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認識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民主社會主義關系的幾點思考
李曉燕
摘要:確立正確的方法論原則,對于準確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民主社會主義的關系具有重要的意義。認清“兩個主義”各自的本質,進而在思想理論基礎、社會制度設置、發展模式選擇等方面剖析它們之間的區別與聯系,不僅有助于我們科學借鑒,為我所用,也有助于我們劃清“兩個主義”的界限,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不動搖。 關鍵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社會主義;關系 近年來,理論界出現了“民主社會主義才是正宗的馬克思主義”、“只有民主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中國的出路在民主社會主義”等所謂“新論”,模糊了人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為此,中宣部理論局編寫出版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讀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讀本》和《六個“為什么”》等重要讀本,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中國不能搞民主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但是,一些黨員干部對“中國不能搞民主社會主義”的結論依然心存疑惑。因而我們有必要認真研究“兩個主義”的本真關系,從而使人們在比較中自覺劃清與民主社會主義的界限,做到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動搖。 一、厘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民主社會主義關系的前提、原則和目的 1.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民主社會主義關系應確立的前提 第一。承認“兩個主義”具有可比性。客觀地講,“民主社會主義”不是社會主義,但卻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一些社會黨經過長期實踐尋找到的改良和發展資本主義的有效模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對于在經濟文化落后的農業大國如何不經過資本主義的“卡夫丁峽谷”,同時又能利用現代資本主義發展的成果建設社會主義的有益嘗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民主社會主義都是在揚棄傳統資本主義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這一點決定了它們具有可比性。那種認為“兩個主義”是“兩股道上跑的車”的觀點,否定了“兩個主義”的關聯性,進而也就否定了研究“兩個主義”關系的必要性。 第二,承認“兩個主義”都具有歷史進步性。與傳統資本主義相比,“民主社會主義”的確給普通勞動者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和政治文化權益,在推進世界和平與共同發展問題上,社會民主黨及其政府也發揮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不僅初步解決了十三億人口大國的發展問題,而且對那些在資本主義道路上苦苦掙扎的廣大發展中國家產生了深遠影響。列寧曾經指出:“一切民族都將走向社會主義,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卻不會完全一樣”,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將選擇什么路徑走向社會主義?經濟文化落后國家能否不經過資本主義的“卡夫丁峽谷”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兩個主義”對這兩個重大問題各自進行了有益探索。 第三,承認并尊重不同國家政黨的探索權。在“兩個主義”關系的研究中,我們必須站在有利于促進人類文明不斷發展的高度,以黨的十六大關于“世界上各種文明、不同的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應彼此尊重,在競爭中取長補短,在求同存異中共同發展”的思想為指南,以馬克思主義的世界歷史眼光、中華民族“和而不同”的世界觀看待不同國家政黨對自己發展道路的探索權。 2.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民主社會主義關系應遵循的原則 第一,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實事求是地講,民主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的確規避和化解了傳統資本主義的許多弊端,在經濟發展、民主進步、社會保障、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等方面取得了成就。“社會黨國際”越出歐洲在全球發展成員黨,傳播和推廣先進理念和現代模式,給發展中國家提供了一些實實在在的幫助。民主社會主義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也是社會黨以理論創新為先導、以體制創新為推力,不斷改良和完善資本主義的過程。而這一過程顯然是現代社會主義因素不斷累積、傳統資本主義因素持續消亡的過程,是趨向于社會主義的過程。 第二,堅持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科學社會主義是與生產力高度發展相適應、以公有制占主體和人民當家作主為基本特征的社會有機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的科學社會主義。如前所述,民主社會主義是對傳統資本主義的揚棄,是對資本主義原有發展模式的革新和改善,這種革新和改善帶有社會主義傾向,卻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其資本主義性質。那種把“民主社會主義”等同于“民主+社會主義”的觀點,認識上是膚淺的,實踐上是有害的。 第三,堅持有利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原則。敢于和善于學習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所有反映現代化規律的好做法、好經驗,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跨越式發展的捷徑。但是,也正如鄧小平同志指出的:“照抄照搬別國經驗、別國模式,從來不能得到成功。”我們研究“兩個主義”的關系,是為了更好、更堅定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而不是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引向“民主社會主義”。 第四,堅持有利于推動人類進步事業健康發展的原則。十三億人口的東方大國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則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就有旗幟、有陣地,就會對人類文明與進步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民主社會主義是對傳統資本主義的修正,其探索有利于人類進步事業的健康發展,譬如:在推動先進生產力發展、維護普通勞動者的權益、呼吁減免債務和環境保護等方面,信奉民主社會主義的黨及其政府都發揮了積極的影響和作用,我們應該尊重社會黨國際關于民主社會主義的探索。 3.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民主社會主義關系的目的 我們研究“兩個主義”的關系,一般目的是幫助廣大黨員干部認清民主社會主義的本質,自覺劃清與民主社會主義的界限;根本目的是通過對“兩個主義”的比較研究,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同時尊重他人的選擇,促進人類文明多樣化發展。基于此,本文認為:第一,應該樹立“實踐是檢驗主義好壞的唯一標準”的觀點。即是否適合本國國情、能否推動自身發展是選擇“道路”和“主義”的最高標準。我們曾經因為照搬別國模式犯了歷史性錯誤,我們有什么理由要在民主社會主義模式問題上犯同樣的錯誤呢?第二,信奉民主社會主義的國家取得的所謂成就,與其說反映了資產階級政黨以及資本主義制度順應歷史發展進步的一面,毋寧說是資產階級以及資本主義長期發展的結果。同時,我們不能忽略掉少數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發展和成就,是建筑在對廣大發展中國家長期的殘酷剝削和血腥掠奪基礎上的這樣一個歷史事實。民主社會主義使一些國家發展,卻給另一些國家帶來災難的事實告訴我們,民主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模式可以學習借鑒,但不可盲目照搬。第三,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理論體系,是中國共產黨及其每一個黨員的歷史使命,也是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實現中華民族復興正確道路和科學理論的先進政黨和組織的共同追求。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體中國人民共同利益的最高體現。 二、科學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民主社會主義及其關系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民主社會主義的本質 就本質而言,首先,民主社會主義是反蘇反共的產物。
“社會黨國際”的綱領性文獻,即《民主社會主義的目標和任務》的原則宣言,其中明確將共產黨國家的社會主義政權統統指責為“教條主義”、“新帝國主義”等,為此他們特意將第二國際時期的“社會民主主義”一語,調整為“民主社會主義”,用來對抗所謂共產黨國家的“專制社會主義”。其次,民主社會主義是改良資本主義的產物。“民主社會主義”是“社會黨國際”成員黨改良資本主義的理論和實踐范式的總稱,他們自稱民主社會主義是介于傳統資本主義和共產黨國家奉行的社會主義之間的“第三條道路”,但實質上,民主社會主義是一種有別于傳統資本主義的新資本主義。再次,民主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及其成就,對人們思考“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如何走向社會主義”這一歷史性課題有重要的啟示。科學社會主義是資本主義高度發展的產物,馬克思主義創始人關于資本主義必然發展到社會主義的構想,首先應該發生在經濟文化相對發達的歐美資本主義國家,但就事實來看,目前這仍然是一個缺乏實踐支持的論題,而民主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探索,毫無疑問,是一個值得肯定的嘗試。 總之,從資本主義發展的角度看,民主社會主義是反傳統資本主義,并對其進行改良的產物;從社會主義運動的角度看,民主社會主義則是西方一些左翼政黨探索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如何走向社會主義的有益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