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科宮腔鏡檢查及手術護理配合研討
郎秀霞
【摘要】宮腔鏡手術是診治宮腔內病變的理想方法,對有育嬰愿望的婦女是理想的術式。現對宮腔鏡手術的護理要點及臨床護理經驗進行總結。
【關鍵詞】宮腔鏡檢查;宮腔鏡手術;護理配合
宮腔鏡是一門新技術,屬于侵襲性操作[1],操作時患者有一定痛苦,有可能引起宮腔感染、損傷出血、宮頸裂傷、子宮穿孔等并發癥。我院2007年12月一2010年7月共實施宮腔鏡手術562例,檢查前后給予適當的護理干預,取得了明顯成效,現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研究對象為2007年12月-2010年7月,在我院婦科接受宮腔鏡手術的562例患者,年齡22~71歲,平均年齡(37~2.5)歲;其中子宮內膜切除術86例,粘膜下子宮瘤切除術123例,子宮內膜息肉切除術144例,宮頸贅物病變切除術115例,子宮縱隔切除術32例,宮腔粘連切除術12例,其他手術47例;手術時間中最短的5min,最長84min;住院天數0-5d。
1.2結果:所有患者均一次完成宮腔鏡手術,成功率達到100%,平均手術時間(23~5.8)min,無水中毒、感染及大出血等并發癥。隨訪3個月~1年,療效滿意。
2護理
2.1術前護理
2.1.1術前探視:門診手術室護士于術前1d訪視患者,了解患者的一般情況,向患者介紹術前注意事項,講解手術過程,使患者認識到此種手術的先進性,取得患者的信任和合作,減少其對手術的恐懼心理。
2.1.2術前準備:術前對患者進行細致檢查,包括全身情況、婦科盆腔情況及各種常規化驗檢查,排除宮腔鏡手術禁忌證患者。術前3d始每日給予威力碘粘膜消毒液陰道沖洗1次,除特殊情況,一般以月經干凈后5d為宜,此時子宮內膜為增生早期,宮腔內如果存在病變容易暴露,具有最佳觀察治療效果。不規則陰道出血的患者在止血后,任何時間均可檢查治療。術前1d只提供流質飲食,術前12h在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200ug,術前6h禁飲食。
2.1.3心理調適:由于部分患者對宮腔鏡手術不了解,存在著畏懼心理,護理人員在手術之前詳細說明手術過程、時間、麻醉方法等,給病人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勵。在術前護理中,應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了解其對于手術焦慮、恐懼的原因,并根據不同原因給予針對性的疏導與治療,幫助病人增強心理應對能力,使其進入積極的術前心理狀態。同時,加強與患者家屬的溝通交流,配合做好患者心理調適。
2.2術中護理
2.2.1正確調試各項手術設備:手術之前的準備工作必不可少,護理人員應提前做好準備工作。術前首要的是要做好常規會陰部手術消毒工作,護理人員應在手術室工作人員的指導下,調節好所有手術設備。其次是要連接冷光源光導纖維,根據需要連接高頻電刀連線,再連接套有保護套的宮腔鏡鏡子,按順序打開儀器的開關,調節好膨宮儀所需的壓力并設定最高壓力值,調節好電凝電極所需功率值,一切檢查齊全并準備好后等待手術醫生上臺操作。
2.2.2加強患者生命體征監測:宮腔鏡手術時間一般較短,但由于手術中需要擴宮頸管及切割子宮內膜或宮腔腫物,患者會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因此手術之前應當對患者實施麻醉,手術中用無創多功能監護儀,監測患者在整個麻 醉與手術過程中的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呼氣末CO2值,觀察患者的癥狀,有無胸悶、煩躁、嗜睡、顏面浮腫等異常情況,一旦發現,應當立即報告醫生,配合處理。
2.2.3心腦綜合征癥狀觀察及護理:檢查過程中由于擴張宮頸和膨脹宮腔引起的迷走神經興奮,表現出與人工流產術時相同的心腦綜合征癥狀,如惡心、嘔吐、面色蒼白、大汗淋漓、頭暈或心率減慢,此時應立即報告醫生停止檢查,休息后多能自行緩解,必要時給予吸氧及皮下注射阿托品。 2.2.4子宮出血:子宮出血是宮腔鏡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發生率在0.2~1.0%,出血嚴重即停止操作,采取相應措施縮宮對癥補液處理。
2.2.5子宮穿孔:子宮穿孔是宮腔鏡最嚴重的并發癥之一,發生率為0.5~5%。硬管型宮腔鏡外鞘較粗,遇到子宮極度前屈、后屈位的病人及宮腔粘連的病人,在視野局限非直視的條件下,若操作不熟練、用力過猛,可致子宮穿孔。只要術前認真行婦科檢查,仔細探查宮腔,多數可以避免。病人主要表現煩躁不安、多汗、血壓下降、腹痛加劇,臉色蒼白等。如出現腹痛時,應嚴密觀察腹痛的性質、程度、范圍,此時應立即停止操作,降低膨宮液壓力。密切觀察陰道出血情況,遵醫囑迅速靜脈滴注縮宮素20U,地塞米松10mg。進入腹腔的液體經后穹窿抽出,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2.3術后護理
2.3.1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宮腔鏡檢查結束后,每隔1h觀察1次血壓、脈搏、呼吸指標并記錄下來;6h后待體征平穩,改為4h觀察1次。術后3d內每日測體溫、脈搏、呼吸4次,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及患者有無腹痛、腹腔內出血征象及陰道流血情況,若陰道出血較多可遵醫囑給予宮縮劑、止血藥對癥處理。在這一過程中,應警惕人流綜合征的發生。
2.3.2加強生活護理:術后6h內可指導患者在床上適當翻身活動,6~8h后可下床活動,并逐漸增加活動量。術后當日禁飲食,給予靜脈輸液,次日可以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營養豐富的流食,應注意減少刺激性食物的攝人。
2.3.3加強日常護理:應當做好患者的日常護理工作,清洗陰道的頻率保持為1次/d,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先用肥皂棉球及清水清洗外陰,再用0.2%碘伏溶液清潔陰道。
2.3.4注意患者的生理疼痛:術后病人可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護理人員應充分理解病人, 耐心說明具體情況,可以變換方式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同時保持環境安靜,若疼痛難忍不能緩解可給予鎮痛劑,并觀察用藥后的止痛效果。
2.4出院指導:出院時應當提醒患者手術可能引發的并發癥,術后患者可有少量陰道流血并持續3~5d,若出血超過1周或出血量大于平時月經量、腹痛加劇等,應及時復診,1個月后來院復查;平時要保持外陰清潔, 4周內禁止性生活、盆浴,保持會陰部清潔干燥,并囑咐患者注意休息及飲食,適量活動。
3討論
宮腔鏡手術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恢復快和不影響卵巢內分泌功能等優點,已被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宮腔內良性疾病。需要注意的是,宮腔鏡手術設備屬于貴重精密器械,正確使用和保養宮腔鏡的設備和器械對延長其有效使用時間至關重要[2]。護理人員在手術前后應當愛惜使用。同時應當有專人管理、定期檢查。所有儀器、器械取放、裝卸、清洗應動作輕穩。手術護理人員應當嚴格按照醫生囑托開展護理。要在實踐中總結宮腔鏡手術及護理的難點、重點,在術前、術中和術后與醫師密切配合,以保障手術的順利進行和患者的迅速康復;要具備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以對患者負責任的態度做好各項護理工作,術前應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穩定患者情緒,以保證手術的正常進行。 護理人員應熟悉手術步驟,充分了解各器械、儀器的性能和用途,熟練配合醫生手術,隨時添加術中所需用物;術中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及查對制度,嚴密觀察生命體征。術后不能忽略護理的重要性,以確保患者盡早康復。
[1]夏恩蘭.宮腔鏡技術的臨床應用進展[J].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志(電子版), 2007,3(1):3-5
[2]葉紅,段華,曲靜等. 宮腔鏡電切術在診斷與治療宮頸疾病中的應用[J].現代婦產科進展,2007,16(5):394-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