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摸女人的胸视频,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黄色视频性爱免费看,黄瓜视频在线观看,国产小视频国产精品,成人福利国产一区二区,国产高清精品自拍91亚洲,国产91一区二区

加急見刊

護理結合家庭干預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生活質量的影響

劉力軍 徐冬梅

【摘要】 目的 探討護理結合家庭干預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生活質量的作用。方法 將90例慢性精神分裂癥病人隨機分為干預組45例和對照組45例,干預組病人在住院期間接受系統的護理結合家庭干預治療,出院后并進行隨訪,用PANSS量表、QDL-100量表,MRSS量表和患者情況調查表在出院1年后對兩組患者進行測評。結果 出院1年后干預組的PANS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QDL-100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MRS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在復發例數和再住院例數明顯少于對照組,再就業率明顯多于對照組。討論 護理結合家庭干預治療可改善患者的精神狀態,提高康復狀態和生活質量,降低患者的復發率。 【關鍵詞】 精神分裂癥 護理結合家庭 精神分裂癥患者由于長期患病后而遺留不同程度的功能缺陷,造成他們在工作、生活和社會活動能力上的缺失,有時干擾正常社會的生活及生產,嚴重的危害他人安全[1]。許多研究證明影響精神分裂癥的預后的影響因素是維持治療和家庭關系。增加家庭成員的對該病相關知識的了解,提高其對疾病的認識,對減少精神病患者復發,保持病人社會功能完整,減輕社會負擔非常重要[2]。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在藥物治療的同時,進行系統的護理結合家庭干預手段,可以提高康復狀態和生活質量,降低患者的復發率,增加再就業機會[3]。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系統的護理結合家庭干預對患者生活質量的研究,尚無相關報道。我院自2006年1月對我院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開始實施院內康復和院外隨訪指導相結合的系統的護理結合家庭干預措施,收到了較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對象和方法 1.1對象 均為我院兩個病房的符合CCMD-3診斷標準的精神分裂癥患者,年齡26~52歲,病程≤10年,簡明精神量表(BPRS)評分≤35分均接受抗精神病藥物治療,無嚴重軀體疾病腦器質性疾病、人格障礙、酒精及藥物依賴者,小學以上文化程度,至少有一位監護人與患者一起生活,2006年1月至2008年5月符合入組標準的患者共90例,按隨機數字法將90例患者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45例。因提前出院和失訪,脫落3例,實際最后完成87例。其中干預組45例,對照組42例。干預組平均年齡(35±10)歲,對照組平均年齡(34±12)歲,二組在平均年齡、性別、病期、職業、文化程度、婚姻狀況方面,經卡方檢驗均無顯著性差異(x2值=2.12,P>0.05)。入院查體及血、尿便常規,心、腦電圖,胸部透視均無明顯異常。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常規精神科藥物治療,按一般醫療原則系統增減藥量,住院時間為8周。干預組在住院期間同時接受護理結合家庭干預治療,出院后根據制定的計劃除按期來院復診和接受健康教育指導外,并有專門護理人員上門進行隨訪干預,對照組在住院期間僅接受醫院常規治療,出院后根據醫囑進行定期的門診復查。 1.2.1干預措施 將干預組患者分為5組,每組由9例患者組成,干預措施分為4期,即急性治療期(入院后1-15天)院內功能恢復期,院外療效鞏固期,和回歸社會恢復期。患者一旦入院即實施小組工作制干預,并持續至整個住院期間,小組工作成員由醫生、護士、心理工作者、工娛治療員等組成。該小組每周都對干預組的每例患者進行康復措施討論,根據患者近期情況隨時修改干預手段。當患者由急性期治療控制后進入第二期,由護士或心理治療師對患者開展認知行為治療和健康教育指導,3次/周,60min/次,并酌情增加基本職業技能訓練活動。教育以集體講座和個體化指導相結合的形式開展,主講的內容應通俗易懂,并備有充足的時間與患者和家屬進行討論、答疑,教育后對內容掌握情況進行測評。患者出院后由小組工作成員以家訪和集體座談的教育等形式,進行家庭干預。家訪1次/月,協助解決治療過程中的問題,重點教育家屬正確理解精神疾病的康復知識,正確對待患者的各種異常行為,適當提高患者在家庭中的待遇等,并結合患者存在的具體問題,有針對性及階段性的進行討論與指導。每次時間不少于1h。家庭座談以每2個月一次,2~3h/次,對共同存在的問題進行解答與討論。 1.2.2評定工具與方法 由3名非小組工作制成員,經培訓后采用陰、陽性癥狀量表(PANSS)[4]、生活質量量表[5](QOL-100)、康復狀態量表(MRSS)[6]及患者情況調查表(自編:包括患者一般資料、復發住院情況、再就業情況)對患者進行單盲法測評,于患者入院治療前和出院后1年隨訪時用上述量表各測評1次,隨訪時作復發認定,根據患者緩解半年后是否再度出現,或原殘留癥狀是否加重需調整藥物或劑量來判斷有無復發情況,就業(包括恢復原工作或找到新的工作)成功標準:公開就業≥半年。3名測評人員對各量表的測查的一致性測驗,Kappa值為0.81~0.96(P>0.01)。最后將所有數據輸入SPSS15.0軟件包進行T檢驗,x2檢驗或Fisher精確概率檢驗。 2 結果 2.1 2組患者治療前后PANSS評分比較 2組PANSS總分及各因子差異無顯著性(P<0.05=治療一年后,2組PANSS分值均有顯著降低,但干預組降低更為明顯,2組有顯著性或非常顯著性(P<0.05~0.01) 2.2 2組治療前后QDL—100評分比較 2組在治療前的QDL-100各因子評分差異無顯著性(P>0.05),1年末隨訪時,2組在生活質量,生活領域,心理領域及社會關系領域等因子評分上,與治療前相比較均有所改善。但干預組要明顯優于對照組,2組間比較有顯著性或非常有顯著性(P<0.05~0.01) 2.3 2組在1年末隨訪時康復狀態情況的比較 2組在1年末隨訪時干預組患者MRSS總分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2組間比較存有顯著性或非常顯著性差異(P<0.05~0.01),說明干預組患者的康復狀態明顯好于對照組。 2.4 2組間1年內復發率、再住院率和再就業率結果比較 干預組在復發例數、再住院例數明顯低于對照組,就業例數則高于對照組,2組建再復發率、再住院率及失業率方面比較差異具有非常顯著性(復發率比較x2值=44.12,再就業率x2值=30.26,再住院率比較,Fisher精確概率,均P=0)

參 考 文 獻 [1] 陳述清,王述彭,劉靜芬.精神科護理學,吉林,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127. [2] 張福英,孟慶立,許麗榮等.護士家訪對首發精神分裂癥病人預后的影響,中華護理雜志,2005,40(6):5-8. [3] 于青,陳冬云.系統早期干預對首發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質量及預后的影響,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20(8)52-52. [4] 何燕玲,張明園.陰性和陽性癥狀量表的中國常模和因子分析.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0,8(2):65-66. [5] 方積乾,赫元濤,李彩霞等.世界衛生組織生活質量量表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9,13(4):203-205. [6] 柳群方,朱紫青,孟國榮等.Momingside康復狀態量表的信度與效度研究.上海精神學,1998,10(3):147-149. [7] 張國強,田瑞振,孟慶瑞.現代精神疾病診療指南,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6.88-106. [8] 陳浩,昌延力,翁永振等.精神分裂癥院內康復策略及其療效的初探.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3,17(12):839-842.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