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研究: 從沃爾瑪案例淺論新勞動法實施中的工會問題
張京宏
2008年元月1日,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將正式實施。新勞動法中多次強調工會組織的作用,在新勞動法第四條、第五條和第六條中,著重強調了工會的作用。那新勞動法實施后,工會問題將如何呢,這里筆者拋磚引玉,與讀者共同探討之。
當前,在快一個多月就實施新勞動法的時候,許多企業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成立了工會。按許多企業的說法,據說是承受一定壓力成立工會的。就連很牛的企業沃爾瑪,在全地球15個國家都拒絕成立工會組織的企業,卻在中國也進行了讓步。
一、 沃爾瑪的工會問題案例
一兩年前沃爾瑪的態度是:不同意成立工會,但會遵照中國法律不阻止員工組織工會。全總負責為外企組建工會的工作人員稱,有些當地工會無法接近沃爾瑪員工,沃爾瑪不允許員工在工作時間和工會官員談話。
沃爾瑪發言人貝絲?凱克曾經說,“我們向員工支付工資,是為了讓員工滿足顧客的需要,我們顯然不會允許員工在工作時間討論政治問題?!毕嚓P工作人員說,“如果沃爾瑪繼續抗拒工會組織,那么它面對的將不僅是全總,而是整個中國?!?/p>
從公司創立之日起,沃爾瑪在美國一直強烈反對設立工會。沃爾瑪已故創始人山姆?沃爾頓認為,工會是一股分裂力量,會使公司喪失競爭力。迄今為止,沃爾瑪在全球各地都基本沒有工會。
而中國對于沃爾瑪舉足輕重。沃爾瑪總裁曾多次表示,中國是惟一一個可復制美國沃爾瑪規模、可重現美國沃爾瑪輝煌的國家。沃爾瑪在中國開設了五六十家商場,擁有員工三四萬人。中國還是沃爾瑪重要的商品供應商。沃爾瑪2005年向中國制造商直接采購了價值180億美元的商品,另外還通過供應商采購了大量中國商品。
沃爾瑪最大的競爭對手——法國零售商家樂福,70%的中國員工加入了工會。而麥當勞、摩托羅拉等外企也建立了工會。
2007年夏天,沃爾瑪又跟著華為,在華為屁股后面望風,向中國政府表示對新勞動法的看法。后來華為被平了,沃爾瑪也就不吭聲了。
二、 非國有企業中工會問題
工會可以設立,可以成立。也可以每人每年交納幾十元進行活動。但問題是,在非國有企業中設立工會,其目的和作用何在呢?先看新工會法的基本情況。
2001年10月27日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并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是在我國順利跨入新世紀,我國政治、經濟和社會狀況都發生了巨大的、深刻的變化,建立和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體制的新形勢下頒布的。新《工會法》適應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的要求,有利于充分發揮工會作為黨和政府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對建立穩定和諧的勞動關系、穩定大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新《工會法》遵照憲法的基本原則,堅持了黨的基本路線、方針和政策,貫徹了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指導思想,體現了工人階級的主人翁的地位和責任感,明確了工會組織在新的歷史時期的任務,具有鮮明的社會主義特色和時代特點。新《工會法》對于調動廣大職工群眾的積極性,發揮工人階級主力軍作用,推動工運事業的發展,促進改革開發,推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新《工會法》規定,"中華全國總工會及其各級工會代表職工的利益,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工會在維護全國人民總體利益的同時,代表和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這些都進一步突出和強調工會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職能,進一步保障了工會組織切實發揮作用,保護、調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
新《工會法》明確規定,工會負有組織和教育職工依法行使民主權利,發揮主人翁作用,維護全國人民總體利益,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發動和組織職工完成生產任務和工作任務,組織職工參加企業事業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提前高職工思想政治素質和文化技術素質等等職責,提高職工思想政治素質和文化技術素質的等等職責。這些規定有助于調動和保護職工群眾的積極性,通過改革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推動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新《工會法》貫穿工會組織參與改革開放的基本精神,規定了工會組織在改革開放中的地位、作用和職責,為工會進一步支持改革,組織和動員職工投身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特別是對工會組織在改革和搞好大中型企業,轉換企業經營機制這一涉及職工具體利益的改革過程中,主動調查研究,反映職工的意見和要求,協助黨和政府開展各面工作,處理、協調好各方面利益關系,確保改革的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新《工會法》以基本法的形式,系統規定了工會的各項權利,包括結社的權利,參政議政的權利,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權利等等,規定了這些權利實現的途徑及形式,使工人階級各項權利的實現有了堅實的基礎和法律保證,使社會主義民主有了更豐富、更充實的內容,使得以《憲法》為核心的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進一
新《工會法》使工會工作在風云變幻的國際工運形勢下,堅持社會主義條件下的工人運動有了正確的方向和保障。新《工會法》的規定,在工會性質上堅持了階級性與群眾性的統一;在工會任務上,突出了維護職能,強調了維護、建設、參與、教育四項職能的統一;在工會活動準則上,堅持了黨的統一領導與工會獨立自主開展工作的統一;在組織原則上,堅持了民主集中制,保證了工人階級和工會組織的團結與統一;在處理工會與政府關系及工會與企事業行政方面關系上,強調根本利益一致,維護全國人民總體利益、維護企事業單位合法利益與維護職工具體利益的統一。新《工會法》體現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工人運動與工會工作的基本特征。
新《工會法》有利于進一步加強工會自身建設,推進工會自身改革,發揮工會組織在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作用。新《工會法》以法律形式確認了工會工作的實踐成果,豐富了工會工作的內容,賦予了工會組織廣泛的權利和重大職責,為工會組織在法制軌道上推動民眩進程,為工會依法行使民主參與權提供了法律依據;為工會依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監督政府和企事業單位行政依法行使職權,遵守和執行勞動法律、法規提從了法律依據;為工會依法獨立自主地開展活動提供了法律保障。
那么,在非國有企業組織中,工會人員必然在員工中產生,他們拿的是老板的工資,有沒有可能替員工講話?如果始終替員工講話,作為企業老板,有沒有權利想辦法將其PK掉?
筆者的觀點是,如果非國有企業中工會成員的工作權利和待遇權力不是控制在國家手中而是控制在老板手中,經濟層面的地位決定了工會成員無法履行《工會法》中規定的權利義務。
三、 解決方案
政府通過權利可以施加壓力,迫使企業成立工會。新勞動法的規定也隱含了企業包括非公有企業在內的企業組織成立工會的前提。但只要雇傭勞動關系不改變,經濟結構不改變,工會組織就是成立,也只能是擺設,企業鳥都不鳥。最好的解決方案筆者建議如下:
第一, 對非國有企業和組織,可以由上一級工會組織代表職工進行勞動仲裁等活動,在企業內部是否工會,意義不大;
第二, 對國有企業,按以前的工會組織的章程繼續;
第三, 各地制定新勞動法實施細則的時候,應當妥善處理工會的問題。
四、 結束語
新勞動法條文中多次采用了“工會或職工代表”的字眼,說明對工會組織的地位和作用進行了強調。但強調不一定就符合中國國情。對八九十年代起家的新一代中國企業主來說,經營不容易,壓力比較大,前一二十年自由習慣了,從本質上反對政府干涉過多。用老百姓的話說,我花錢雇傭人干活,我還當不了家嗎?問題在于,新勞動法確實介入了。面對新勞動法的介入,面對工會等問題,應當處理,恐怕各個老板還需要慎重思考之,在法律的框架下,最終確定一條最合適的路,以促進本企業的發展。
以上幾個方面,是筆者觀點,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