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工會工作機遇與挑戰
余美霞
摘要: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不斷蔓延,我國經濟發展受到的沖擊逐步加大,生產經營活動面臨著較為嚴峻的形勢,給群眾的就業、生活和勞動關系的和諧帶來了較大影響。本文研究了新時期工會工作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并尋求迎接挑戰、抓住機遇的相關措施,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關鍵詞:工會工作機遇挑戰
一、新時期工會工作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在我國經濟發展面臨較為嚴峻考驗的同時,工會工作也在凝聚職工、服務發展大局,教育職工、提升職工素質,協調勞動關系、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促進就業、扶貧幫困和進一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風等方面也面臨著諸多機遇與挑戰,尤其表現在以下兩方面:
(一)經營狀況惡化,勞動關系協調難度加大
據2008年11月15日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公布的“企業經營者對宏觀經濟形勢及改革熱點的判斷、評價和建議”調查報告顯示,2008年以來我國經濟明顯降溫,出口需求大幅減少,國內投資尤其是民間投資需求下降明顯,消費需求增長乏力。對出口依賴程度相對較高的東部地區企業、民營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面臨的困難相對較多。此外,隨著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實體經濟沖擊的不斷擴大,2008年以來,企業經營困難局面有從小企業向大企業蔓延的趨勢。企業經營環境和經營狀況的不斷惡化,直接導致了許多企業,特別是以出口為主的勞動密集型中小企業出現經營困難,部分企業停產關閉,企業用工需求減少,規模裁員和職工待崗歇業現象逐步增多。因企業經營狀況惡化導致的欠薪、斷保甚至欠薪逃匿等侵害職工合法勞動權益的問題和社會突發事件時有發生,給各級工會組織協調勞動關系,促進企業和勞資關系和諧發展帶來了巨大挑戰。
(二)就業問題嚴峻,工會促就業任務艱巨
從就業領域看,受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我國的就業形勢日趨嚴峻。從2008年第四季度開始,城鎮新增就業人數呈快速下滑的趨勢,2008年全年城鎮登記失業率4.2%,達到三年來的新高。同時,企業崗位流失情況也較為嚴重。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監測的15個重點城市來看,從2008年第四季度開始,約有40%的企業出現了勞動崗位凈減,凈減崗位5%左右,直接導致全國約300萬人失業。農業部調查顯示,2009年春節前,返鄉農民工約占總數的38.5%,達2000萬,至今約有1300萬人還沒有找到工作;受企業不景氣,裁員、減薪等因素的影響,社會中低收入階層收入水平有增長緩慢,甚至一些地區、行業出現減少趨勢,社會困難群體不斷增加,進一步制約了國內消費的擴大和就業的擴大,激化了社會矛盾,增加了工會促進就業,維護職工隊伍穩定等工作的難度。
二、做好新形勢下工會工作的措施
(一)增強創新意識的發展觀
創新是21世紀最顯著的時代特征,也是對工會干部的必然要求。工會工作要實現創新,必須增強創新意識,增強大局意識。為此,應著重抓好兩項工作:其一,在工會工作中,要建立科學的績效考評機制,激勵員工克服困難,堅定信心,為行政領導分憂。其二,組織員工開展合理化建議和技術革新活動,充分發揮員工的主人翁精神為單位發展獻計獻策。將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凝聚成單位發展的強大動力。增強創新意識。 (二)充分發揮黨政與職工的橋梁紐帶作用
在創建和諧社會的實踐中,企業、國有事業單位中的黨組織、行政領導與職工群眾的關系非常敏感。單位要進步、要發展,就不能不破除一些舊的條條框框、改革現有的體制和管理模式,在這些變革中,會影響甚至觸及單位內的部分職工的利益,如果處理不好,就會造或黨、政與個別職工群眾的矛盾甚至是對立。事業單位中的工會組織,由于它的性質和工作范圍,固化了其就是要做黨、政與職工群眾關系中的橋梁和紐帶工作、做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做維穩工作。所以,在其實際的工作中,一方面要接受黨、政的領導,維護國家的利益,要強調“黨和國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政治信條;另一方面要穩定社會的基礎、維護職工的切身利益,為職工說話。
(三)全面提升維權水平
一是要實現從被動維權向主動維權的轉變。要切實克服機關化、行政化的傾向,深入基層、深入企業、深入職工,了解職工關注的熱點和難點問題。二是要實現從職能維權向法律維權的轉變。要認真貫徹《工會法》和《勞動法》,以此作為法律維權的手段,在勞動關系協調上,要配合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指導和幫助基層職工簽訂勞動合同,做到維權關口前移。三是要實現從廣義維權向重點維權的轉變。要把維權工作作為工會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切入點,創造性地貫徹“組織起來、切實維權”的工作方針,這就必須適應勞動關系的新變化,突出維護職工的經濟權益,特別是職工的勞動權益以及收入水平、社會保障、勞動保護等權益。
(四)提高工會干部自身素質
面對當前工會職能拓展、任務加重、難度加大的客觀現實,工會干部要想適應新形勢,真正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就必須要提高自身素質。一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二要勇于開拓創新;三要熟悉和運用法律武器;四要學會調查研究;五要掌握一門外語;六是要有熟練的文字表達和寫作能力。只有具備這些最基本的能力,才能增強工會工作的活力,使工會工作有聲有色。
宏觀經濟狀況給工會諸多工作帶來許多前所未有的新情況、新問題和新挑戰,迫切需要我們集中大家的智慧,從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的高度進行思考和研究,提出適應事業單位特點的工會工作新思路新舉措,不斷用我們工作的成功經驗和理論研究成果來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維權觀的內涵,在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更好地發揮各級單位化事業單位工會組織的重要作用。
[1]李培榮.《工會學》,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2]王作棟.《新時期工會工作綱領性文件》,經濟管理出版社,2007年版
[3]馬山坤.《新時期工會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中國工會》,2008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