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橈骨干雙骨折患者圍手術期康復護理療效觀察
佚名
作者:侯凱波,胡建山,陸 萍,蔡顯華,王敏
【關鍵詞】 尺橈骨干 雙骨折 圍手術期 康復護理 療效觀察
2007年1月至2009 年3月我科采用加壓鋼板內固定治療尺橈骨干雙骨折66 例,并同時加強圍術期的康復護理,指導患者進行康復訓練,獲得了滿意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7年1月至2009年3月, 采用加壓鋼板內固定治療尺橈骨干雙骨折66 例,采用前瞻性隨機分組觀察研究方法,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康復護理組(34 例) 和對照組(32 例)。其中康復護理組男20例,女14例;年齡(32.6±5. 6) 歲。對照組男19例, 女13例; 年齡(31.8±4.7) 歲。2 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方面均無顯著性差異。
1.2 護理方法
兩組患者手術操作均由同一組醫師采用相同的方法完成??祻妥o理組患者于術前、術后均給予綜合康復護理,而對照組患者則進行常規護理。
1.2.1 術前護理
兩組術前護理包括生命體征的觀察和記錄,觀察雙手活動是否正常,血運及感覺情況。術前采取患肢石膏托外固定可使患肢制動,此時要注意觀察末梢血液循環情況,避免石膏過緊、過松,觀察皮膚受壓部位,是否有石膏扭曲、變形及斷裂現象。
1.2.2 術后護理
術后患肢必須保持肘關節屈曲90°前臂中立位。對照組患者主要在護士指導輔助下進行被動肘關節屈伸活動,每天1 h。康復護理組則給予綜合康復護理,主要進行患肢的主動活動訓練,具體內容如下。
(1)早期康復護理(術后1~2周內)。術后2 周內局部疼痛、肢體腫脹、骨折端不穩定, 功能訓練的目的是促進局部血運, 改善局部癥狀, 防止肌肉萎縮, 關節粘連。此期的護理首先是向患者耐心細致地講解功能鍛煉的重要性, 變被動活動為主動鍛煉,充分調動患者的主觀能動性。其次向患者講解功能鍛煉的方法, 在復位固定麻醉消失后, 即鼓勵患者以主動活動患肢肌肉為主, 在有利于局部固定的前提下, 活動某些關節,具體按下列步驟訓練:患肢各手指運動和用力握拳及張手運動;患肢肩關節主動運動(開始階段可在健手幫助下進行);患肢前臂肌肉等長收縮練習;健肢前臂肌肉運動。每個動作保持10s重復練習,每天3~4次,每次10~15min。注意禁止患肢前臂旋轉運動,練習強度以不引起劇烈疼痛和腫脹加重或以患者感覺輕度疲勞為宜,同時口服院內制劑骨傷膠囊Ⅰ號。而且責任護士針對患者病情應制定相應的護理計劃, 建立登記卡,及時獲得反饋信息, 隨時修改計劃, 使患者能針對自身問題, 做到切實有效的功能鍛煉。
(2)中期康復護理(術后3~4周)。術后3~4周, 此期骨折局部癥狀基本消退, 骨折端基本穩定, 骨痂開始生長。康復以主動活動為主, 鍛煉肌肉的舒縮活動和關節活動。指導患者堅持先易后難、循序漸進、堅持不懈的原則。具體按下列步驟訓練: 患肢的腕、肘關節漸進增加活動范圍的主動—輔助運動和主動運動;患側前臂輕柔、緩慢的旋轉運動,逐漸進展到患者各關節的用力性抗阻運動;增加患肢肘、腕關節活動范圍的被動運動及器械輔助運動;患肢的抗阻運動。每個動作保持10s重復練習,每天3~4次,每次10~15min。注意骨折愈合早期或外固定去除后早期階段禁止強制性被動運動,練習強度控制在不引起患肢疼痛及腫脹加重。同時口服院內制劑骨傷膠囊Ⅱ號及熏蒸治療。
(3)后期康復護理(術后5~6周后)。術后5~6周后, 骨折達到臨床愈合標準, 外固定可去除, 此期應抓緊時機進行全面的肌肉關節鍛煉和肢體的負重能力練習??诜簝戎苿┕莻z囊Ⅲ號,或用舒筋活血藥劑熏洗患肢。做好患者出院后功能鍛煉指導, 定期來院復診。
2 結 果
2.1 兩組骨折愈合時間、療效比較
康復護理組骨折愈合時間為(4.2±0.5)個月,優良率為91.2%,對照組所需時間為(6.8±0.3)個月,優良率為81.3%。兩組骨折愈合時間、優良率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
2.2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康復護理組2例發生感染,1例出現橈神經麻痹,并發癥的發生率為8.8%;對照組發生感染、筋膜間隔區綜合征、延期愈合、不愈合各1例,前臂旋轉功能障礙、關節粘連、橈神經麻痹各2例,并發癥的發生率為31.3%,與康復護理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
3 討 論
骨折治療的最終目的不僅使患肢恢復正常外觀,更重要的是恢復正常的功能。近年來,不少骨科醫師只注重手術內固定,忽略了術后的功能鍛煉康復,使一些本該達滿意功能恢復效果的患者出現諸如肌肉萎縮、關節粘連、骨質疏松等并發癥,降低了生活質量。這些并發癥的治療往往時間較長,效果不理想,而且增加了患者的經濟負擔。本研究顯示,康復護理組患者術后關節功能恢復時間較對照組提前,療效亦較對照組為優,而并發癥的發生率則顯著降低。關節活動度的訓練是恢復關節功能所必須的,術后疼痛減輕就應行被動關節活動度訓練,在可耐受的情況下進行患肢的主動關節活動度訓練。在訓練時應注意以下問題:功能鍛煉應循序漸進;以主動活動為主,被動活動為輔;負責護士在指導鍛煉時要注意觀察動作的正確性并及時糾正;避免過早負重訓練,定期復查X 線片,根據骨痂生長情況制定鍛煉計劃;全身和局部情況兼顧,鍛煉患肢的同時應注意全身其他部位的活動,這樣有利于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和促進早日康復??傊?,尺橈骨干雙骨折術后積極康復護理,能最大限度地恢復其肢體功能,積極預防并發癥,術后只要患者病情及全身狀況允許就應盡早開始功能康復訓練。同時護士對患者的全身狀況、肢體功能還應做評估及記錄,觀察康復效果,及時修改、完善康復護理計劃。我們認為康復護理貫穿于整個圍手術期,可以鞏固手術治療效果,有利于術后功能恢復,提高患者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