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心理護理在住院患兒中的應用
王倩
【摘要】與成人比較,小兒各方面均不成熟,所以對住院的小兒患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主要就小兒住院患者心理問題進行分析探討,并針對問題提出了護理措施。
【關鍵詞】小兒住院心理護理
隨著系統(tǒng)化整體護理工作的開展,心理護理工作滲透到護理工作的各個方面,其作用也愈顯重要。兒科護士不僅要有一般護理工作的經(jīng)驗,還須具有專業(yè)的知識和特殊的技巧才能,根據(jù)小兒特點實施適合患兒身心的整體護理,且要根據(jù)年齡階段、小兒心理發(fā)展的特點和患病或住院小兒不同心理反應,給予適當護理,以減輕疾病帶來的痛苦,消除或削弱在精神或情緒上的不安。我兒科每年收治三百余名小兒住院患者,其間我們根據(jù)患兒條件不同,實施相應的心理護理,解決了患兒的心理上各種障礙,使之能愉快接受診治,對患兒的身心康復起了重要作用,效果良好。現(xiàn)總結介紹如下:
1害怕心理護理
兒童活潑好動,天真爛漫,并且現(xiàn)在的孩子多為獨生子女,嬌氣,任性,知識面也逐漸加寬,知道的多就想得多,心理活動比較復雜,一旦生病,首先想到的就是打針、吃藥,不能動。所以產(chǎn)生的害怕情緒最為主要。針對這種情緒的護理,需要從住院開始,責任護士接待住院患兒時要熱情大方,語言耐心溫和,使小兒感到新切、溫暖,快速完成必要的檢查不使小兒感到緊張。另外,向父母了解患兒的性格特點、愛好、家庭生活方式等等,對患兒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數(shù),并且在入院后向患兒介紹自己,與其談些感興趣的話題,消除陌生感,在情感上與患兒溝通,消除恐懼害怕心理[1]。
2疼痛心理護理[2]
患兒對疼痛有比成年人更強烈的恐懼感,因此每逢檢查、治療、護理時,都會引起強烈的反應。不僅會使以后的治療更加困難,甚至與醫(yī)護人員產(chǎn)生敵對心理,影響病兒的疾病轉歸和心理健康。所以對一切能引起疼痛的治療護理工作注意動作準確、輕柔,盡量避免給病兒造成痛苦,如檢查時注意保護肢體,注射時注意技術操作等。對年齡較大的患兒,多給與鼓勵贊美的話語,以取得患兒配合。
3新環(huán)境適應心理護理
患兒因病住院,離開了原來熟悉的環(huán)境,而轉入了一個陌生好奇又害怕的環(huán)境,一時難以適應,特別是以前有過病打過針的患兒,更是哭鬧不安,在心理上會有一個長短不定的適應過程。因此,應根據(jù)患兒的不同心態(tài)變化進行心理護理,幫助患兒盡快適應病房環(huán)境。責任護士應向家長及患兒介紹自己的職責,經(jīng)常巡視病房,跟患兒談心,做游戲,讓患兒喜歡你,視你為他自己的大朋友。介紹同病房的小朋友認識,大家一起唱歌、看圖書等等。而且現(xiàn)在的病房都有電視、空調(diào)、暖氣,有了電視,有了伙伴,夏天熱不著,冬天冷不著,又有媽媽陪著,護士阿姨又和藹可親,對于這樣一個環(huán)境說,患兒會感到像家一樣,很快就會適應,我們應用此方法,患兒家長都比較滿意。 4拒藥心理護理
生病就要打針吃藥,吃藥對于患兒來說還算小事,但是打針就不行了,提起,就如談虎色變,這是患兒的通病。但患兒也有自己的自尊心、虛榮心、好強心,這就要求我們掌握患兒的心理特點,投其所好,采用誘導鼓勵的方法,激發(fā)患兒的勇氣,提高忍耐力,對主動配合治療的患兒給予表揚,使他們在心理上得到滿足,也可讓同樣治療的患兒進行比賽,對其勇敢者給予表揚獎勵等刺激,樹一名勇敢者榜樣讓同病室的患兒向其學習等方法,使他們配合治療。
5孤獨依賴心理護理
人人都有依賴性,尤其在生病以后,這種心理表現(xiàn)得更為突出,在患兒身上也更為顯著。在家中人人都疼愛,生病后,這種隨意的環(huán)境一改變,就會顯得孤獨無助,自己躺在床上,沒有小朋友玩而顯得寂寞無聊,而依賴心理馬上顯得突出。針對這種心理狀態(tài),責任護士應積極行動,調(diào)動患兒的好奇心,講些好聽的故事,經(jīng)常去陪陪患兒,并且讓患兒積極發(fā)言,講一講所知道的一切,做一名忠實的聽眾,對患兒應有一顆童心和愛心,讓患兒喜歡你,這樣,孤獨依賴的心理就會減輕,積極配合治療。
護士在護理過程中通過自己的行為、語言、態(tài)度、表情和姿勢等,以改變患兒的心理狀態(tài)和行為,使之有利疾病的轉歸和病情發(fā)展,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工作,良好的心理護理有利于調(diào)動患兒的主觀能動性,使患兒處于最佳心理狀態(tài)。加強心理護理措施,可以避免對患兒的不良刺激,使患兒積極接受治療、護理,糾正某些不良情緒.改變患兒的不良行為,使他們健康成長。
參 考 文 獻
[1]王偉紅,趙春玲.心理護理在小兒骨科中的應用[J].河南外科學雜志,2002.4(8):97-98.
[2]李云.小兒骨科住院病人的觀察護理[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02.11: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