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論傳統兒童游戲的旅游價值及其保護性開發
周宜君 黃蓉
性較強的游戲,其旅游價值相對較高。 趣味性、快樂性、互動性、參與性是游戲的基本特性,競技性、集體性、娛樂的大眾性則是其附屬特性。上述特性與旅游的求新、求異、求奇、求美、求樂等動機追求相吻合,賦予了傳統兒童游戲良好的旅游開發前景。 四、傳統兒童游戲的旅游開發策略 (一)重視價值,建立校旅合作機制 真正的、純粹的游戲是文明的主要基礎之一。在我國,游戲一直是人類生活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參與著人類生活機制的調節,并影響著人們的道德觀念、行為準則、審美趣味乃至思維方式,是一種具有豐富內容的文化形態。傳統游戲對青少年的教育作用是任何高檔玩具、電子游戲都取代不了的。學校、家庭和社會應該創造條件讓更多的傳統游戲回歸,讓孩子們在這些游戲中體驗快樂,感受成長的樂趣。 必須加強對傳統兒童游戲的文化、教育、旅游價值的重視,著手調查、搜集、整理,并在保護中發展創新。地方政府要像保護其它非物質文化遺產那樣,將傳統民間游戲的保護與傳承納入工作范疇。旅游管理部門要善于借助政府的力量統籌規劃,獲得文化、體育、財政、城鄉建設等相關部門的支持。建立旅游景區與中小學校、行走學校、青少年培訓機構、兒童醫院、心理咨詢與診療中心、夏令營等組織機構之間的合作機制,針對青少年成長中的問題或旅游需求,協作開發。 (二)因勢利導,因地制宜,與時俱進,開發適宜的旅游產品 1、因勢利導 傳統兒童游戲一般并不是核心旅游吸引物,主要起著增加旅游產品的附加價值的作用。需要注意尋找與核心吸引物、主體吸引物之間的關系,適當借力,適時運用,使二者相得益彰。如結合民間節慶活動,適時開展元宵節賞花燈、清明節踏青放風箏、端午節小布虎、小葫蘆驅邪、中元節(農歷七月十五)放蓮花燈普渡眾生等游戲。此外,還要結合不同景區的特色開發不同類型的兒童游戲,如迪斯尼樂園、博物館、科技館、環球影城、野生動物園、海底世界、蝴蝶館、美食場所、溜冰場等都是孩子們比較喜愛的景區,可結合它們各自側重童話世界、科普知識、動物天地、美食、運動等不同的景區特色分別開發浪漫趣味型、求索益智型、體能運動型、感官享受型、共享合作型等不同類型的游戲。 2、因地制宜 游戲起源于生產勞動、軍事活動、社會風俗、文化交流,它們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如盛產竹子的南方多使用竹制的玩具或器具進行游戲,抖空竹、跳竹竿、竹水車等,而黃土高原地區則以泥、陶玩具較多。同樣是抓子,農耕發達地區的“子”多以棉布縫制成小袋子,并內盛黃豆、綠豆等種子而制成;臨河地區的袋子里則多裝小石子;而牧區的“子”則多直接用獸骨來取代了。因此,旅游開發中需要注意因地制宜,從游戲內容、道具、場地等方面,體現地域特色。 3、與時俱進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我國凡是經濟繁榮時期,“娛樂”游戲觀就會占上風,民間游戲也相應趨向通俗化、商業化以及教化的世俗化。上述規律一方面要求我們,在游戲的旅游開發中不能墨守成規,要及時更新理念,融入時代元素,增強時效性。為了增強傳統游戲的趣味性和旅游吸引力,應該允許從旅游心理需求出發,在開發中進行適當的改編和創新。主要方式有:(1)用現代生活場景創設游戲情境和游戲空間(比如用在火鍋中撈菜代替傳統的漁網撈魚游戲,用游客選擇客房類型代替搶地盤游戲)。(2)根據游客類型和承受能力確定游戲的挑戰性、競爭性和變化性。(3)將現代游戲與傳統游戲結合起來,如將斗百草與野外生存訓練、將捉迷藏、丟手絹與定向運動相結合。另一方面,我們還要注意青少年心理的稚嫩性、敏感性和脆弱性,把握分寸,汲取精華,剔除糟粕,避免低俗化。 (三)細分市場,體現差異 游戲是兒童的天性。傳統兒童游戲在青少年教育中具有多種功效,因此,修學旅游中的兒童游戲開發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情形: 1、面向廣大青少年的戶外活動游戲 結合學校素質教育、第二課堂等活動的開展,將傳統兒童游戲與春游、秋游、野營等集體戶外活動整合開發,側重突出知識性、趣味性、團體性。通過真實世界的戶外游戲活動,使孩子們體驗在陽光下、在運動中親近大自然的快樂,幫助他們擺脫長期獨自活動,沉浸于電腦、電視、網絡虛幻世界的影響,引導他們在游戲中體驗獨生子女難得的兄弟姐妹般的親情,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增強集體意識和合作精神,克服自私、冷漠、缺乏關愛與合作意識等問題。 2、針對部分疾患兒童的治療性游戲 目前我國青少年的肥胖癥和心理疾病發病率均呈逐年上升趨勢,其中因缺乏體能運動、缺乏游戲而導致過度緊張、焦慮,或因不當游戲而沉溺于網絡世界是主要原因之一。而通過適當的傳統游戲、體能運動游戲、健康游戲來治療肥胖癥、多動癥、自閉癥、抑郁癥、社交困難、網絡成癮等問題,也是目前發展態勢良好的新型治療途徑。因此,那些自然環境保護良好、風景優美、具備療養條件的旅游景區可與醫療機構積極配合,通過開發適宜的游戲旅游產品,建立游戲旅游診療基地,幫助上述患兒進行診療與康復訓練,并使他們在游戲中獲得認同感和自信心,在游戲的愉快體驗中促進身心健康。 3、面向部分特殊愛好和需求的特色游戲 針對青少年中那些具備一定愛好和特長,對生物學、氣象學、野外觀測、戶外拓展、山地自行車、極限運動等具有特殊喜好的青少年,可將傳統兒童游戲與現代運動休閑方式結合起來,開發具有強智能、多體能、高挑戰性的特色游戲。幫助他們在這類游戲中增長知識,拓展視野,實現一定目標,獲得成就感,并在體驗游戲規則與個體自由的辯證關系中,感悟人生哲理。 (四)優化專業設置,加強人才培養 當前我國對游戲開發的研究多見于網絡游戲,傳統游戲則少人問津。我國高校專業設置中,傳統民間游戲多賦存于民俗學,同時其它專業也有涉及,如體育專業中關于游戲方式的探討,漢語言文學中對游戲故事及其象征意義的討論,藝術專業中對游戲形象設計的研究等,但尚沒有形成獨立的體系。這種現狀勢必影響我國傳統民間游戲的保護與傳承。應從優化高校專業設置著手,加強傳統民間游戲研發專門人才的培養。現階段可以在民俗學、旅游學、休閑學、體育學等專業中劃分出專門方向,開設傳統民間游戲開發設計有關課程。 五、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傳統兒童游戲旅游開發的具體途徑 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包括位于湖北西部的襄陽、荊州、宜昌、十堰、荊門、隨州、恩施、神農架等8個市州(林區),擁有神農架、長江三峽、恩施大峽谷、三峽大壩和丹江口水庫等馳名中外的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世界水利工程奇觀,是全國重要的生態功能區。擁有2個世界文化遺產、9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35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地域民俗獨特,生態文化旅游資源十分豐富。該地區傳統民間游戲十分豐富,融匯了荊楚文化、巴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