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批大面積燒傷傷員的急救護理
謝品瓊
【摘要】 總結對7例大面積燒傷患兒的急救護理經驗。在急救中進行科學管理,合理分工,根據傷情分類,迅速編號,分組搶救,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時有效的擴容,嚴密的監測,快速準確地執行醫囑,使 7例患者均平穩渡過休克期。 【關鍵詞】 成批大面積 燒傷 急救護理 引起燒傷休克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局部毛細血管的擴張和管壁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漿樣液體滲出,有效循環血量減少而引起。燒傷性休克病情發展迅速、危急,如搶救不及時,往往會造成燒傷患者的死亡,因此,大面積燒傷患者的急救護理尤為重要。 1 臨床資料 本組7名兒童,男1例,女6例,年齡在10-14歲,燒傷面積在20%-95%之間,其中90%以上3人,燒傷深度Ⅱ°-Ⅲ°,以深Ⅱ°-Ⅲ°為主。經積極搶救及護理后,患者平穩渡過休克期,于72小時后轉上級醫院治療。 2 急救護理 2.1 病人到達前準備工作 2.1.1了解傷情及人數情況 科內接到報警電話時,應問清出事的地點、時間、傷情如何,人數多少,年齡情況等,便于人員調配、物品準備。 2.1.2報告護理部,通知相關科室,調整病床。報告護理部,護理部根據傷情做好人員調配工作,通知麻醉科做好深靜脈穿刺準備。根據傷情,調整好病房,輔好病床。 2.1.3做好各種搶救工作,備好急救物品。備好輸液用物,包扎敷料,輸氧裝置,一次性導尿包,手術包氣管切開包及急救藥品器材。援助人員達到時做好合理分工,分組準備搶救。將護理人員分為[1]:①檢傷分類護士主要負責病情分類,編號,安慰患者及家屬。②主班護士主要負責靜脈通道與液體復蘇。③輔助搶救護士主要負責呼吸系統管理。④機動護士主要負責病情觀察,搶救記錄。 2.2病人到達后急救工作 2.2.1檢傷分類、編號 因本次成批大面積燒傷大多數是留守兒童,送來時大多數沒有家屬或老爺爺、奶奶、交流比較困難,加之患兒處于極度恐慌,及傷口疼痛,所以詢問其確切名字,比較困難。故先給每個傷員編定序號及時進行分類、特重、重、中、輕四類,立即搶救特重,重度患者。安慰患者及家屬,鼓勵患者樹立信心,極積配合治療,保證了槍救工作順利的進行。 2.2.2靜脈通道與液體復蘇 防治燒傷休克的主要措施是補液治療,加之本次傷員燒傷面積大,如不及時快速補液。將會有生命危險,所以迅速建立靜脈通道是關鍵。我們首先用BD留置針靜脈穿刺,并建立兩條以上靜脈通道,對特重,重渡患者用BD留置針靜脈穿刺同時行深V穿刺,建立三條靜脈通道,晶膠液同時輸入,一管用輸糖水,一條輸晶體液,另一條,輸入低分子右旋糖酐或706代血漿等膠體液用于維持膠體滲透壓,擴容、疏通極微循環,增強心肌收縮力,起到抗休克作用,保證靜脈輸液在抗休克救治過程的重要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2]。因大面積燒傷后,局部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漿樣滲至組織間隙形成水腫,故抽急血備血漿,以便在最短時間能輸上血漿,防止休克發生。 2.2.3呼吸系統管理 保護口鼻腔清潔及時清除口鼻內的分泌物及異物,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給氧,提高血氧含量及動脈備氧飽和度,糾正機體缺氧狀況,有呼吸道梗塞時,立即行氣管切開,使用呼吸機等處理。
參 考 文 獻 [1]劉增垣.創傷急救護理研討會紀要[J].實用護理雜志,1992,8(2):3. [2]金芳.創傷性和失血性休克的急救護理[J].實用護理雜志,1992,8(2):14. [3]柴家科,郭振榮,陳文元,等.燒傷患者吸入性損傷和肺部感染的發生特點及其對死亡的影響[J].中華整形燒傷外科雜志1995,11(3):193-196. [4]黎鰲.黎鰲燒傷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18-22 ,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