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多種教學模式在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和體會
凌麗萍
【摘要】探討多種教學模式在臨床護理教學中的運用,以提高護生的自學能力和綜合判斷決策能力以適應臨床護理的需求。經運用PBL、目標教學法、情景演示法等多種教學方法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護生成為實用型的護理人才。
【關鍵詞】教學模式 護理教學
隨著護理學科的迅猛發展,對臨床教學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臨床培養優秀的護理人才,實習生對臨床教學質量的 要求也越來越高了。臨床教學質量的優劣直接關系到護理院校向社會輸送合格護理人才的問題[1]。如何滿足臨床所需求的高素質護理人才?如何滿足護生日益提高的教學要求?這些是我們臨床帶教老師需要思考的問題。經過臨床多年帶教實踐,總結出幾種教學模式,均取得了成效,提高了學生的能力。主要有“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目標教學法、情景教學法、案例教學法。運用多種教學模式,創新思維,有效地提高了教學質量,培養新一代的護理人才。
1 教學模式
1.1 “以問題為中心”的PBL教學法
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模式,由美國神經病學教授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的Memaster大學創立。PBL學習是始于散亂、復雜的問題,要求學習者在原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進行分析、推理、歸納、演繹等,能夠發展其有效地解決問題的技能和高級思維能力,確保在工作和學習中能夠解決實際問題[2]。“以問題為中心”讓學生當天回去尋找答案,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提高臨床判斷能力。在運用PBL教學法的三年臨床教學中發現本科生理論基礎扎實,主動尋找和解決問題能力強,能養成每日反思臨床常見的疑難問題。
1.2 目標教學法
在臨床教學實踐中,結合教學大綱、臨床需求分層次制定教學目標,讓學生明確自己的日目標、周目標,老師通過不定時地提問來評價學生的掌握程度,同時保證學生學習的計劃性和主動性。
1.3 情景教學法
將護生分成幾組,讓她們分工合作,進行情景應急預案演練,提高了她們評判性思維的應用能力,學會了合理分工合作。演練使她們形象而深刻地掌握了各種搶救流程、應急預案如墜床預案、宮外孕搶劫流程,也鍛煉了她們的心理應急能力。
1.4 案例教學法
對于科室的疑難雜癥,由護生收集病史,搜索相關疾病的最新發展動態,科內護生一起討論學習,比如腸系膜上靜脈血栓形成、腎上腺皮質瘤等等。通過這些疑難雜癥、罕見病例的討論學習,護生能將書本上的知識靈活運用,開闊眼界,也提高了她們的判斷性思維能力和學習興趣性。在護生滿意度調查中發現,護生對案例分析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同時提高了教學質量的滿意度。 在教學法運用中,總結出要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造性思維。
2 教學總結
2.1綜合能力培養
實踐證明,傳統臨床帶教值注重知識傳授而輕視了綜合能力培養,造成了高分低能現象不能適應當代護理模式[3]。在臨床帶教中,要求護士管理1-3張床位,運用護理程序進行每日護理,要求她們下病房、勤巡視,指導她們專科病種觀察要點,運用專科疾病的護理常規結合個案分析進行健康教育,學會與病人和家屬溝通,并能掌握每種疾病的健康評估,收集病人的整體資料進行護理查房,并能運用護理程序科學地為病人護理。同時進行科學全面系統地護理文件書寫,大大彌補了以前護生運用護理程序的空白、護理文件書寫、健康教育、與病人溝通的欠缺,也得到了病人對護生的信任感。在病人滿意度調查中,病人點名表揚護生率也增加了,也增強了學生自信心,提高了她們對教學質量的滿意度。
2.2創造性思維培養
護理學科發展要求不斷創新,也需要創造新人才,這就要求我們臨床帶教老師培養護生的創造性思維。首先帶教老師要有先進的護理理念,不斷接受新的護理發展動態,未來發展趨勢,將新的知識傳授給護生,特別是一些本科生和對自己要求嚴格的學生,她們更能去思考,去發現一些新的問題,去探索新的奧妙。帶教老師要啟發她們,幫助她們去積累一線臨床資料,去科研去創新。這將大大提高護理事業的發展。
3 小結
總之以上幾種教學模式是提高臨床護理帶教質量的有效方法,來滿足護生不斷提高的教學要求和臨床需要的高素質人才,為促進護理學科發展,臨床帶教老師還需要摸索,創造更科學、實用、創新的教學模式。
參 考 文 獻
[1]肖美蓮,陶新陸.護生對臨床帶教老師評價的調查.現代護理,2008,14(1):110-112
[2]姚桂芳,陸慧華. 評判性思維能力與護理教育. 當代護士,2004,10:38-39
[3]魏蘭,許玉榮. 以“問題”為中心的臨床帶教在護理教學中的應用. 國際護理學雜志,2009,28(5):628-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