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藥房藥品差錯發生原因分析及對策
陳旗
【關鍵詞】 急診藥房;,,藥品差錯
摘要:對藥品差錯發生的來源、類型進行了詳細地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以降低藥品差錯的發生率,為急診病人提供一個安全、高效的醫療服務質量。
關鍵詞:急診藥房; 藥品差錯
急診藥房是面對病人的重要窗口之一,服務對象多為急需治療和等待搶救的患者。由于急診的特殊性,因而需要藥劑人員能盡快地、準確無誤地將藥品發給病人、病人家屬或相關人員。急診藥房發生藥品差錯不僅影響到醫院的聲譽,降低了醫療服務質量,更重要的是會延誤對急診病人的治療,甚至可能危及病人的生命[1]。因此,對急診藥房藥品差錯發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找出相應的對策,具有重要的意義。
1 急診藥房藥品差錯發生的來源
急診藥品應用到病人身上主要通過醫生處方、藥師司藥、護士用藥到病人身上三個環節。首先急診科醫生的工作安排流動性,他們定期更換,常常新換到急診科的醫生對急診藥房的備藥情況不了解;各個急診醫生的臨床專科特長不同,對他從事的專科以外的用藥并不都很精通。根據處方管理辦法(試行)衛醫發(2004)269號文要求,藥師司藥時,應“四查十對”,查處方,對科別、姓名、年齡;查藥品,對藥名、規格、數量、標簽;查配伍禁忌,對藥品性狀、用法用量;查用藥合理性,對臨床診斷。但急診藥房司藥的藥劑人員要具備沉著冷靜不受取藥者情緒影響的素質,在短時間內迅速做到對處方的“四查十對”并不是很容易做到的。護士核對注射藥品需要一定的時間,急診司藥人員和急診護士默契配合會使病人減少往返繳費取藥的時間,緩解緊張情緒,護士有更充足的時間核對注射藥品,也可以減少差錯的發生。
2 急診藥房藥品差錯的類型
2.1 書寫性差錯將藥物劑量、劑型、用量、給藥途徑、濃度或給藥次數寫錯,這類差錯主要發生在醫生身上。例如:將止痛針根寧8 mg寫成8 ml,即將兩支用量變成四支,遠遠超過禁用量。又如將輸液用克林霉素0.9 g寫成9 g。
2.2 拉丁名相似造成的差錯藥劑人員對藥物拉丁名不熟、醫生書寫字跡潦草,都會使藥劑人員憑模糊印象發藥而發生差錯[2]。例如:將Virazole(病毒唑)當成Venoruton(維腦路通)、Aramin(阿拉明)當成Atropin(阿托品)、或者將Tinidazole(替硝唑)當成Tapazole(他巴唑)等,這些目前急診藥房最常用的、藥理作用又完全不同的藥物,一旦差錯發生都會給急診病人造成重大危害。
2.3 藥品標簽、外觀包裝、商品名相似造成的差錯由于改革開放商品經濟的發展,藥物新商品如雨后春筍層出不窮[3],更增加了藥劑人員操作的難度,同樣是治療糖尿病的諾和靈系列藥,就有諾和靈N、諾和靈R、諾和靈30R、諾和靈50R等品種的不同。邦迪和麥迪,前者是外用膏貼,后者是口服抗生素。萊美清是加替沙星,萊美是克林霉素,不同類的抗生素。博迅是頭孢哌酮舒巴坦(青霉素過敏者禁用),博樂是克林霉素(青霉素過敏患者適用)。還有二葉達是口服麥白素膠囊,二葉嗪、二葉康、二葉定都是不同類別的抗生素。悅康多治是頭孢曲松、悅康凱欣是頭孢孢吡肟,博士多新是頭孢他啶、博士多他是克林霉素等。
2.4 劑量性差錯現在藥品的豐富也給醫生增加了難題,原來一個藥品多數只一個劑量,現在一個藥品不僅有生產廠家的不同,還有同一個廠家不同劑量的品種區別。抗生素凱韋可含量0.625 g,3支1.875 g,醫生記成了每支0.75 g,3只開成2.25 g。藥劑人員發3支4支都不對。 兒科急診最常用的口服異丙嗪片,小孩多數服用幾分之幾片,但藥房進的有時是12.5 mg,有時是25 mg,若粗心可能會將12.5 mg的服半片發成25 mg的服半片。使兒童的安全得不到保障[4]。
2.5 劑型差錯藥房里常常同一個藥有多種劑型,例如:替硝唑就有片劑、針劑、栓劑的不同,醫生針對不同病人的不同病情選擇不同劑型,婦科用替硝唑栓主要通過局部吸收發揮抗陰道感染作用,若錯發成片劑則顯而易見的違背了醫囑會降低藥物療效。
2.6 分發過期質變藥物的差錯有些藥物超過有效期沒有被及時清除,有些藥物外界環境的變化,溫度濕度不宜,或儲存不當,導致藥物性狀發生改變,這些情況藥劑人員若不仔細觀察,匆忙中有可能將它錯發給病人,造成不良后果。
3 防止急診藥房藥品差錯的對策
3.1 堅持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作為急診藥房工作的藥劑人員,要認識到發生差錯的危害性,提高崗位責任心,培養自身認真細致的工作作風。
3.2 建立適合于本院實際工作條件、可執行的完善的制度和規范服務條例這是防止藥品差錯的根本有效措施。藥房應該嚴格按照衛生部頒布的操作規范條例,對急診藥房實行現代化管理。通過計算機的應用可以將藥房備藥情況發藥情況進行適時跟蹤,盡早發現問題及時采取補救措施,才能將差錯的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3.3 加強醫藥學知識的學習藥劑人員應經常參與繼續職業教育,提高對藥物治療原理的理解[5],不斷掌握新藥的藥性,以適應藥學行業的迅速變化節奏。
3.4 培養和提高藥劑人員良好的職業行為習慣堅持做到司藥過程中的“四查十對”:查處方,對科別、姓名、年齡;查藥品,對藥名、規格、數量、標簽;查配伍禁忌,對藥品性狀、用法用量;查用藥合理性,對臨床診斷。發出藥品時應按藥品說明書或醫囑向患者及其家屬進行相應的用藥交代與指導,包括每種藥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項等。
4 小結
急診藥品應用到病人身上需經過醫生處方、藥師司藥、護士用藥三個環節。其中,藥師司藥是減少藥品差錯的關鍵。作為急診藥房工作的藥劑人員,在不斷學習醫藥學知識的同時,更應該加強責任心,堅持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嚴格執行規章制度,才能降低藥品差錯的發生率,為急診病人提供安全、高效的醫療服務。
參考文獻:
[1] 鐘志群,蘇維輝.對藥物引起過敏性休克的綜合分析[J].廣東藥學,2004,14(2):48.
[2] 魏麗云. 淺談新版處方書寫規范[J].江蘇藥學與臨床研究,2004,12(7):66.
[3] 俞觀文.今明兩年我國醫藥工業形勢分析[J].上海醫藥,2004,25(7):298.
[4] 谷 容.小兒用藥安全問題探討[J].兒科藥學雜志,2004,10(5):33.
[5] 周 萍.新時期醫院門診藥房工作的改革與實踐[J].兒科藥學雜志,2004,10(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