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發揮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員工培訓的戰略職能
高帥
現代國有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是由之前的“勞資管理”和“人事管理”兩個部門轉變而來的,所以作為這二者綜合體的人力資源管理中存在著兩種職能,即行政職能和戰略職能。日常的人力管理工作,如招聘、培訓、工資發放、考勤、檔案管理等均屬于行政性工作。這些工作往往無法從本質上對企業的核心價值產生影響。而將企業中員工視為重要的資源,并將這些資源有效的開發和利用,使其成為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強大推動力,是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理念,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人力資源管理的戰略職能。要達到這種戰略目的,最關鍵也是最有效的途徑之一就是合理規劃企業員工培訓。
目前國有企業人力資源培訓中存在很多問題,如人力資源培訓投入嚴重不足,較西方國家企業總收入的1.5%-3.0%用于員工培訓相比,我國培訓投入僅為企業職工工資總額的1.5%;尚未建立適合國有企業人力資源培訓的完善成熟的體系,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培訓制度;培訓形式單一,缺乏針對性等。
要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管理中員工培訓的戰略職能,為企業提供高效人才,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應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樹立正確的培訓理念
人力資源管理目前已經成為企業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是企業真正的資源,管理就是充分發掘人力資源以做好工作。因而從領導層面,首先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提高人力資源在生產要素中的地位,創造良好的培訓環境,提高對人才的重視程度。
同時,培訓中要重視企業文化的重要性。人力資源在企業中能否發揮作用的關鍵因素在于員工的能力和態度,而員工的工作態度則取決于自身對于企業的認同感,以及企業內部的凝聚力,這就需要將企業核心價值觀、企業文化內涵、經營目標納入培訓體系,以宣揚企業文化精神,激發員工愛崗敬業的工作熱情,從而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在培訓過程中,要使員工樹立終生學習的理念。鼓勵個人學習,員工間相互學習,團隊學習,同時可借助互聯網建立知識共享機制,創造從上到下的良好的學習氛圍。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實現高效的人力資源開發。
人力資源部門也要在培訓過程中建立溝通理念,通過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和溝通氛圍,來實現與員工間的溝通,及時幫助員工發現問題,并通過溝通使員工間相互交流,更好的樹立團隊意識。
2.完善培訓項目體系
員工培訓應緊密結合企業的發展戰略,被納入企業整體發展規劃的框架中,既要滿足企業當前的工作需要,又要符合企業的整體發展需求,以一種前瞻性模式,超前為企業儲備所需人才。在一段時間內,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要根據企業的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制定或修正培訓計劃,將培訓計劃與企業發展目標一一對應。
同時培訓方案要根據員工崗位職責以及個體差異,有針對性的制定。以為我所用為目標,有的放矢的進行培訓,以造就企業專業人才,技術人才,為企業生產建設服務。以IBM公司為例,該公司的員工培訓中營銷人員占相當大的比例,也正因為如此,IBM才得以建立龐大復雜的營銷網絡。同時,也要充分了解企業員工的個體差異,每個員工,因其能力的不同導致對企業的貢獻也不相同。人力資源部門應充分發掘員工的個人能力,使其與崗位相匹配,優化組織團隊,以提高企業的效益。
培訓要將多種方式相結合,每種培訓方法都有其自身的優缺點,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要將各種方法靈活運用,以提高培訓質量,達到培訓目的。講授法是培訓過程中最常用到的方法,講者通過言語表達向受訓者傳授知識,理念。它可以同時對多人進行培訓,利于控制學習節奏,但所講授的內容具有強制性,受講者講授水平的影響,學習效果也會有所不同,并且員工之間缺乏交流,不利于理解。所以為了更好的達到學習效果,還要將員工放到實踐中去,讓員工看到并感覺到企業生產運作流程,加強員工之間的討論與溝通,這樣,也會對講授的內容有更好的理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完善的培訓項目體系既要具備適應企業需要的整體性,又要針對不同崗位以及員工的個體差異具備靈活性。這當中需要企業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但就其結果來看,企業從中獲得的利益要遠遠大于先期的投入,企業應當正視培訓帶來的收益。
3.建立有效的激勵制約機制
良好的激勵制約機制可以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鼓勵員工更好的完成培訓內容,以實現培訓的效益。在培訓過程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要對培訓過程中員工的表現及時給予回饋,通過精神,物質手段激勵員工認真接受培訓。同時,可通過崗位競爭,優勝劣汰機制,使員工自主學習,自發的加入培訓,創建良性競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