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論高校校院兩級目標管理
未知
[摘要]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與發展,高校內部管理體制的改革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其中高校二級目標管理體制的改革更是重中之重。本文分析了高校二級學院管理現狀,論證了校院兩級目標管理的必要性,提出了高校校院兩級目標管理的改革措施。
[關鍵詞]校院兩級 目標管理 改革措施 高等學校的二級學院是高校內部管理體制中處于非常重要的一環。目前,我國大多數高校院級管理體制還很不健全,許多二級學院沒有根據學校的制度并結合本院的實際情況,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再加上高校與學院的管理關系也還沒有完全理順,直接影響了院級單位能量的釋放,使學院的管理工作缺乏應有的活力。隨著高校內部改革的日趨深入,以二級學院為基礎,管理重心在二級學院的校院兩級目標管理體制成為當下各高校內部改革的熱點。 一、高校二級學院管理現狀分析 當前,很多高校院、系各自的基本職能沒有明確的劃分,責、權、利不清晰,院系的功能和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無論大小事都由學校作詳細周密的控制,學院的自主權很小,事事都得向學校匯報請示,使得學院遇到問題也無法及時得以解決。多年來形成的固有的管理模式,要求各個學院的目標一致,忽視各個學院不同的辦學特色和方法,學院往往只被當作實現學校目標的工具或者途徑,是一個被動系統,根本就不具有明確的自主權、責任和義務。這樣學院對學校的依賴性很強,變得無效能可言,一味被動依賴,致使學院的辦學理念抽象、辦學目標單一,難以適應現代社會對人才的多樣化需求。 二、推行校院兩極目標管理的必要性 1.推行校院兩極目標管理是高校發展的必然產物 近些年來,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的加快,高等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高校在校生人數猛增,高校內部的管理必然做出相應改革。如果再按照傳統的權力過多地集中在學校一級,而學院的工作范圍擴大了,事務性工作增多了,任務加重了,卻在科研、教學、人事、辦學等方面仍沒有自主權和決定權,即“當家不能做主”,那么,這種管理模式將窒息高校的活力。所以調整管理權限,使學院真正成為擁有較大權力的一級行政、教學、科研管理組織,已是不斷發展壯大的高校的管理舉措之一。因此,下放校級領導的權力,深化“院為實體”的改革,推行二級目標管理模式,既符合科學管理的要求,也是高校發展的必然產物。 2.推行校院兩極目標管理是培養多樣化人才的必然要求 隨著經濟全球化及我國市場經濟體系的日趨完善,經濟因素對高等教育的驅動作用將更加明顯和直接。社會對人才提出了新要求,高校必須轉變傳統的重知識輕能力,重傳承輕創新,重守業輕創業,重“單一型”輕“復合型”的人才培養模式,創建多樣化的人才培養模式,才能滿足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二級學院處在人才培養的最前沿,能夠克服以往學校無法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迅速調整專業和人才培養方向的弊端。二級目標管理模式的推行,將為培養多樣化人才開辟新的途徑。 3.推行校院兩極目標管理是與國際高校接軌的必然選擇 隨著改革開放和對外交流力度的加大,我國高校與國外高校之間的橫向聯系和學術交流日益頻繁。而當前及今后,世界各國高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從形式到內容都會發生實質性的變化,基層教學科研單位的直接交流與合作也將得到加強。然而,國際高校普遍采用的是以學院為實體的管理模式,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國高校采用院級目標管理模式也將有利于同世界各國高校院級管理模式接軌。因此,我國高校建立校院兩級目標管理模式也就顯得尤為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