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應用外固定支架治療脛腓骨開放性骨折的臨床護理
林錫波 畢敏娟
【摘要】目的:探討外固定支架治療脛腓骨開放性骨折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方法。方法:對11例脛腓骨開放性骨折患者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療,予以圍手術期精心護理。結果:本組經積極治療與精心護理,肢體恢復功能優6例,良4例,差1例,優良率90.9%。骨折平均愈合時間為10~30周,無骨不連或再骨折發生。結論:外固定支架在臨床上使用效果滿意,認真做好心理護理、術前準備、術后護理、功能鍛煉、出院指導,不僅有利于關節功能的恢復,也有利于骨折端血運重建,可促進切口愈合,使患者早日康復。
【關鍵詞】外固定支架;脛腓骨開放性骨折;護理
應用外固定支架治療脛腓骨開放性骨折簡單易行、使用方便、創傷輕,易為患者接受,尤其是對不適于內固定或其他方法外固定治療者更有其實際的臨床意義。術后患者能早期進行功能鍛煉及配合治療。我科于2009年為11例脛腓骨開放性骨折的患者施行了外固定支架治療,取得了較滿意的效果,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11例,男7例,女4例;平均年齡37歲。致傷原因:車禍傷8例,墜落傷2例,機器碾壓傷1例。骨折類型:均為開放性骨折。
1.2手術方法:患者平臥,硬膜外麻醉,先用肥皂水洗刷傷口污染物,生理鹽水,雙氧水反復交替沖洗數遍,鋪無菌巾,繼而進行清創術。清創過程中不要過多的修剪或切除創面軟組織,盡量保留游離骨片。清創完畢后選擇合適長度的直型或“T”型外固定支架固定;對于嚴重粉碎或伴骨丟失缺損者可一期植骨;傷口張力大,不能一期閉合者可延期縫合。術后常規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術后第2天進行股四頭肌等長收縮,4天后練習屈膝活動,并可扶雙拐下地不負重行走。
2典型病例
患者唐某,男,39歲。 因“車禍傷致右小腿腫痛出血,活動受限4小時”入院。查體:體溫37.1℃脈搏76次/min呼吸20次/min血壓120/70mmHg,右小腿中下段見不規則T形創面,大小約15cm*10cm,有流血,創面重度污染,脛骨骨折近端外露,長約20cm,遠端可見一長約4cm蝶形骨塊,右小腿腫脹、畸形,可聞及骨擦音,縱軸叩擊痛明顯,右膝、右踝腫脹、壓痛明顯,右小腿活動受限,右下肢皮膚感覺尚可,皮溫正常,右足各趾活動可,右足背動脈搏動可及,末梢血運尚可。診斷:右脛腓骨開放性骨折。決定行單側外固定支架治療。
3療效評價
按照張法元等療效評價標準[1]:優,雙下肢等長,膝踝關節屈伸活動正常,X線片示骨折解剖對位,6例;良,患肢短縮<1cm,膝踝關節屈伸活動輕度受限,X線片示骨折對位對線良好,4例;差,患肢短縮>1cm,骨折成角明顯,膝踝關節屈伸活動嚴重受限,1例。
4護理方法
4.1術前護理
4.1.1心理護理:由于本組患者均由外傷所致下肢脛腓骨骨折,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而產生了悲觀情緒,求治欲望強烈,但又顧慮重重,擔心愈合情況。我們根據患者的心理特點,給予針對性的耐心解釋,告訴此種手術的優點及可靠性,解除患者對手術的顧慮,樹立治療疾病的信心。 4.1.2訓練床上大小便習慣:避免因活動不當而引起骨折錯位或支架松動。
4.2術后護理
4.2.1正確體位:術后取平臥位,患肢抬高,以利靜脈回流,減輕肢體腫脹。
4.2.2注意觀察:觀察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的變化,如有異常,報告醫生。觀察肢端及針孔周圍的血液循環、皮膚色澤、溫度及腫脹程度、動脈搏動情況,注意有無神經損傷。
4.2.3固定針穿刺點處皮膚護理:針道感染是外固定架治療最常見的并發癥,主要由于穿針技術粗暴及皮膚針道護理不當引起,也有穿針部皮膚條件等所致。術后第2 天便要更換敷料,清潔皮膚,用75%酒精每天2 次滴于針眼處并及時更換敷料,保持針道干燥是防止針眼感染的有效措施,同時必須注意觀察針眼處分泌物的顏色及針眼周圍皮膚有無紅、腫、熱、痛,如針眼外分泌物為膿性或針眼周圍皮膚有紅、腫、熱、痛,則應考慮針眼感染,及時應用抗生素,以免針眼感染進一步發展為軟組織感染和骨髓炎。
4.2.4藥物的應用:術后遵醫囑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切口感染,切口疼痛者,適當應用止痛劑。
4.2.5基礎護理:加強口腔及皮膚護理,防止口腔感染及褥瘡的發生,鼓勵患者宜高蛋白、粗纖維飲食,保持大便通暢,防止便秘。幫助患者叩背、排痰,防止肺部感染。
4.2.6功能鍛煉:正確指導患者進行有計劃、有步驟的功能鍛煉,可促進患肢腫脹的消退,預防關節功能障礙,防止骨質疏松及肌肉萎縮,促進骨折早期愈合。肌肉鍛煉:指導患者進行握拳、足背伸、跖屈等肌肉的收縮和舒張運動,2~3 次/d,15~30 min/次;關節鍛煉:術后2~3天開始鍛煉,早期運動不宜負重。活動強度以傷口疼痛能夠耐受為宜,范圍由小到大,動作由輕到重,防止再移位。如為下肢骨折,1個月后攝X 線片,若骨痂生長良好,固定可靠穩定,可帶支架扶拐行走,8~12周后X線片示骨折達到臨床愈合標準即可拆除固定支架。
外固定支架的應用符合開放性骨折治療的傳統觀念,外固定支架可用于所有開放性骨折的急診固定及軟組織損傷的處理,也可用于骨折合并骨缺損的延遲處理[2],開放性脛腓骨腫脹不明顯且受傷時間6~8 h 應急診清創,同時在治療中要加強對患者的護理,脛腓骨骨折患者一般術后3d內疼痛較為劇烈,通過對應用單側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療四肢復雜骨折的護理,使我們體會到耐心的心理護理、認真的術前準備、術后嚴格的無菌技術操作及密切觀察,配合功能鍛煉對于脛腓骨開放性骨折的治療同樣起著重要作用。
[1]張法元,陳來,應有榮.外固定支架在下肢復雜骨折中的應用[J].中國骨傷,2002,15:113
[2]盧世璧譯.坎貝爾骨科手術學(第9版)[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2022-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