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城市,打造旅游城市品牌
徐紅
一、城市品牌的作用力
品牌的影響意義深遠,越來越多的數據表明,強勢品牌的市場份額遠遠高于其他品牌,全球3%的強勢品牌占領著40%以上的市場分額。而在另一些特定市場,處在領導地位品牌的平均利率是位居第二品牌的4倍;有的甚至高達6倍之多。品牌的原則也適用2/8定律,大多市場80%以上的份額由強勢品牌占據,剩下20%的市場由無品牌主體分食。可見,沒有品牌就沒有競爭力、沒有品牌就沒有市場。一個企業是否擁有強勢品牌決定這個企業在市場中的地位,一個城市是否擁有強勢品牌直接影響外來投資、游客、消費者的決策。
城市的資源就是城市的產品,當城市品牌化之后,城市的形象更加生動、具體、形象,城市品牌化的力量就是讓人們知道并了解這個城市,并將某種形象和聯想與這個城市的存在自然相連,讓它的精神融入城市的每一個元素之中。讓城市的競爭力和生命力與城市同生共存。
二、城市品牌內涵
我們說,一個城市的自然環境、經濟實力、人文景觀、建筑特色和歷史風貌形成這個城市的特色,將這種城市特色定位包裝就形成城市品牌。
城市品牌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公共關系、城市文化、CIS,城市品牌是凝聚城市的靈魂,其內容由高度概括、高度凝煉的反映城市價值的信息構成,這些內容與城市環境中包括外來游客在內的各種主體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
城市的名稱、標志、市徽、市花、吉祥物、宣傳口號僅僅只是城市品牌的基本表現形式。這些表現形式以及一切以宣傳城市的活動均應服從并服務于城市的品牌內容。所以,要打造一個旅游城市的品牌形象,就要先從豐富并發現這個城市的旅游價值入手。
三、旅游城市定位方法論
一般意義上說,城市的旅游價值由四個方面構成:城市自然環境、城市景觀環境、城市社會環境、城市物產環境。豐富并完善這四個環境要素的過程其實也就是豐富品牌內涵、提煉品牌核心價值的過程。下面,我們結合案例來闡述城市品牌概念提煉的來源和豐富品牌內涵的手段。
定位途徑一:從城市自然環境提煉
案例:貴州貴陽
城市背景:貴州貴陽是一個以漢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屬亞熱帶濕潤溫和型氣候,歷史悠久,氣候適宜,民俗文化眾多,那里四季如春,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樹木常青,之前他們以第二春城宣傳推廣自己的城市形象。
概念提煉:和產品一樣,城市營銷也離不開其獨特的銷售主張,貴陽有60%的森林覆蓋率,“森林之城”的概念定位遠比“第二春城”的賣點更具其獨特性、唯一性。
概念內容豐富舉措:
1、 城郊實行300公里的第二環城林帶。加快實現“森林之城”的步伐。
環城林帶建設需要的資金運用市場機制,將造林工程向社會公開招標,吸引民間資金先期投入林帶建設。
2、城內實施生態綠化工程,凈化市內河道,修建綠色走廊。
3、用圍棋文化做載體將“森林之城”傳播。
定位途徑二:從城市景觀環境提煉
案例:格林納達(Grenada)
城市背景:格林納達(Grenada)是加勒比海一個火山島,其傳統經濟為農業,大多資源均未被開發商開發,之前這個小島城市是用該小島的物產資源--“香料”來推廣自己,宣其為一個“盛產香料的小島”,顯然,這個賣點很難招攬游客。
概念提煉: 區別于加勒比海的其他島嶼,這個小島的一切均處于未被開發的原始狀態,沒有游客、沒有高層建筑、沒有大飯店,也正因于此,它能最原始地表現加勒比地區的風貌,是一個完全沒有受到破壞的小島。由此,“加勒比海原貌”的概念成為該小城的獨特賣點。
概念支持: 沒有一座建筑會比棕櫚樹更高;瀑布是天然而非人造;海灘沒有受到開發商污染。
定位途徑三:從城市社會環境提煉
城市的社會環境、歷史沿革也可以作為一個城市的獨特賣點,這里我們以香港為例,城市背景:香港是亞洲四小龍之一,在國際上享有盛譽,地理位置優越,是世界著名的采購中心和商業中心,但這個城市依然面臨國際投資價值和旅游價值的競爭危機,面對危機,需要香港站在全球和未來的角度重新塑造一個適合未來發展的國際化品牌,確立其在國際社會的定位。
品牌定位:“香港是一處融合機遇、創意和進取精神 的地方,動力澎湃,朝氣勃勃。既是運輸樞紐,也是文化匯聚之都,又位處亞洲最優越的策略性位置,人才薈萃,成就耀目,稱其為“亞洲國際都會”再確切不過。
品牌形象標志:“飛龍”形象由香港的英文縮寫H和K融入設計圖案中,龍身的線條以中國書法表達,飛龍的流線型姿態予人前進感和速度感,象征香港不斷蛻變演進。
定位途徑四、從城市物產環境提煉
案例:景德鎮
城市背景:景德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旅游資源豐富,包括陶瓷文化、人文景觀、生態環境等,而最具世界影響力和吸引力的。當屬其陶瓷資源。
品牌定位:“瓷都”
四、城市包裝工具論
品牌塑造必須凸顯品牌氣質。法國巴黎有的是浪漫氣質,美國紐約有的是商人氣質,意大利的羅馬有的是古典氣質。城市的氣質由表及里,內外的和諧統一成就一個城市的品牌氣質。
如果說一個城市的歷史、文化、風俗、習慣是為城市的內氣質,那城市外的建筑、景觀、廣告宣傳、活動表現便為城市的外氣質了,城市內氣質需要長久的積淀,城市外氣質需要的是經市場調查后的科學包裝。
五、城市營銷機構論
城市品牌運營商
城市品牌經銷商
六、幾種城市品牌建設誤區
1、將市政建設等同城市品牌建設
城市的旅游資源為城市品牌的塑造提供了優越的條件。但是,不少以旅游經濟為城市品牌基礎的大中型城市普遍有個誤區,就是誤將市政建設和改造等同城市品牌的建立,一兩項工程、幾個概念住宅小區、幾個城市廣場遠不能說明一個城市的氣質,體現一個城市的內涵,城市的市容市貌只如人的衣著外貌的改變,但縱然再多的修飾如果其言談舉止思想性格和外表格格不入就會給人一種穿著雨靴跳巴蕾,梳著云髻拿大頂,穿著棉襖跳探戈的滑稽感覺。
2、將口號概念等同城市品牌定位
由于近年的城市形象化工程推進,不少城市積極響應,憑空杜撰一些諸如 “綠色城市”、“精品城市”、“數字城市”、“環保城市”等概念,并將此概念冠之于本城市,再加諸媒體的宣傳報道,一時之間儼然已經迅速完成了城市品牌塑造的艱巨工程,卻不知雖然頭上戴著皇冠,腳下卻穿著草鞋。單純的口號不能代表一個城市的品牌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