致力于讓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的進步與發展,讓他們在體育活動中體驗到自己的進步與成功,從而提高體育學習的自尊心與自信心。對班級中體育學習的薄弱者要給予關注,可以通過個別的教學手段,降低要求,形成他們在體育中的自信心和成功感,克服因差異而造成的心理障礙,激勵他們更積極地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
2、關注學生心理上的差異。
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心理特點,如性格、興趣等方面的差異。如果在體育教學中忽略了學生心理的個別差異,就會使他們的學習興趣下降、學習動機消退,挫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應該了解學生在心理上的差異,有針對性地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教育手段,充分挖掘學生潛在的運動能力和心理素質,加速其對運動技能的掌握和提高。
3、關注學生運動技能的差異。
在體育教學中,運動技能很容易分辨出來,這是可以通過教師的培養得到有效改善的。教師在教學中針對學生不同的運動技能水平,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分層設立教學目標,選擇有彈性的學習內容,采用適合的評價方法,使運動技能水平不同的學生都能認真學習、得到提高。
二、體育教學現狀
由于中學體育教學長期受“應試教育”的負面影響,總是片面強調以傳統體育知識技能的課堂教學和教師為中心,限制了學生的獨立性活動。其次,體育教學內容的選擇主要圍繞競技項目難易程度的上升,強調競技水準和規則要求,學生體育的評價以分數體現,這也是建立在極強的專項性身體素質基礎之上。這些體育中規則嚴密、技術要求高的競技運動項目使體育教學變得過于嚴肅,自由活潑性不足,對于青春期好動的學生而言,感到枯燥無味,導致學生對體育課失去興趣。 再者,在中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強調技術的規范性,將作為健身手段的運動技術變為體育教學的目的,造成教學目的的偏差。更重要的是,一般學生在校承受著文化知識學習的沉重負擔,體育課本是他們放松鍛煉的時機,可是結果卻相反,不切實際的過高的技術要求使學生產生了畏懼心理,失去了積極參加體育學習的熱情與欲望。
三、對策
1、教學的分層化。
教師應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分層,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首先,通過對學生的摸底調查,對程度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目標,以適應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要求與學習活動。在教學中,只需讓基礎差、掌握慢的同學在原來的基礎上有一定的提高,這樣可以避免他們因與基礎好的學生一起總有較強的挫敗感;而基礎好的學生則在同樣完成了一既定目標以后,為他們設置更高的目標,這樣不僅能激發他們追求更高的目標,也培養他們腳踏實地的精神。其次,根據已經確定的不同層次的目標,設置不同層次的練習。對水平較高的學生適當加大難度,而水平較低的則降低難度,讓所有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到體育練習活動中。例如,在“跨越式跳高”的教學中,“橫桿”的高度應根據各小組學生的層次而調節。對優秀學生要嚴格要求,調高高度,提出更高要求;對中上等生,高度要適當,改進動作,爭取優秀;對中等生,高度應一般,以鞏固動作;對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應降低高度要求,樹立信心,達到基本掌握動作。
2、成績評價的多元化。
(1)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成績評價,實施“個人評價”。它包括橫向評價和縱向評價。所謂的橫向評價就是比較評價同一學生個體的各種特質。如同一特點項目內的成績比較,如田徑的耐力跑項目與籃球的投籃項目之間進行的比較。縱向評價指同一學生個體在不同時段作出測定和比較,如800M跑,將其在期中和期末進行測驗得到的成績進行比較分析,看看是否實現或實現到多大程度的增值。
(2)教師評價與學生評價相結合。對一些技評項目,教師評價是一部分,學生間的評價占一部分,學生的自評占一部分,這樣使成績更加客觀,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3)結果評價與過程評價相結合,過程評價重于結果評價。即根據學生平時的表現給予評價,關注學生在平時學習中的態度。
3、課堂教學的人性化。
課堂教學環境中,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人際交往必不可少,它不僅是向學生傳遞知識的場所,更是形成社會能力的場所。由于學生程度的不同,在學習中會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難,課間,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交談,關心學生,幫助學生解決一些困難。因此,在教學中,可以采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營造一種協調、舒適的學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