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仁地區旅游發展SWOT分析及戰略選擇
吳玉寶
摘 要 通過對銅仁地區旅游業的SWOT分析,認為銅仁旅游業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根據銅仁旅游景點的分布特點,總結為一個增長極和四個增長點,并分別對其發展重點和發展戰略作出分析。
關鍵詞 銅仁 旅游 SWOT分析 戰略
銅仁地區位于貴州東北部,全區南北長219km,東西寬171km,行政區域面積18 003km2,總人口374.77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占全區總人口的68.4%,主要有土家族、苗族、侗族、訖佬族、回族、布依族等。轄銅仁市、江口縣、石阡縣、德江縣、思南縣、松桃苗族自治縣、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玉屏侗族自治縣、沿河土家族自治縣、萬山特區等8縣1市1特區,這里山水秀麗,動植物品種繁多;民風樸實,民族風情多姿多彩;歷史悠久,各種文化源遠流長;是休閑、度假、旅游觀光的理想場所。
1 銅仁旅游業SWOT分析
1.1 銅仁旅游業的優勢(Strenth)
1.1.1 豐富的旅游資源
銅仁地區旅游資源豐富,主要景點有梵凈山、烏江畫廊、九龍洞、石阡溫泉等100余處自然風景區,有不可移動文物
1 000余處,非物質文化遺產100余項(詳見表1)。
1.1.2 地方政府重視
銅仁地方政府非常重視旅游業的發展,首先,加大力度搞基礎設施建設。銅仁到貴陽的高速公路已經開通,思南到煎茶、銅仁到江口、江口到梵凈山的路面擴寬改造目前正在進行施工,開通了貴陽到玉屏(銅仁)旅游列車。出臺了《銅仁地區發展文化旅游產業“十一五”規劃》,啟動了總投資達14億元的7大項目,2006年5月,在第二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上,共簽約43個項目,簽約金額29.0997億元。成功舉辦了梵凈山第三屆國際汽車拉力賽、梵凈山攀巖比賽、“梵凈山郵票”發行、梵凈山國際旅游節等多種節事宣傳活動。
1.2 銅仁旅游業劣勢(Weakness)
(1)區位劣勢。銅仁地區,地處武陵山區,區位經濟發展水平低,遠離大都市。銅仁是貴州省離省城貴陽最遠的地級政府所在地,到鄰近省市的長沙和重慶也很遠。
(2)交通設施落后。銅仁地區近年來的交通設施建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銅仁地區區域內公路建設仍然遠遠跟不上旅游業發展的需要,地區內鄉鎮與鄉鎮之間,城市與鄉鎮之間的公路基本上還沒有硬化,路面也很窄。城市到景區,景區到景區的交通線沒有很好的連接起來,比如,印江縣城到梵凈山的公路就迫切需要改造。
(3)經濟發展水平低。一般而言,區域的GDP與人均收入水平決定了生存消費、發展消費、享受消費三者的比例關系。“當人均國民收入在300美元時,激發近距離旅游;人均國民收入達到1 000美元時,激發中距離旅游;當人均國民收入達到3 000美元以上時,會激發國際與洲際旅游需求。”該地的人均GDP不足200美元,人們收入主要用于生存消費。
(4)銅仁地區教育文化比較落后,旅游人才缺乏,旅游服務與管理落后、現有的賓館酒店、旅行社等不能滿足旅游業發展的需要。
(5)旅游規劃缺乏協調,旅游資源同質性嚴重,近距離旅游產品重復嚴重,特別是溶洞與漂流方面。
2 銅仁旅游業的機會
(1)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為銅仁地區的基礎設施與旅游事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機。特別是交通建設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績。一是銅仁大興機場的建成與開通,大大縮短了與中心城市的距離;二是懷渝鐵路的建成與開通,打破了銅仁沒有鐵路的歷史,大大縮小了銅仁到北方與沿海地區的距離與成本;三是銅仁到貴陽高速公路的順利開通,基本完成銅仁——江口——印江——思南——煎茶公路的改造。
(2)“多彩貴州”火爆神州,貴州受到了國內外的關注,逐漸成為理想的旅游目的地。目前,貴州省旅游接待人數和旅游收入均呈大幅增長趨勢,2000年以來,全省旅游總收入連續5年保持了30%以上的增幅,其中2004年增幅達到43.5%,旅游總收入167.6億元,創造歷史最好水平。由于“多彩貴州”的順利宣傳,2005~2007年,貴州旅游業的發展速度更快。
(3)旅游協作得到進一步發展,銅仁可以受益。黔、湘、鄂、渝三省一市政府多次開會協商發展邊區問題,2002年11月,黔渝兩省市政府達成聯手打造“千里烏江畫廊”,推進烏江沿岸秀麗山水的開發。2003年底,湖南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大湘西旅游圈”的構想,考慮到了鄂、渝、黔的關系,提出“將大湘西旅游圈”打造成新的極具競爭力的旅游精品。長江三峽區域旅游發展規劃也把銅仁地區作為重要的輻射地。
3 銅仁旅游業的挑戰(Threats)
(1)周邊城市積極營銷,旅游業競爭激烈。銅仁市中心以東20km,便是小有名氣的旅游區湖南鳳凰,該縣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把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招商引資,大力宣傳,打造了“最美麗的小城”、歷史文化名城、南方長城,2006年被評為中國最佳50個景點之一。2006年,該縣接待中外游客350萬人次,各旅游景點全年門票收入8 000萬元,實現旅游收入11億元,走上了旅游經濟的快車道。而銅仁西邊的凱里市,近年來旅游業發展蒸蒸日上,具有世界上最大的侗族村(肇興),世界上最大的苗寨(西江),一年一度的國際蘆笙節,國際龍舟節(鎮遠),是世界保護鄉土文化基金會在全球評出的18個世界級鄉土文化保護圈之一,被列為“返璞歸真、回歸自然”的旅游首選地區,成功打造了“百節之鄉”,成為響當當的民風民俗旅游的目的地。銅仁西北部的遵義市,則以茅臺酒文化與紅色旅游為特色,吸引了無數中外游客。盡管旅游業是21世紀的朝陽產業,方興未艾。但旅游業以前那種“低風險、高利潤”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已經是一個“高風險,高利潤”的行業。在激烈的競爭中,銅仁旅游業困難較大。
(2)游客的要求提高。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旅游產品與旅游服務的檔次要求也越來越高,旅客對酒店、賓館、交通工具的要求越來越高,對旅行社、目的地基礎設施的服務要求也不斷提高,銅仁地區的現有開發水平與服務水平卻遠遠跟不上游客的需要。與旅游有關的行政管理人員、酒店賓館和旅行社從業人員、公交車和出租車司機有關人員的業務水平和職業道德也亟待提高。
(3)旅游開發對生態系統的影響。雖然銅仁地區旅游景點較多,但主要以美麗的自然山水為主,有梵凈山自然保護區,麻陽河自然保護區等。梵凈山是聯合國人與生物圈保護成員,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黔金絲猴、華南虎、云豹、熊猴、黑葉猴,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有琪桐、光葉琪桐、梵凈山冷杉、鐘粵木、紅豆杉。通過計算得到,“梵凈山金頂的極限容量為9 600人/日,生態容量為4 308人/日,擴展性生態容量為8 225人/日”。在開發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對它的保護,一旦開發與管理不當,可能會給自然保護區帶來滅頂之災。
4 銅仁地區旅游發展戰略選擇
綜上分析,銅仁旅游業優勢與劣勢并存,機遇與挑戰同在。好在周邊城市發展在前面,銅仁可以借鑒其成功經驗,吸取其失敗教訓,抓住機遇,后來居上。
縱觀銅仁旅游景點的分布,可以總結為一個增長極和四個增長點,即一個中心四個基本點。一個中心就是一梵凈山為中心,她是銅仁地區旅游經濟的增長極,要培育要這個增長極。四個點分別是銅仁旅游點、石阡旅游點、沿河旅游點和松桃旅游點。
(1)梵凈山增長極。梵凈山增長極,以梵凈山自然保護區為主體,包含江口、印江、松桃三地的部分旅游景點。梵凈山是在中國排名第五的佛教名山,是自然環境與各種生物構成一個生態樂園,全國15個地理成分的植物區系中,梵凈山占了13個,是聯合國人與生物圈保護成員,是天然的動植物園,一旦開發與管理不當,可能會給自然保護區帶來滅頂之災。應該科學地開發與利用,實施旅游可持續發展戰略。
戰略選擇:定位為生態旅游和宗教旅游,實施旅游可持續發展戰略。
(2)銅仁旅游點。銅仁是整個地區旅游經濟的次增長極,是重要的一個景點,是整個地區的交通樞紐和主要停留場所和購物中心,輻射玉屏縣與萬山特區,主要景點有九龍洞、周逸群故居、錦江畫廊、儺戲博物館、川主宮、以及萬山的夜郎河和玉屏的蕭笛文化等,目前主要搞好城市建設和古城區的保護與維修工作,建立好民族園,進一步開發和營銷九龍洞景點,重點培育與宣傳玉屏蕭笛文化品牌,使之成為銅仁旅游點的拳頭產品之一。
戰略選擇:目標定位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實施旅游城市戰略。
(3)石阡旅游點。石阡是銅仁地區重要的旅游景圣地,主要有石阡溫泉、萬壽宮、佛頂山、地下熱水河、千工堰、民族文化城等,主要打造好溫泉品牌,樹立“泉都”形象。主要是發展休閑、度假、娛樂旅游。
戰略選擇:打造“泉都”形象,實施休閑度假旅游戰略
(4)沿河旅游點。沿河旅游點覆蓋沿河、德江、思南景點,主要有烏江百里畫廊、麻陽河自然保護區、黔東革命根據地、霸王谷景區、穩坪儺堂戲等,重點開發好烏江百里畫廊和儺堂戲文化。
戰略選擇:造好百里烏江畫廊品牌,開發營銷儺堂戲文化。
(5)松桃旅游點。松桃以苗族民俗民居吸引游客,是花鼓之鄉、滾龍藝術之鄉。有云落屯晉代懸棺、潛龍洞、苗王城、、梵凈山古道、寨英古鎮、花鼓文化等,與湖南的旅游景點鳳凰古城、茶洞比鄰。
戰略選擇:民族風情旅游與鄉村旅游戰略
綜上所述,銅仁地區旅游景點的主要功能是生態自然、休閑度假、宗教朝覲、民族風俗等觀光,發展戰略主要是旅游可持續發展戰略,戰略銅仁地區旅游發展重點是“六個一”:建設好一個城(銅仁),開發好一座山(梵凈山),開放好一個洞(九龍洞),規劃好一條河(烏江),宣傳好一口泉(石阡溫泉),保護與利用好一系列非物質遺產(如儺戲、蕭笛、民族文化)。
1 李瑞.旅游資源規劃與開發[M].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02
2 宴武芳.抓住懷渝鐵路全線貫通的機遇全面推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N].銅仁日報,2007-04-19
3 禹真.梵凈山生態旅游發展淺談[J].貴州教育學院學報,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