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護理干預對急性腦卒中偏癱患者ADL的影響
劉艷萍 謝明 封衛(wèi)兵
【摘要】 目的 探討急性腦卒中偏癱患者早期康復干預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響。方法 將120例急性腦卒中偏癱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即康復護理組和臨床護理組(對照組)兩組,康復護理組給患者神經內科常規(guī)治療,為患者制訂康復護理計劃,進行綜合康復護理;對照組給予神經內科常規(guī)治療和一般臨床護理。采用Barthel指數對患者進行護理前后評定。結果 早期介入康復護理Barthel指數康復護理組較對照組明顯提高(P<0.01)。結論 早期給予康復護理干預可以明顯改善急性腦卒中患者ADL。
【關鍵詞】 康復護理 腦卒中 日常生活能力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ADL of early intervention hemiplegic patient of acute stroke with rehabilitation nursing.Methods 120 patients were pided randomly into two groups,th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group and the clinical nursing group(control group),th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group was conventional treated with neurological method,and to work out th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care plan,and to run combined rehabilitation,the control group was conventional treated with neurological method and general clinical nursing,to evaluate the two-group patients using Barthel index in the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Results The Barthel index of early intervention rehabilitation nursing group has more height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1.Conclusion It can improve the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of acute stroke patients with early intervention rehabilitation nursing.
【Key words】 rehabilitation nursing stroke ADL
近年來,隨著腦卒中治療水平的提高,死亡率有所下降,但其后遺癥發(fā)生率仍很高,在存活者中,約60%~80%遺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其中15%的患者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1]。因此,怎樣最大限度地恢復其活動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勞動和工作能力,達到殘而不廢,已成為臨床護理工作中的一個重要課題,我院康復醫(yī)學科和神經內科按照康復原理,根據患者疾病的不同情況,為腦卒中患者制訂康復護理計劃,進行早期康復護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選擇 病例納入標準:全部病例為頸內動脈系統(tǒng)的腦卒中,首次發(fā)病年齡為45~75歲,神志清楚(GCS>9分)者。排除標準:椎基底動脈的腦卒中,年齡>80歲,昏迷者,采用過溶栓或抗凝治療的腦梗死,經顱腦手術治療后的腦出血,大量腦出血(出血量>60ml)和惡性腦梗死,嚴重癡呆及腦卒中發(fā)生兩次以上及TIA、RIND者。
1.2 一般資料 本組120例急性腦卒中患者均選自2001年6月~2003年7月在我院神經內科二病室康復醫(yī)學科的住院患者,并經臨床和頭顱CT或MRI檢查,確診為腦出血或腦梗死。用隨機抽樣法分為康復護理組與對照組各60例,康復護理組:男36例,女24例,年齡27~73歲;其中腦梗死29例,腦出血30例,腦梗死合并腦出血1例,右側偏癱32例,左側偏癱25例,雙側偏癱1例;有語言功能障礙9例。對照組:男36例,女24例;年齡在20~72歲,腦梗死35例,腦出血25例;右側偏癱31例,左側偏癱29例;有語言功能障礙4例,兩組在性別構成比,年齡、病程、疾病程度等方面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3 評定方法 ADL評定采用修訂的Barthel指數法(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2]進行評定,分進食、如廁、修飾、洗澡、穿衣、轉移、活動、上下樓梯、小便控制、大便控制10項,共100分,0~20分=極嚴重功能缺陷,25~45分=嚴重功能缺陷,50~70分=中度功能缺陷,75~95分=輕度功能缺陷,100分=ADL自理。60分為是否能獨立的分界點,60分<ADL評分<100分為輕度殘疾;60~41分為中度殘疾,需大量幫助;40~20分為重度殘疾;<20分為完全殘疾。
1.4 心理護理 腦卒中發(fā)病急,患者往往對突如其來的生理功能障礙引起的日常生活困難難以接受。易產生恐懼、消極、悲觀、煩躁的心理反應,隨著"立即"痊愈的希望破滅后,患者往往陷入絕望和擔憂的狀態(tài)中,表現為少言、淡漠、缺乏主動性,日常生活過分依賴他人,強化患者角色,對治療缺乏信心。針對這種心理狀態(tài),責任護士要善于啟發(fā)誘導患者正確對待疾病,鼓勵其樹立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給患者及家屬講解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及轉歸,為患者及家屬提供有關的健康宣教資料,可采用發(fā)放宣教小冊子或集體看康復錄像帶的形式,還可請康復治療效果好的患者,做現身說法的宣教,對于有語言功能障礙的患者,護士要富有同情心,要善于應用表情、手勢、體態(tài)語言或應用寫字板等溝通方法,加強對家屬的心理疏導工作,為患者康復提供有利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激發(fā)患者進行康復的興趣。康復護理從人力、物力角度出發(fā)均不宜采用一般臨床護理中的"替代護理"模式,而應該更側重于"自我護理"模式,康復護理人員應充分調動患者的積極性,引導、鼓勵、幫助和訓練患者發(fā)揮其身體殘余功能和潛在功能,使患者最終能部分或全部照顧自己,為患者重返社會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
1.5 康復護理措施 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康復護理計劃,責任護士每日床邊指導訓練,以患者能耐受為度。
1.5.1 肢位的擺放 在腦卒中發(fā)病后的急性期,一旦患者生命體征穩(wěn)定,神經學癥狀不再發(fā)展后48h即可進行康復訓練,主要以預防并發(fā)癥及繼發(fā)障礙的出現,并為今后的康復訓練做準備。體位的變換,原則上要求每2h更換一次體位,但需要根據患者的年齡、營養(yǎng)狀況等恰當調整。臥位姿勢包括:(1)患側臥位:是所有臥姿中最重要的體位[3]。患側臥位頭部應在上頸段屈曲,軀干稍向后轉,患上肢前伸,前臂旋后,腕被動背伸。肘關節(jié)伸展,下腳是邁步位,健腿髖、膝屈曲,患腿保持伸髖,稍屈膝體位。(2)健側臥位軀干與床面成直角,患下肢向前屈髖、屈膝,并完全由枕頭支持,注意足不能內翻懸在枕頭邊緣。(3)仰臥位應盡量少用,頭部置枕不宜過高,患上肢前伸、伸肘、腕背伸和伸指,使骨盆向前,防患腿外旋,患下肢伸直,應避免用枕頭在膝或小腿于支持[3]。正確的姿勢處理能預防褥瘡和肢體攣縮的發(fā)生,還可以有效預防肩痛、肩手綜合征、肩關節(jié)脫位異常模式的產生。
1.5.2 床上被動運動與主動運動相結合 當患者病情穩(wěn)定,即可早期進行肌肉按摩及上肢關節(jié)的屈、伸、內旋、外展等被動運動,每日可進行被動運動1~2次,每次20~30min,指導患者進行主動運動,如Babath握手、床上橋式運動、床上移行和床上翻身,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訓練患者自主翻身,并指導患者床上坐位平衡訓練,并逐步進行站立平衡,行走訓練等。
1.5.3 日常生活能力訓練 指導患者進行日常生活能力訓練,設計簡單易行的康復訓練,如:投球、撥算珠、套圈、搭積木、抓木釘、沙板磨等,以及訓練穿脫衣服,使用餐具等。
2 結果
采用Barthel指數康復護理前后各評定一次ADL,評定結果,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見表1、表2。經t檢驗,實施康復護理組肩痛、肩手綜合征、肩關節(jié)脫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較對照組有明顯降低(P<0.01)。
表1 康復護理組與對照組Barthel指數變化比較
分組〖〗治療前〖〗治療后康復護理組〖〗33.25±14.5〖〗75.5±14.84對照組〖〗33.4±10.5〖〗40.25±15.2注:經統(tǒng)計學處理,康復護理治療前與治療后比較差異有非常顯著性,P<0.01
表2 康復護理組與對照組并發(fā)癥比較
并發(fā)癥〖〗康復護理組〖〗對照組〖〗P肩痛〖〗2〖〗23〖〗<0.01肩手綜合征〖〗3〖〗18〖〗<0.01肩關節(jié)半脫位〖〗1〖〗16〖〗<0.01注:經統(tǒng)計學處理,治療后康復護理組的并發(fā)癥情況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非常顯著性,P<0.01
3 討論
目前認為腦卒中患者早期接受及時的康復訓練后,可實現中樞神經系統(tǒng)功能重塑[5]。早期介入康復護理,對患者的康復過程進行干預,能使患者從生物-心理-社會功能方面達到全面康復,為回歸家庭,重返社會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
本結果顯示:早期介入康復護理,患者護理前后ADL評分具有顯著性差異,ADL明顯改善;肩痛,肩手綜合征,肩關節(jié)脫位發(fā)生率下降,說明急性腦卒中患者早期康復護理干預,有利于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促進肢體運動功能的恢復,表明早期康復護理是安全有效的。
【參考文獻】
1 王喜全,張宗.急性腦血管病偏癱的早期康復.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1998,13(1):28-29.
2 謝德利.現代康復護理.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1,38-39.
3 王剛,王彤.臨床作業(yè)療法學.北京:華夏出版社,2005,137-138.
4 Green JB.Brain reorgainnization after stroke.Top Stroke Rehabil,2003,10(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