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摸女人的胸视频,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黄色视频性爱免费看,黄瓜视频在线观看,国产小视频国产精品,成人福利国产一区二区,国产高清精品自拍91亚洲,国产91一区二区

加急見刊

骨傷科混合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藥分析

丁繼光 李勇軍

1 材料與方法

1.1 標本來源

2004年8月~2006年8月,我院骨傷科臨床送檢標本3659份,其中開放性骨傷感染2397例,術后感染289例,慢性骨髓炎642例,其他感染331例。

1.2 細菌的分離培養

將臨床送檢標本接種于血瓊脂平板和中國藍平板,經35 ℃恒溫箱培養18~24 h,根據菌落形態、革蘭染色結果依據《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規范的方法[1],初步判定是否混合感染,并將細菌鑒定到種。

1.3 混合生長細菌的藥敏試驗

采用Kirby-Bauer瓊脂擴散法,分別挑取劃線上生長并分純后的菌落4~5個制成兩管菌懸液,用拭子蘸取菌液,按規范涂布于不同的Mueller-Hinton藥敏瓊脂平板,貼上選擇的藥物紙片35 ℃ 18~24 h培養,量取抑菌環直徑,按標準判定敏感和耐藥。

2 結果

2.1 細菌分離培養結果

3659例臨床送檢標本,經有氧條件下培養,陽性標本2036例,總陽性率為57%,其中1805例為單一菌種感染,231例為兩種細菌混合感染,占培養陽性標本的11.3%。231例混合感染病種分布,見表1。混合感染菌種組合構成,見表2。表1 231例混合感染病種分布(略)表2 混合感染菌株組合構成比(略)

2.2 藥物敏感試驗結果

對14種抗生素的耐藥結果,見表3。表3 混合感染組合菌株與單一感染菌株耐藥情況(略)

3 討論

從表1所見,骨傷科混合感染主要分布在開放性骨折和慢性骨髓炎,分別占混合感染的56.7%、26.8%。由于開放性骨折患者損傷重、病程長、體質差、傷口污染嚴重,是多種條件致病菌感染的有利因素,特別是粉碎性開放骨折,術前搬動,骨折易發生移位,創口外露,還由于手術時間長,術后創面積血或清創不徹底,壞死組織存留,給細菌生存繁殖創造了良好條件,增加了再次污染和混合感染的機會,文獻認為大多數開放性骨折感染是醫院獲得性感染[2],慢性骨髓炎大部分是由于開放性骨折外傷感染得不到有效治療.

繼發感染所致,統計資料說明在混合感染中占有較高比例。從表2看出,G-桿菌與G+球菌混合感染117例,占50.6%;G-桿菌混合感染85例,占36.8%;G+球菌混合感染23例,占10.0%;G-桿菌+念珠菌混合感染6例,占2.6%?;旌细腥疽訥-桿菌與G+球菌為主,其中銅綠假單胞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占16.0%,G-桿菌混合感染中銅綠假單胞菌+普通變形桿菌占10.4%,G+球菌混合感染中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占10%,可見條件致病菌參與混合感染較為普遍。

從表3可以看出,混合感染組合菌株對14種常用抗生素表現出較強的耐藥性,耐藥率<50%的抗生素只有5種,耐藥率50%以上的抗生素達9種,超過70%的抗生素6種。與隨機抽樣統計的同期單一菌種感染菌株耐藥率比較,混合感染組合菌株的耐藥率明顯升高,有11種抗生素耐藥率較單一菌株高10%以上,其中頭孢噻肟、妥布霉素、米諾環素、苯唑西林耐藥率高20%以上。阿米卡星、頭孢曲松耐藥率高30%以上,結果說明混合感染菌組合株對常用抗生素普遍存在多重耐藥和不對稱藥現象。

綜上所述,開放性骨折、慢性骨髓炎易發生混合感染,混合感染菌株的耐藥性明顯高于單一菌株,而且多重耐藥和不對稱耐藥現象較為嚴重,而細菌耐藥性的增加與使用抗菌藥物的量、頻率是有直接關系的[3,4]??股氐倪x擇和個體化用藥非常重要,臨床應根據藥敏報告,首先選擇對兩種細菌均敏感的單一抗生素進行治療,除細菌與真菌混合感染應同時選擇抗真菌藥物聯合用藥外,一般的混合感染應盡可能減少聯合用藥,防止抗生素的濫用。

[參考文獻]

1 葉應嫵,王毓三.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江蘇:東南大學出版社,1997,449-451.

2 賀良,翟桂華,王滿宜.抗生素在開放性骨折治療中的預防性應用.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1998,1:56.

3 韋莉萍,靳士美,李春艷,等.金黃色葡萄球菌醫院感染危險因素的研究.中華醫院感染雜志,2002,3:175-176.

4 張興華,孟慶慧.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對消毒劑的抗性研究進展.中華醫院感染雜志,2003,7:699-700.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