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新生兒哭鬧的臨床觀察與護理體會
牟成詞 張均紅
【摘要】目的探討新生兒哭鬧的臨床原因和護理方法。方法選取我院新生兒200例,觀察并記錄各個新生兒的哭聲特點和類型,并以多角度研究其原因。所有新生兒按照有無精心護理干預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100例,對照組則采取一般常規護理。結果臨床觀察,新生兒哭聲響亮的最多,達到112例(占56.00%);探討原因,由于饑餓、寒冷引起的哭鬧最多,分別有56例(28.00%)、36例(占18.00%)。經過專業的精心護理干預后,護理組新生兒的哭鬧情況明顯減少,與對照組新生兒做統計比較,有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根據新生兒哭鬧的臨床觀察和表現,探討其原因做出的精心護理干預有效,有利于新生兒疾病的診斷,避免漏診、誤診,可以在新生兒護理專業上做出一定推廣。
【關鍵詞】新生兒哭鬧臨床觀察原因護理
新生兒是指出生28天后的嬰兒,嬰兒剛剛脫離母體環境,去適應一個新的環境,身體和解剖都經受著人生第一個重要變化,此時新生兒暫時不能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緒,只能憑借哭鬧說明自己的意愿[1]。這時,就需要護士悉心照顧,認真對待新生兒的哭鬧情緒,并探其原因,真正達到新生兒的專業護理,提高新生兒的存活率,改善其體格健康。現將我院婦產科200名新生兒進行觀察和分析哭鬧原因,并進行精心護理干預,得到結果記錄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 在我院婦產科分娩的新生兒中隨機挑選200例,其中男嬰115例,女嬰85例,其中順產102例,剖宮產84例,側切或產鉗助產兒14例。
1.2 方法 觀察200例新生兒的哭鬧特點和表現,并做記錄統計。按照是否有精心護理干預的標準,100例新生兒的對照組做常規護理。新生兒的哭鬧護理分為生理性哭鬧護理和病理性哭鬧護理。
1.3 統計學方法 所有記錄,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數據處理,采用χ2檢驗。若P<0.05,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對新生兒哭鬧的特點和表現做的數據統計分析,結果如下表1:
表1 新生兒哭聲觀察結果(n, %)
新生兒哭鬧的原因中,饑餓和寒冷占道最大比重,分別是56例(28%)和36例(18%),其次是腸痙攣27例(13.50%)和上呼吸道感染21例(10.5%)。
2.3 新生兒在進行精心護理干預下,實驗組哭鬧情況得到明顯改善,比對照組哭鬧時間和比例均下降。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具有統計學差異(P < 0.05)。
3討論
3.1 本資料顯示,新生兒哭鬧表現中,新生兒哭聲響亮婉轉的最多,達到112例(占56.00%),其次是驚哭,達到28例(14.00%)。探究其本質原因,在新生兒哭鬧中,分為生理性哭鬧、病理性哭鬧。其中生理性哭鬧包括饑餓、寒冷、尿布潮濕、捂熱、排便不適等。在本次調研資料顯示,饑餓是造成新生兒哭鬧的主要原因,所占比重(28.00%)最大,其次是寒冷(18%),兩項之和接近半數。針對生理原因,分別采取母乳喂養、保暖、更換尿布、散熱等方法進行及時處理,可減少哭鬧。
而病理性哭鬧包括腸痙攣、上呼吸道感染、缺氧缺血性腦、口腔炎、皮疹膿包、胃動力不足等。其中腸痙攣(13.50%)、上呼吸道感染(10.50%)所占比重較高,其次為腸痙攣和缺氧缺血性腦病[2],對于新生兒不完善的機體發育,應給予高度重視和覺察性,及時幫助新生兒塑造一個健康的身體狀態。針對病理性哭鬧的原因,分別做出以下處理,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發熱、鼻塞的新生兒,應進行積極的抗炎抗病毒治療,還可輔佐物理降溫,減少藥物用量給新生兒帶來的副作用[3];受涼后給新生兒帶來的腸痙攣和胃動力不足,可給予藥劑、腹部局部熱敷,改善體內環境;對于口腔炎新生兒,可給予口腔局部護理緩解癥狀;體表膿包濕疹狀況,給給予物理冷敷和外用藥擦拭。
在實驗組精心護理下,哭鬧概率和時間明顯減少,與對照組相比,有統計學差異(P<0.05)。由此可得,探究新生兒哭鬧的本質原因有利于改善新生兒哭鬧狀況,在醫護人員日常護理中,也要認真悉心觀察新生兒的哭鬧情況,做好對癥處理,才會避免醫生的漏診誤診,提高嬰兒的生命質量,促使新生兒健康生長。
3.2 對于新生兒的護理,應密切觀察,有無伴隨癥狀及體征出現[4]。對于日常護理應注意一下幾方面:(1)新生兒最常見的饑餓哭鬧,一般伴隨覓食吮吸動作,一般喂食即可停止哭鬧,此時的新生兒應盡量使用母乳,牛乳及其它乳制品應適當使用。母乳時,不要讓乳房堵住新生兒的鼻孔,以免發生新生兒窒息。(2)對于寒冷哭鬧的新生兒,一般會有嘴唇發紺、皮膚冰涼蒼白的癥狀,應及時加保暖衣物或放置保暖水袋,但要注意避免燙傷新生兒。對于捂熱的新生兒,一般伴有渾身出汗,皮膚潮紅的癥狀,應注意減少衣物,特別是夏季。(3)對于尿布潮濕哭鬧的新生兒,更換尿布便可以停止哭鬧,并用溫和的濕巾擦干新生兒臀部,讓新生兒有最舒適的內部環境。(4)對于有腹瀉的新生兒,應該用小兒蒙脫石沖劑及時止瀉,注意攝入乳制品劑量,盡量使用母乳類似易消化的乳制品,避免小兒出現腹瀉脫水。以上日常護理若不能減少新生兒哭鬧,則要注意更多病理性哭鬧護理,例如新生兒發熱、黃疸、肺炎、缺血缺氧性腦病等,此時還會伴有新生兒哭聲異常尖叫樣、呻吟樣、伴口周發紺煩躁等[5],更要特別注意。在新生兒護理時期,應向新生兒父母傳授新生兒保健和護理知識,促進新生兒健康生長。
參 考 文 獻
[1]孔德明,馬莉.實用新生兒護理[M].青島: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12.
[2]穆靚,楊健,魚博浪.磁共振彌散加權及張量技術在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中的應用[J].磁共振成像,2010,1(1):60-64.
[3]黃電芳.新生兒哭鬧臨床觀察及護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1,9(20):213-214.
[4]曹澤毅.中華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309-310.
[5]湛玉蘭.新生兒哭鬧原因分析及護理[J].水電醫學雜志,2000(3):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