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以和諧執法理念推動檢察工作科學發展
劉慶豐
論文摘要 樹立和諧執法理念,充分發揮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職能,服務和諧社會建設,促進檢察工作科學發展。
論文關鍵詞 檢察機關 和諧執法 科學發展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項重大要求。基層是落實構建和諧社會的基本單位,構建和諧社會基礎在基層。基層檢察機關作為司法機關,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就要求充分履行法律監督職能,全力服務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積極適應構建和諧社會這一社會發展目標的要求,倡導和諧理念,培育和諧精神,堅持和諧執法,將和諧執法理念貫穿于檢察工作全過程,落實于執法辦案各環節。通過和諧執法,促進檢察工作科學發展,發揮檢察機關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最佳效能。
一、堅持和諧執法就是要堅持和諧的司法價值和目的
理念是對規律的認識和把握,是行動的先導。執法理念指導執法行為,執法行為是執法理念的外化。檢察機關要實踐“強化法律監督,維護公平正義”的檢察工作主題,做“社會和諧的積極促進者”,要在執法行為中體現和諧的執法效果,首先就要樹立科學的法治理念,要樹立和強化和諧執法意識。和諧執法是指執法權運行的一種理想狀態,它強調一種平衡、折中、價值追求與運行過程的統一,包括法律至上與人權至上的統一、執法公正與執法效果的統一、程序公正與實體公正的統一、執法刻板化與人性化的統一。和諧執法理念的內涵包括以下幾方面: 首先,執法要體現“和諧”的司法價值。人們一般認為,“公正與效率”是現代司法的靈魂和生命,是人們不倦追求的司法基本價值。司法除了應具有“公正和效率”這二層價值之外,更應具有“和諧”價值。正義是人們依據自身的價值觀而產生的內心體驗,具有主觀性。可以說正義是司法滿足社會及人們的心理體驗的一項價值,是從主觀角度對司法進行的評價。效率則是指以一定的司法資源投入換取盡可能多的案件的處理。“公正在法律中的第二種涵義是指效率”。效率是衡量訴訟制度完善與否的重要標準。效率體現了司法的社會經濟價值。法律是對社會關系的調整規則,司法是對社會關系的調整過程,其最終的價值要體現在對社會關系的恢復和優化的效用和意義上,司法不光要滿足人們的內心正義的體驗,符合社會的效率要求,同時要維護社會關系的正常運轉,修復受損的正常社會關系。和諧是社會關系的理想狀態,因此司法應當促進社會關系的和諧,和諧執法體現了司法的社會關系恢復價值。正義、效率、和諧分別從主觀、經濟和客觀的社會關系三個角度反映司法的價值,構成了較完整的司法價值體系。 其次,執法要追求“和諧”的司法目的。司法目的是司法機關進行執法行為所期望達到的目標,是人們預先設計的執法的理想模式。檢察機關履行法律監督職能,要通過執法活動查明案件事實,正確適用法律達到懲罰犯罪的目的,同時保護案件當事人及其他公民的合法權益,達到保障人權的目的。執法的目的應當符合整個社會的發展目標,在我國全力構建和諧社會的語境中,檢察執法行為就是要對犯罪行為進行嚴厲打擊,對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有效保護,對社會秩序全力維護,最終達到促進社會和諧的目的,推動社會和諧這個社會發展目標的實現。要把是否促進社會和諧作為衡量檢察工作的重要標準,使整個檢察工作服務于和諧社會建設這一大局。 再次,和諧執法是方法要求,也是素質反映。和諧執法也是一種辦案方式,它要求檢察機關在解決糾紛過程中,要注重緩和社會矛盾,在依法懲治犯罪的同時更加注重社會矛盾的化解。在依法履行法律監督職能時準確把握社會矛盾的規律和特點,把執法辦案與解決矛盾糾紛緊密結合起來,真正做到忠誠、一貫、平穩地履行職責,客觀、周全、審慎、平和地執法辦案,堅持以誠待人、以善處事、以理服人,注重強化“四個意識”,即公平公正意識、文明尊權意識、平等保護意識、司法誠信意識,真正做到理性執法,把化解矛盾貫穿執法辦案的始終。 總之,檢察機關堅持和諧執法就是遵循檢察機關的科學發展規律,就是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履職,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體現。是否真實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和諧執法,體現在過程、結果和效果上。堅持和諧執法就是要在辦案過程中以科學發展觀為標準思考處理問題,舉一反三,思前顧后,講究方式方法,使所處理辦理的案件具有正面效應,不出現不良的后續反應,經過起時間的檢驗。
二、堅持“和諧執法”是社會發展和檢察工作發展的必然要求
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在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同時,各種社會矛盾也比較集中,在這個時期大力倡導和踐行和諧執法理念,對于提高檢察機關促進社會和諧的能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具有重要作用。 1.和諧執法是檢察機關適應和諧社會建設的客觀要求。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的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黨提出的宏偉歷史任務,也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這個新任務的確立,指明了司法工作發展的方向,要求檢察機關立足于履行自身職能,在執法中予以落實,要求我們調整思路,以和諧執法的理念指導司法,充分運用好司法手段,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減少不和諧因素,從源頭上消減社會矛盾發生的隱患。 2.和諧執法是檢察機關踐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必然要求。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包含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等內容。檢察機關踐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就是要求自覺從黨和國家的工作大局出發,嚴格公正文明執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就是要求從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出發,堅持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檢察制度,提高執法水平,這與和諧執法的內容是一致的。 3.和諧執法是檢察機關提高辦案水平的必然要求。我國社會主義法治進程快速發展,這對檢察機關的執法水平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雖然通過加強檢察隊伍建設等措施,檢察機關法律監督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或多或少還存在執法目標不夠清晰、執法方式不夠科學、執法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不夠平衡等問題,如有些矛盾糾紛經司法程序仍不能得到解決,甚至造成新的糾紛,引發上訪等問題。這就要求我們樹立和諧執法意識,進一步轉變辦案方式,堅持規范執法、文明執法,做到程序公正和實體公正相統一,嚴格執法和人性執法相統一,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相統一。
三、堅持和諧執法要在強化法律監督上下功夫
檢察機關承擔著法律監督職責,檢察機關要堅持和諧執法,就要在具體的業務工作中找準切入點,明確著力點,確定落腳點,著力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最大限度的增加社會和諧因素。要使檢察官在和諧執法中提升水平,提高能力,塑造良好形象,讓執法對象均感受到和諧的魅力,取得最佳的效果,最佳的效應。必須促使檢察官增強和諧執法的意識,自覺加強修養,改進執法方式,使和諧執法理念滲入執法實踐,貫穿辦案過程。因此務必按照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圍繞和諧執法理念部署、開展檢察工作,按照和諧的要求著力提高執法水平,發揮檢察職能作用,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1.要在堅持和諧目標上下功夫。首先要強化和諧意識。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檢察工作,以和諧執法理念指導辦案,使每個檢察官在執法辦案中時刻牢記構建和諧社會這個總的目標,時常從服務大局的高度思考和處理問題,自覺把自身所從事的檢察工作放到大局中去認識,去定位,去把握,去檢驗。其次要以和諧的方式辦案。堅持以人為本,注重人文關懷,做到文明辦案,體現執法對實質性法律價值的整合,也包括實現執法的工具性及機制上的融合與和諧,并最終通過和諧主體的和諧執法方式達到實質和諧與社會公平的法治境界。再次要以和諧的效果來衡量,堅持把是否促進社會和諧作為衡量檢察工作的重要標準,使整個檢察工作服務于和諧社會建設這一大局。堅持執法和諧態,講究方式方法,在執法中化解矛盾,融合沖突,減少對抗,緩解對立,解除糾紛,促進和諧。 2.在堅持維護公平正義上下功夫。社會公平正義是和諧社會的基本要求。檢察機關是司法機關,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是其根本使命,必須注重強化對司法活動的監督,規范自身執法行為,保障嚴格執法和公正司法,切實做到有罪追究、無罪保護、嚴格依法、客觀公正,使檢察機關的每一項執法辦案活動都成為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的具體實踐。檢察機關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著力點在于充分行使法律監督職能,在于依法履行批捕、起訴職責,打擊和預防犯罪,增加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在于查辦人民群眾反映強烈、影響社會和諧的職務犯罪案件,探索和健全職務犯罪預防工作機制,提高職務犯罪預防工作效果;在于開展訴訟監督工作,依法進行刑事訴訟立案和偵查監督、審判監督、刑罰執行監督活動及民事審判監督,使法制得到統一實施,維護司法公正和司法權威;在于履行控告申訴職能,在接待來訪中做到熱情服務,找準問題,既幫助釋疑解惑,又依法滿足群眾的合理訴求,著力做好群眾思想工作,減少對立情緒,定紛止爭,真正把化解矛盾、理順情緒融入執法辦案全過程,實現息訴罷訪,為黨委、政府分憂解難。 3.在力求最佳效果上下功夫。工作中注重細節,關注環節,把握關鍵點。舉一反三,增強對各個方面的預見性和敏銳性,及時做出對策,把不和諧的東西在檢察環節解決掉。所辦理的案件經得起時間的檢驗。辦案中做到案前思考周密,審案慎重周全,處置穩妥無誤,案后總結三思。要求檢察官體現功夫在程序之外,工作在程序之外,促進工作水平的提升,確保在檢察環節不出問題,不出差錯,不出紕漏,不引發任何矛盾,不留任何隱患,不留任何后貴遺癥。首先是通過提高辦案質量實現和諧執法效果,堅決杜絕錯案。正確處理辦案力度與辦案質量的關系,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依據法律規定定性。注重執法行為的規范,強化對執法活動的監督,保障嚴格執法和公正司法。其次是通過強化服務實現和諧執法效果。牢固樹立“發展就是硬道理”的觀念,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做到既嚴格執行法律,依法辦理案件,又防止孤立辦案、就案辦案,把執行法律和執行政策結合起來。講究辦案方式方法,審慎、周全、靈活地把握強制措施的適用,維護正常的生產經營和工作秩序,實現“情、理、法”的統一。再次是通過注重細節實現和諧執法效果。牢固樹立細節意識,強化“細節決定質量”的理念。要注重細節,把握環節,做到無縫鏈接。防止顧此失彼,要以細節增進和諧因素,化解沖突,做到行為文明,舉止得體,以細節爭一流業績,樹良好形象,把和諧執法的理念貫穿于每一個執法環節。 總之,檢察機關堅持和諧執法,就是要立足履職,服務大局,從構建和諧上入手,在構建和諧中發展。參與和諧社會建設是每個黨員、干部的歷史職責,是檢察機關的神圣使命,是每個檢察官義不容辭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