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皮穿刺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老年性骨質疏松胸腰椎骨折的護理
周敏萍
【摘要】 目的 總結應用Sky(骨膨脹系統經皮穿刺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老年性骨質疏松胸腰椎壓縮性骨折的護理特點和注意事項。方法 230例老年性骨質疏松癥胸腰椎壓縮性骨折患者共262個椎體在C型臂X線機透視下行Sky手術。術前均進行心理疏導及手術體位耐受能力評估,術后監測生命體征,觀察術部炎癥反應,指導進行康復訓練。結果 230例均順利完成手術,VAS疼痛評分由術前的平均(7.2±1.5)分降至術后的(1.5±0.4)分,椎體前后壁比值由術前的(57.4±4.3)%恢復到術后的(81.0±3.5)%,后凸Cobb角由術前的(21.8±5.3)°矯正至術后的(9.2±4.8)°,手術前后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無出現骨水泥滲漏、肺栓塞、穿刺部位感染等并發癥。結論 術前、術后實施有效的護理措施是使Sky老年患者安全、順利地接受手術及早日康復的有效手段。
【關鍵詞】 椎體后凸成形術;骨質疏松;胸腰椎壓縮性骨折;護理
老年性骨質疏松性脊柱壓縮性骨折大都表現出嚴重的腰背部疼痛,采用傳統的非手術治療很難有效緩解疼痛,并且容易因長期臥床而導致褥瘡、肺炎等并發癥。近年來出現了經皮椎體成形術和椎體后凸成形術等新的微創治療技術;但傳統椎體成形術會引起骨水泥滲漏導致脊髓和神經根損傷[1],同時骨折的高度難以有效恢復,球囊擴張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存在著球囊破裂骨水泥滲漏和擴張定向較差導致椎體高度難以有效恢復的缺點[2],明顯影響治療效果。2004年9月至2008年12月,我院采用以色列研制的Sky骨膨脹系統行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脊柱壓縮性骨折230例共262個椎體,術前、術后實施有效的護理措施,效果滿意,無發生相關并發癥,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共230例262個椎體,男98例108個椎體,女132例154個椎體,年齡53~98歲,平均(75.5±12.6)歲。其中胸椎102個,腰椎160個;雙椎體注射者32例,單椎體注射者198例。均為單側注射。術前合并有高血壓、糖尿病、肺炎、前列腺良性肥大等各種全身性疾病者60例,占26.1%。所有患者術前均有明顯的腰背部疼痛,無下肢放射痛等神經根受壓癥狀,經規則藥物、物理治療等均無明顯改善,術前VAS疼痛評分為平均(7.2±1.5)分,X線攝片證實胸腰椎壓縮性骨折,MRI、雙能X線吸收法(DEXA)測定等確診老年性骨質疏松癥。 1.2 手術方法 230例患者均采用俯臥位,腹部懸空。C型臂X線機透視下根據椎弓根的位置確定皮膚進針點,并標記。于標記處用1%利多卡因局麻浸潤至骨膜,于一側椎弓根影的外上緣約2mm由后上向前下穿刺,于椎弓根后外側進入椎體約2 mm,插入克氏針,距離椎體前壁3 mm即停止,取出針管,將擴張器和手術套管一起經克氏針分離組織,建立手術通道。然后取出擴張器,經手術套管和克氏針,將空心鉆頭鐘擺式旋入椎體內,取出鉆頭和克氏針。確定椎體通道的長度滿足Sky成形器膨脹后的長度要求(至少20 mm)。已裝在安裝手柄上的Sky成形器置入椎體通道內。旋轉安裝手柄的把手逐段膨脹Sky成形器,直至完全膨脹,膨脹完成后,逆時針方向旋轉安裝手柄的把手,回縮、拉直并取出成形器。將預先調配好的顯影骨水泥注入骨水泥推桿中備用,在持續透視監控下緩慢將處于牙膏狀的骨水泥注入椎體空腔內,直至椎體后壁2mm即停止注射。待骨水泥凝固后,拔出套管,觀察10min,如生命體征平穩則結束手術。術中應協助患者保持體位穩定,監測生命體征,觀察患者雙下肢感覺、運動有無異常變化,并隨時呼喚患者,向醫生反饋患者的感受。術后次日允許患者下地行走,指導腰背肌鍛煉。 1.3 治療效果 230例均順利完成手術,平均手術時間約為(40±12)min,平均每個椎體注入骨水泥(3.3±0.8)mL,術中未發現骨水泥向椎體后方滲漏,無脊髓及神經根受損癥狀和體征,無靜脈栓塞等并發癥。所有患者疼痛得到緩解,VAS疼痛評分由術前的平均(7.2±1.5)分降至術后的平均(1.5±0.4)分。X線復查顯示傷椎的高度均有改善,骨水泥滯留在Sky膨脹成形器所膨脹的區域內,無骨水泥影超過椎體后緣者,椎體前后壁比值由術前的(57.4±4.3)%恢復到術后的(81.0±3.5)%,后凸Cobb角由術前的(21.8±5.3)°矯正至術后的(9.2±4.8)°,手術前后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患者均在術后次日下地行走,3~5 d內出院。術后佩帶腰圍1個月,隨訪1~4個月(平均2.7個月),未發現有疼痛加劇和神經損傷表現,隨時復查X線片傷椎高度無明顯丟失,骨水泥周邊未出現透亮區,強化椎體的相鄰椎體無骨折。 2 護理 2.1 術前護理
2.1.1 心理護理 本組均為老年骨質疏松癥患者,腰背部疼痛癥狀明顯,長期影響生活質量,故患者及家屬對手術效果的期望值較高,我們針對患者的這特殊心態,詳細指導術前檢查,耐心講解手術的目的及手術后的注意事項。同時由于應用Sky骨膨脹系統行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是一項新技術,患者及家屬的相關知識缺乏,顧慮較大,我們通過圖片及X線片向患者及家屬講解該手術的基本過程,介紹該技術的優點和安全性以及可能發生的意外和骨水泥外漏的危險等,必要時請已做過該手術的患者現身說法介紹術中的感受及術后的效果,使患者及家屬能客觀、全面地認識該技術,消除顧慮及擔憂,從而樹立信心。本組230例患者均能愉快地接受手術。
2.1.2 手術體位耐受訓練 術前根據患者俯臥位耐受時間的測定適當地進行臥位耐受訓練,為手術體位的選擇提供依據。本組患者俯臥位耐受時間均大于1 h,因此,根據患者的體位耐受訓練結果及患者的全身狀況,所有患者均采用局麻俯臥位手術。 2.2 術后護理
2.2.1 生命體征的觀察 術后6h內進行心電監護,監測血壓、心率、呼吸、血氧飽和度。根據患者身體的一般情況適當給予吸氧。
2.2.2 體位護理 因骨水泥注入椎體凝固后18 h才達到最大強度[3],故術后絕對臥床24 h,有利于壓迫止血及注入椎體內的骨水泥進一步聚合反應以完全硬化、達到最大強度,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每3 h協助患者軸式翻身一次,防止腰部扭屈,可側臥位。
2.2.4 康復鍛煉 術后6 h開始在床上練習深呼吸、自主翻身、直腿抬高及抗阻力伸膝運動,以增強脊柱活動適應能力及鍛煉股四頭肌力量。術后24 h在護士的協助下以腰圍護腰可坐起、床邊站立,如無不適可攙扶行走,最后自由活動。在此過程嚴防跌倒。但臥床時間超過1個月或全身情況較差的患者應適當延長下地時間。本組患者均在術后次日下地行走。
2.2.5 出院指導 指導患者糾正不良的生活方式,適當增加戶外活動,促進鈣吸收,避免體力勞動及劇烈活動。如病情允許可適當練習太極拳等適宜運動,以增強平衡能力,降低骨折發生的危險[5]。派發相關疾病健康小冊子,指導患者和家屬了解骨質疏松的相關保健知識、飲食指導和用藥常識,做好健康宣教。指導家屬在家庭護理過程中注意防滑,防止跌倒等意外的發生。術后佩戴腰圍1個月。 3 討論 應用Sky骨膨脹系統行椎體后凸成形術,具有創傷小、短期內有效恢復骨折椎體的高度、緩解疼痛、可縮短臥床時間等優點,同時還可以防止骨水泥的滲漏和靜脈栓塞的發生,是治療老年性骨質疏松癥壓縮性骨折的有效措施。 而對于骨質疏松性脊柱骨折的老年患者,術前認真評估患者的全身情況,進行體位耐受訓練是檢測患者能否耐受該手術的關鍵。同時術后要嚴密監測生命體征和密切觀察病情,預防并發癥的發生。由于老年人思想顧慮多,配合能力差,全身合并癥的可能性大,因此要求護理要更加耐心、細致、規范。由于我們加強了術前術后的護理,本組患者均能安全、順利接受手術,無護理并發癥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