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煙草,誰影響了我們的時代?
古富華
雖然并非人人都是煙民,但是,面對煙草,人類的矛盾卻不堪一擊、異常明顯——
一方面它是被現代文明社會所譴責、批判及嘲諷的對象,另一方面卻是政府巨大稅收的重要來源;而就針對個人而言,煙草對人類肉體所施加戕害的同時,亦創造了吸煙者精神上所感受的愉悅。事實上,煙草除了這種“無形”的精神愉悅,對于社會,早已成了一種不可磨滅的現象文化,且不管其終究“實用”與否,正如中秋佳節的月餅,其不過是個載體而已,這個從第一手轉向第二手、第三手的過程,才最是關鍵。然而,正是這樣的過程折射了中國文化的交相輝映,隨著歲月的流逝,一幕幕曾經影響著我們的那些不同年代不同文化的生活鏡頭,始終猶歷在目,慢慢成為典藏,背后凝聚著無盡的精彩與滄桑……
文化迥異,“禮尚”情結
下面,就以拋開自抽故事,煙草成為生活中曾經影響并正在影響著我們的“交際文化”來說起。
縱然民間曾有個說法“一云二貴三中華”,但如果真正從新中國成立后計起,至今天半個世紀來最能影響國人、最具彰顯中式文化背景的36名煙中,以下四個品牌或許較有代表性:
“云煙”、“中華”、“紅塔”、“雙喜”。
“云煙”,最具地方濃郁風情、彰顯歷史文化色彩的品牌,標榜的是地方特色文化。云煙一句“半個世紀香如故”,足以讓當今三十以上的消費者感性回首,感嘆人生!拋開本身云南人對其熟悉度的情結,曉之動情之處,在國人看來,乃云煙為“彩云之南特色濃郁風情下的真正煙香特產”。云煙不是歷史最悠久的,卻是最聞名的——五十多年前,因為宋慶齡為之振奮的一席話:云南有著發展煙草工業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有富足的優質卷煙原料……使受著巨大鼓舞的紙煙人(昆明卷煙廠前身)勵精圖治,從此就讓“云煙”成為了云南的代表品牌,揚名天下!
自創牌近半個世紀來,“云煙”背后所蘊涵的歷史價值亦是最為珍貴的——回顧云煙每個年代的發展路徑,正好是見證新中國從五十年代至今,國民經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縮影;同時“云煙”因為在當時先后備受了眾多國家領導人的關注,“云煙”一度成為‘貢煙’,這些都使其后來大受追捧起到了一定促進因素。
從五十年代至今的數個十年間(文革期間不算),“云煙”給國人帶出的正是云南特產,成為一個難以購買的搶手貨,饋贈的正是這份珍貴!難怪,“云煙”近年總以濃郁特色風情文化、歷史價值文化作攻略,還舉辦“與云煙的故事”征文等活動……珍貴的回憶,看來,尋找社會共鳴,不愧為上上之作!
“中華”,最具身份地位、彰顯高檔送禮文化的品牌,對于“中華”而言,這句話在過去可謂合適不過了——“買得起的人抽不起,抽得起的人買不起”!雖然咋聽上去,有點夸張之說,但事實上你再有錢,也不可能天天叼著“中華”不放吧?由此彰顯,“中華”自抽的消費群與作禮饋贈的消費群,相比之下,應該后者為多,當然在今天國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的背景下,這個曾經被視為“非一般人能抽到的國煙”亦漸漸平民化。在中國傳統的民俗文化中,“中華”對于昔日的大部分消費群體,或多或少象征著“虛榮”色彩的身份、地位,但這種虛
榮隨著社會的發展,將隨著人民生活水平與文化素養的提升,漸漸散去……
縱然今天市場不斷涌現高端品牌后起之秀,但“中華” 依然數十年如一日,“一哥”地位難于被取代!
“紅塔”,最具活力、彰顯中國‘特區文化色彩’的品牌,標榜的是道家文化,但風靡鼎盛時卻為“國民致富文化”,這個曾經鼎盛十年、登峰造極、創造煙草神話的品牌,估計全國上下、老嫩大小沒人不知,無人不曉!紅塔就象九十年代中國經濟騰飛的“暴富”時代,十年輝煌光景,富甲一方!十年后活力褪色,如今二次創業,仍是關注熱點,但已經勢不如前。如同昔日中國第一特區——深圳,曾飛速發展,但如今失去往日光環,雖仍是關注熱點,可惜如今特區“不特”……
但回顧起來,紅塔這十年亦是目前煙草界至今無人能逾越的奇跡,影響之深遠足以讓“英美、菲莫”等外煙巨頭咋舌。紅塔及其旗下品牌都曾在九十年代成為了百姓爭相送禮的首選,皆因其實在令人為之‘寵愛’,曾經“阿詩瑪”的微笑賽過蒙娜麗莎,讓人現在回想,心也蕩漾;“紅塔山”的盛名在整個九十年代就讓人覺得是個中國最熱門的“山”;“紅梅”的飄香正好與那個年代風靡一極、唱響大江南北的《一剪梅》撞上,不管是緣于巧合還是朦朧中讓人自然聯想,至今恒遠流傳……
“雙喜”,最具典型民俗文化代表,國人最為知名卻并不熟悉的品牌.本身作為自抽煙最佳選擇的“可樂”式大眾名品,雙喜不愧為喜文化的代表品牌!其背后有著濃厚的中國民俗喜慶色彩,喜結良緣尤為突出,似乎這煙早有“民”文注定婚宴必不可少!雖然在中國有四大廠家生產這一牌號,而真正作為主打品牌、在市場起著先驅作用的卻要數廣煙雙喜。為什么說雙喜是國人最為知名卻并不熟悉的品牌?以下用一個故事來回答或許更有說服力。
我的一位大學老師,在剛來廣州時曾向我問到,廣東本地有什么著名的煙?我當時隨口而出:雙喜!雙喜?老師當時以疑慮加驚訝的眼神望著我,數秒后,他繼續追問:就是那個“人人歡喜”?我點了點頭。他卻一拍大腿,激動地站了起來:這個煙我印象太深刻了——人人歡喜,呵呵,卻不知道原來是廣州產的!
印象深刻卻為何不知出自何處?如果說,他并不是煙民,倒也不足為奇。后來其繼續道出了關于接觸雙喜的三個不同時代、不同地點:一是小學時代,其父為人師表時,一位學生家長在春節時贈予父親的禮物;二是國外留學時,參加同學婚宴,行使中式禮儀,席上擺的是國煙,難得欣喜,此品正是“雙喜”;三是“海歸”后,一幫同學相約云游張家界,當時心情振奮、活力充沛,哺一走進張家界公園入口,“一行巨大醒字迎入眼簾——“人人歡喜”,甚是親切……
聽完他的解釋,我當時很是詫異,一個對“雙喜”甚為深刻的消費者,卻不知道它產自何方?若說有可能他會認為其他地區的雙喜,卻一句“人人歡喜”,這個廣煙雙喜的廣告語讓其如此猶新?為此,我們不得不嘆服“雙喜”這個品牌本身彰顯的魅力——估計全國消費者,恐怕都知曉“雙喜”,關鍵的是,雙喜的品牌個性哪個更有代表性,而這位老師道出的“人人歡喜”也正好說明了這一點。這一切就正如每每我們談到煙草之時,第一時間會想到云南,怎么也不會想到廣東,殊不知,云南煙雖聞名,在煙草工業毫無優勢的廣東卻有個風行整整一個世紀的百年品牌——雙喜!雖然,這個事例只是代表個別,不能以片蓋全,而事實上雙喜數十年來成為兩廣等地春節、喜宴等饋贈首選及在歷年來與“中華”一起,成為中煙出口創匯的最大品牌,這些均恰恰對應了這位老師與雙喜的“一、二次邂逅”!
現在看來,雙喜之所以聞名卻不熟悉,跟廣東人的低調、務實確實不沒關系!
后記:在中國曾眾多的數百個煙草品牌中,基本上分布在每個省區,除了這四個所列代表,還有著其他更多深刻的品牌,包括現仍在市場上活躍的一線名牌或近十年間迅猛發展的后起之秀,因筆者所掌握資料及文筆有限,不再一一列舉!它們或多或少曾經影響了我們成長的歷程,勾起了生活中一些難以忘卻的印記……隨著世界煙草的發展趨勢及國家對煙草品牌“做大、做強、做精”的要求,一些作為區域性的地方品牌將漸漸在我們生活中消失,為了忘卻的記憶,為了曾經的“伴侶”,透過這四個品牌,我們在這些影子身上找尋“歲月的蹤跡”!當然,回憶歸回憶,面對未來,還是少抽煙或不抽煙為妙,這樣日后也就用不著再回首感嘆“煙塵”滄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