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探究式教學引入中學地理課堂
王鳳松
摘要:在地理課堂教學中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精神,以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顯得越來越重要。 關鍵詞:探究;引入;地理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在地理課堂教學中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精神,以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顯得越來越重要。全面提高每一個中學生的地理科學素養是中學地理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而科學的核心是探究,提高中學生的地理科學素養離不開探究式教學。探究式教學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主參與一系列開放的探究式學習,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培養能力的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它強調學生對所學知識、技能的實際運用而不是一般的記憶、理解和掌握。更強調學生通過參與探究問題的體驗,加深對學習價值的認識,使他們在思想意識、情感意志、精神境界等方面都得到升華。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是倡導探究式教學的雙重目的。將探究式教學引入中學地理課堂教學,注重引導學生通過主動探究,解決一些開放性的地理問題,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定能給中學地理教學改革帶來新的活力。怎樣把探究式教學引入中學地理課堂教學呢?以下是我在幾年教改實踐中的一些感悟: 一、地理教師首先要更新觀念 中學地理教師要不斷學習,使自己的教育思想隨著時代的前進、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發展而不斷進步。這是中學地理課堂教學的關鍵。地理教師要努力促使自己變革教育觀念,并將新的教育觀念轉化為具體行動。學習多學科知識,更新自身的知識結構,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特別是科研素養和指導學生開展探究式學習的職業能力,不能僅滿足于做一個地理知識的傳播者;還要成為學生學習地理的研究者、開發者、指導者和合作者。 二、明確問題是探究式教學內容呈現的主要形式 地理課堂探究式教學并不神秘,仍需要依托相應的地理課程載體,需要通過提問、討論、演示等大家所熟悉的途徑來完成。探究式教學也是圍繞“發問”開始的。在以往的地理教學中,常常是教師提問多,學生提問少。教師的提問,也大多是記憶型的問題,考查一些具體的地理事實,只須用“是”與“否”來回答,較少是探究性的問題。更有甚者有些教師也很少提問。把探究式教學引入課堂需要高水平的發問,這種提問是探究式教學的精髓。它易于激發和維持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積極進行發散思維。提出高水平的問題,激發學生進行高水平的思維活動,這是課堂探究不可缺少的。對探究式提問,學生需要改變信息的形式或組織結構,通過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高級思維活動才能回答。例如:世界上哪一個大洲跨越的經度最大?這個提問就屬于探究性提問,在教科書中找不到這個問題的直接答案,學生只有真正理解了經度的概念,并了解了南極洲的位置和地域分布特點,通過發散思維才能正確回答這個提問。 將教學內容激活并轉化為一系列探究性的“問題”,是進行探究性教學的關鍵:①問在有疑之處。學則須疑,教師提問要問在學生有疑之處學生有疑的問題才能引起學生探究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沒有自己的問題,就永遠沒有創造。探究式教學的最高境界是學生勇于質疑,大膽提出地理問題,并對地理問題進行評價,看它是否適合探究。②問題難易適度。學生對探究提問的理解,不會也不可能脫離教學內容和自身生活的實際孤立進行,探究提問要符合他們知識和能力的儲備特點,提問既有一定的難度,又必須能夠讓學生在所學地理知識的基礎上,通過探究來解答。③問題具有啟發性。啟發提問能幫助學生打開思路,發展創造性思維,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發展智力,培養地理能力。④充分利用與開發教學資源。教科書和教學參考書,尤其是按新課程計劃、地理課程標準編寫的新教材,其本身已提供了一些探究性的問題、綜合分析、智能訓練、案例探討、地圖和數據表格等,這些對設計探究性問題起到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