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15例梅毒患者的臨床護理研討
王建霞
【摘要】通過對梅毒患者進行心理護理,消毒隔離指導,用藥指導,病情觀察指導,健康教育,使梅毒患者更全面地掌握疾病基本知識,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和自我保護意識。
【關鍵詞】梅毒;護理
梅毒是解放前中國的四大性病之首,60年代初在我國被基本消滅,80年代后再次發生和流行,現呈明顯增多趨勢。梅毒是由蒼白螺旋體引起的一種慢性全身性感染的性傳播疾病,幾乎可侵犯全身各個器官,產生多種多樣的癥狀和體征,也可以多年無癥狀成潛伏狀態,女性還可以通過胎盤傳染給胎兒,導致先天性梅毒。臨床上分早期梅毒和晚期梅毒。他的傳播途徑有4種:性接觸傳播、間接接觸傳播、胎盤傳播、血源性傳播,其中以性接觸為最主要的傳播途徑。我院門診自2009年12月-2010年6月共治療了15例梅毒患者,通過一系列的護理對策取得良好的效果,先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我院門診自2009年12月-2010年6月共治療了15例梅毒患者,均為成年人。其中年齡最大45歲,最小20歲,其中有6對患者為夫妻,有3對年輕女性處于妊娠期,此15例患者均以梅毒快速血漿反應索(RPR)環狀卡片試驗檢查并經梅毒密螺旋體血凝試驗確診。根據梅毒分期:I期梅毒表現為外陰硬下疳,II期梅毒表現為全身散在的玫瑰疹。此15例患者5例均為潛伏期梅毒,無任何臨床表現,發現自己患有梅毒不到一個月,有4例承認自己有不潔性史,其余各例原因資料不詳。
2治療措施
15例患者均每日在門診治療,13例患者治療方案均選用長效青霉素240萬分兩側臀部肌肉注射,每周一次,3次為一療程,有2例男性患者對青霉素過敏,選用紅霉素500mg 4次/日,早期梅毒連服15天,一個療程結束后復查RPR, 必要時進行第二個療程的治療。對4例妊娠者勸導其最好終止妊娠,對不愿終止妊娠者囑其在妊娠末3個月一定要再次進行驅梅治療。
3護理
3.1心理護理:尊重患者,保護患者的隱私,不把患者的病情泄露給其他病人和患者不愿透露的家屬。杜絕任何可能帶有歧視性的語言,科學指導及時釋疑,接除病人的思想顧慮,使其積極配合治療。梅毒的發生對患者的心理損害很大,患者有羞恥感,恐懼感和內疚感,情緒會變得壓抑,在詢問病史、檢查治療時不夠配合。
3.2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良好的護患關系是心理護理取得成功的關鍵,多與患者交流,幾句溫柔簡單的問候,幾個親切關懷的動作,就能使患者感到安全、親切,使患者對我們的治療和護理主動配合。在給患者落實治療護理措施時,除接觸病人的血液、體液外,在我們工作人員手部皮膚無破損的情況下,可以不帶手套接觸患者的皮膚,讓患者感受到我們工作人員對他們的尊重,這樣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3.3消毒隔離指導
3.3.1積極指導患者做好消毒管理工作,評估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程度,心理承受能力,有針對性的指導。早期梅毒的傳染性強,可通過各種途徑如:性接觸、接吻、哺乳、共用患者的衣物、毛巾、餐具浴具、便器等。 還可以通過血液,醫源性傳染,讓患者認識到消毒隔離的重要性,指導患者平時注意個人衛生,自己衣服單獨進行清洗消毒。洗漱用具如:臉盆、水桶及食具等單獨使用,防止間接接觸傳染。
3.3.2我們醫務人員在給病人檢查治療前后均需注意洗手,在接觸分泌物、血液、體液時要戴手套,污染的敷料及時焚燒處理。
3.4用藥指導:囑患者治療應遵循早期進行,足量用藥的原則。青霉素對梅毒螺旋體有殺滅作用,副作用又少,只要患者配合治療就會收到減少并發癥,治愈疾病,及早恢復健康的作用。治療期間其配偶也要進行檢查,必要時接受治療。梅毒患者治療以后應隨訪觀察2-3年,如果每次檢測的RPR的滴度呈下降趨勢,說明治療有效。連續3-4此的檢測結果都是陰性可以認為該患者已經治愈。
3.5病情觀察指導:注意觀察患者用藥以后的反應,如藥物過敏反應,吉海反應。吉海反應又稱療后增劇反應,梅毒病人在首次使用驅梅藥物時所出現的急性不良反應,通常是在首次給藥后的4小時內發作,8小時達高峰,24小時內結束,病人可出現全身不適,體溫高達38.5左右,頭痛、寒戰、心動過速、惡心嘔吐、繼之出現血壓下降等。告之患者如有此癥狀應立即到最近的醫院就診,醫生會給予正確的處理。
3.6健康教育
3.6.1教育病人要潔身自愛,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不潔的性行為。
3.6.2注意生活細節,防止傳染他人,自己的內褲、毛巾應單獨清洗,煮沸消毒,不與他人同盆而浴。早期梅毒患者要求禁止房事,患者2年以內也應該盡量避免性生活。患病期間不宜懷孕,如果發生妊娠,治療應盡早進行,是否保留胎兒,應咨詢醫生后決定,未婚男女病人未經治愈前不能結婚。
3.6.3遵醫囑進行抗梅毒治療,定期門診隨訪。前3個月每月復查一次RPR的滴度,以后可改為每3個月復查一次RPR,第二年每三個月或每半年復查一次RPR。
3.6.4建立社會支持 鼓勵患者排除自我封閉與自責的心理,勇敢的參加正式或非正式的社會活動,主動與親朋好友交流,通過增加與社會的接觸和聯系,促進患者身心健康,改變不良生活習慣等。
4小結
對待梅毒患者,不應譴責,而應積極采取措施預防控制梅毒的傳播。15例患者在門診治療期間心理問題得到關注和解決。心理上克服了焦慮、恐懼、羞恥感,能積極面對患病這一事實,配合各項檢查和治療。通過妥善的治療及護理,所有患者均達到情緒穩定,并能主動了解長期治療的具體方案。6個月內有4例患者的RPR連續3-4次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已經治愈,2例每次檢測的RPR滴度呈現下降趨勢,說明抗梅毒治療是有效的。其余幾例任在積極的治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