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全蝎止痛散的藥效學實驗研究
朱寅圣
【關鍵詞】 蜈蚣全蝎止痛散;,,,抗炎;,,,止痛
摘要:目的揭示蜈蚣全蝎止痛散具有鎮痛抗炎的藥理作用。方法采用冰醋酸扭體法研究其鎮痛作用,與陽性對照組消炎痛的鎮痛率進行比較,確認其鎮痛效能;采用二甲苯、巴豆油致小鼠耳殼炎癥的方法、小鼠棉球肉芽腫的方法研究其抗炎作用。結果蜈蚣全蝎止痛散對冰醋酸小鼠扭體反應有明顯的鎮痛作用。蜈蚣全蝎止痛散對小鼠棉球肉芽腫增生有明顯抑制作用,對免疫器官腎上腺、胸腺、脾臟無顯著影響。結論蜈蚣全蝎止痛散對化學刺激引起的疼痛有明顯的鎮痛作用和抑制急、慢性炎癥的作用。
關鍵詞:蜈蚣全蝎止痛散; 抗炎; 止痛
蜈蚣全蝎止痛散為作者經二十多年來臨床治療坐骨神經痛的驗方,由蜈蚣、全蝎、烏蛇、天麻4味中藥組成,該方藥具有療程短,療效高,且無毒副作用的特點。現代藥效學研究表明組方各自藥品具有鎮痛作用,但作為方劑的藥效學研究目前尚未見報道,為此對它進行了抗炎、止痛的現代藥效學實驗。
1 器材
1.1 蜈蚣全蝎止痛散的制備處方來源:自擬。制劑:凈蜈蚣(去頭足,烘干至黑褐色)、明天麻(烘干)、淡全蝎(用清水漂去鹽)、酒蛇(用黃酒炙)各等分。按處方將上述藥炮制,稱量,粉碎,過80~100目篩,混勻,備用。
1.2 藥品及試劑蜈蚣全蝎止痛散,自制;二甲苯,沈陽制藥一廠;消炎痛,沈陽制藥一廠,批號860405;1%冰醋酸,長春市化學試劑廠;巴豆油合劑,自制,含巴豆油20 ml/L。
1.3 動物取健康昆明小鼠,體重(20±2) g,雌雄兼用,全價顆粒飼料,由延邊大學醫學部實驗動物科提供。
2 方法
2.1 鎮痛作用取健康小鼠48只,體重(20±2) g,雌雄各半,隨機分4組。正常對照組:12只,灌胃1次/d,等體積生理鹽水70 mg/kg,正常飲食。給藥組:大劑量組小鼠12只,灌胃1次/d,蜈蚣全蝎止痛散70 mg/kg,正常飲食;小劑量組小鼠12只,灌胃1次/d,蜈蚣全蝎止痛散35 mg/kg,正常飲食。陽性對照組小鼠12只,灌胃1次/d,消炎痛20 mg/kg,正常飲食。各組灌胃給藥2 d,末次給藥1 h后,腹腔注射1%冰醋酸0.1 ml/10 g,觀察給藥15 min內小鼠扭體次數,計算鎮痛率[1~4]。數據以±s表示,各組間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鎮痛率=對照組扭體次數-給藥組扭體次數 對照組扭體次數×100%結果見表1。從表1中可以看出蜈蚣全蝎止痛散對冰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疼痛有明顯的鎮痛作用(P<0.001),與對照組比較,蜈蚣全蝎止痛散70 mg/kg和35 mg/kg的鎮痛率分別為93.9%和91.6%;陽性對照組消炎痛的鎮痛率為91.0%。此實驗結果表明,蜈蚣全蝎止痛散的鎮痛效果與消炎痛相似(P<0.05)。
表1 蜈蚣全蝎止痛散對冰醋酸引起小鼠扭體反映的影響(略)
與對照組比較,***P<0.001;n=12
2.2 對二甲苯致小鼠耳殼炎癥的影響動物選擇與分組方法及給藥劑量同2.1項。各組灌胃1次/d,給藥3 d,末次給藥后1 h,將二甲苯0.05 ml涂于小鼠右耳前后兩面致炎,左耳做對照。致炎1 h后,拉斷頸椎,處死小鼠,剪下耳殼,用直徑8 mm打孔器取下左右耳片,以左右耳重之差為指標,計算各組腫脹率,求出腫脹抑制率,并進行組間比較[1~4]。數據以±s表示,各組間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腫脹率=正常組耳殼重量-給藥組耳殼重量 正常組耳殼重量×100%腫脹抑制率=對照組腫脹率-給藥組腫脹率 對照組腫脹率×100%結果見表2。實驗結果表明,蜈蚣全蝎止痛散對二甲苯致小鼠耳殼腫脹有明顯的抑制作用,與對照組比較,差異非常顯著(P<0.01)。從表2可以看出,蜈蚣全蝎止痛散70 mg/kg組耳殼炎癥抑制率為31.1%;35 mg/kg組耳殼炎癥抑制率為30.5%,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非常顯著(P<0.01);與陽性對照組(抑制率為44.5%)相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
2.3 對巴豆油致小鼠耳殼炎癥的影響動物選擇與分組方法及給藥劑量同2.1項。灌胃給藥連續3 d。末次給藥后1 h,將巴豆油合劑涂于小鼠右耳前后兩面致炎,左耳做對照。致炎4 h后處死小鼠,以直徑8 mm打孔器取下左右耳片,以其左右樣本重量差為腫脹指標,計算各組腫脹率和腫脹抑制率[1~4](計算公式同2.2項)。數據以±s表示,各組間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結果見表3。表3結果表明,蜈蚣全蝎止痛散對巴豆油致小鼠耳殼炎癥有明顯的抑制作用,與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P<0.01)。蜈蚣全蝎止痛散70 mg/kg組耳殼炎癥抑制率為32.8%;35 mg/kg組耳殼炎癥抑制率為34.5%,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非常顯著(P<0.01);與陽性對照組(耳殼炎癥抑制率為61.7%)相比,有顯著性差異(P<0.01),即作用弱于陽性對照組。
2.4 對小鼠棉球肉芽腫的影響動物選擇與分組方法及給藥劑量同2.1項。先將20 mg滅菌球(紫外線消毒1 h),植入小鼠兩側背部皮下。各組手術第2天開始灌胃給藥,1次/d,共給7 d。第8天脫頸處死小鼠,剝離肉芽腫稱濕重,60℃烘干箱內干燥8 h,再稱重,同時剝離腎上腺、胸腺、脾臟,稱濕重。濕重干重均以mg/10 g計算,進行組間比較[1~4]。數據以±s表示,各組間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結果見表4。
表2 蜈蚣全蝎止痛散對二甲苯致小鼠耳殼炎癥的影響(略)
與對照組比較,**P<0.01,***P<0.001;n=12
表3 蜈蚣全蝎止痛散對巴豆油致小鼠耳殼炎癥的影響(略)
與對照組比較,**P<0.01,***P<0.01;與消炎痛組比較,##P<0.01;n=12
表4 蜈蚣全蝎止痛散對小鼠棉球肉芽腫的影響(略)
與對照組比較,*P<0.05,**P<0.01,***P<0.001;括弧內數字代表抑制率(%);n=12 由表4可見,大劑量蜈蚣全蝎止痛散70 mg/kg組對小鼠棉球肉芽腫增生有明顯抑制作用,大劑量蜈蚣全蝎止痛散70 mg/kg組對肉芽腫濕重、干重均有明顯抑制作用,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或P<0.01)。與對照組相比,對濕重及干重的抑制率分別為19.7%(P<0.01)和34.6%(P<0.01),陽性對照組消炎痛抑制率分別為26.2%和41.3%。此結果表明,蜈蚣全蝎止痛散對小鼠棉球肉芽腫增生的抑制作用與消炎痛相似,但其對免疫器官腎上腺、胸腺、脾臟無顯著影響。
3 討論
3.1 治法探討疼痛屬中醫的“痹癥范疇”,臨床上以筋骨肌肉酸痛、重著,皮膚麻木,肢體屈伸不利,苦痛難行為證候特點。認為風寒濕三氣雜合侵入肌膚、留住經絡,經氣運行不暢,氣血痹阻,血停為淤,濕停為痰,痰淤互結,閉塞不通所引起。治宜祛風除濕,溫經散寒,滌痰通絡,開痹止痛之法。蜈蚣全蝎止痛散根據以上病機及體征而設。
3.2 方藥分析蜈蚣全蝎止痛散乃作者經二十年來臨床治療坐骨神經痛的驗方,該方藥具有療程短,療效高,且無毒副作用的特點,為此對它進行了抗炎、止痛的現代藥效學試驗。蜈蚣全蝎止痛散中的蜈蚣辛溫,息風止痙,通絡止痛,走竄之力最速,內而臟腑,外而經絡,氣血凝聚之外皆能開之,用于“痹痛甚效”;天麻甘辛,入膀胱經,“主諸風痹濕。利腰膝。強筋力。消風化痰,治肢節煩痛、筋骨疼痛,皮膚不仁,治冷氣頑痹,通血淤補肝,體重降下,味薄通利,逐內避之痰,祛風勝濕,溫通血脈,治風寒濕痹癥”;全蝎,“穿筋透骨,逐濕祛風”,息風止痙,通絡止痛的要藥;烏蛇,祛風濕,通經絡,“治肌膚不仁,頑痹諸風”亦用酒制增強驅風通絡,溫經散寒,行血的作用。以上四藥合而用之,互為君臣佐使,相輔相成,祛風除濕滌痰,溫經散寒,行血通絡止痛,數法俱全,組方嚴謹,其理頗深。經絡得通,氣血流暢,開結痰郁,筋骨流利,屈伸自如,疼痛立止,達到臨床神奇的效果。
3.3 實驗分析蜈蚣全蝎止痛散對冰醋酸引起的小鼠扭體反應有明顯的鎮痛作用(P<0.01),與對照組比較,蜈蚣全蝎止痛散70 mg/kg和35 mg/kg的鎮痛率分別為93.9%和91.6%;陽性對照組消炎痛的鎮痛率為91.0%。經比較鎮痛效果與消炎痛相似(P<0.05)。蜈蚣全蝎止痛散70 mg/kg對小鼠棉球肉芽腫增生有明顯抑制作用,與對照組相比,對濕重及干重的抑制率分別為19.7%(P<0.01)和34.6%(P<0.01),陽性對照組消炎痛抑制率分別為26.2%和41.3%。經比較,蜈蚣全蝎止痛散對小鼠棉球肉芽腫增生的抑制作用與消炎痛相似,對免疫器官腎上腺、胸腺、脾臟無顯著影響。上述結果表明,蜈蚣全蝎止痛散對化學刺激引起的疼痛有明顯的鎮痛作用和抑制急、慢性炎癥的作用,作用效果與消炎痛基本相似或略高。
[1] 陳 奇.中藥藥理實驗,第1版[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8:121.
[2] 李儀奎.中藥藥理實驗方法學,第1版[M ].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299.
[3] 朱秀媛,徐桂芳,張祖濟,等.麝香的藥理研究[J].藥學學報,1979,14(11):685.
[4] Lin ZG.inflammatory and analgesicactions of Zhi Tong San[J]. Chin pharmacol Toxicol Anti,1987,1: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