匙精膠囊毒理學研究
佚名
作者:肖小華 徐麗瑛 朱令元 丁琦 郭晟 方鋁 鐘小群
【摘要】 目的觀察小鼠和大鼠分別灌胃給予匙精膠囊的急性毒性作用和長期毒性作用。方法采用Bliss法測定小鼠灌胃匙精膠囊的LD50以及大鼠連續灌胃匙精膠囊180 d,觀察給藥180 d的生長、發育,血液學、血液生化學、組織病理變化及停藥30 d時上述指標的變化。結果昆明種小鼠灌胃匙精膠囊的LD50為294.23 g/kg。匙精膠囊大鼠給藥180 d的毒性試驗,劑量分別為5.0,10.0,20.0g/kg (指含生藥量,下同)(相當于臨床60 kg人用量的13.3,26.7,53.3倍),給藥期間各組大鼠毛色、活動、二便均無異常變化,但給藥組大鼠攝食、飲水、體重以及部分血液生化學指標和臟器系數有異常變化,停藥后,上述異常變化指標均已恢復正常。給藥期和恢復期主要臟器病理組織學檢查,除給藥期間高劑量死亡7只大鼠,解剖發現其肺部和腎臟均有感染,其它給藥各組大鼠均無異常發現。結論長期大劑量灌胃給予匙精膠囊對大鼠有一定毒性,但停藥后均已恢復。
【關鍵詞】 匙精膠囊 急性毒性實驗 長期毒性實驗
匙精膠囊由匙羹藤葉和黃精組成,其功能為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益氣養陰,降糖止渴,用于2型糖尿病,中醫消渴病熱盛血瘀、氣陰兩虛證的治療。本次實驗目的是觀察小鼠灌胃給藥的急性毒性反應以及大鼠連續給藥180 d所產生的毒性反應和嚴重程度,以及停藥后的發展和恢復情況,為臨床安全用藥提供依據。
1 器材與方法
1.1 材料
1.1.1 動物 SD大鼠,體重100~120 g,雌雄各半;昆明種小鼠,體重18~22 g,雌雄各半,均為清潔級,由中國科學院上海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合格證號:中科動管第003號。
1.1.2 藥物 匙精膠囊由天然藥物研究室提供,批號:20020108。實驗前用蒸餾水配成不同濃度的溶液供灌胃使用。
1.1.3 儀器 BT-224半自動生化分析儀,意大利產;BT-2100血細胞分析儀,意大利產。
1.2 方法
1.2.1 小鼠LD50測定 動物按體重隨機分為5組,每組10只,雌雄各半,按0.3 ml/10g灌胃給匙精膠囊,一天內共灌胃4次,每次間隔5 h。劑量分別為184.93,228.31,281.86,347.98,429.60 g/kg,連續觀察14 d,記錄小鼠毒性反應和死亡情況,死亡動物進行尸檢,記錄病變情況,按Bliss法計算半數致死量(LD50)和95%可信限。
1.2.2 大鼠長期毒性實驗 大鼠實驗前先對其觀察1周,包括外觀體征、行為活動、腺體分泌、呼吸、糞便性狀、食量、體重等,取大鼠160只,雌雄各半,按體重均勻隨機分為4組,即對照組和匙精膠囊低、中、高3個劑量組(以下分別簡稱低、中、高劑量組),每組40只(雌雄各20只)。低、中、高3個劑量組分別給予匙精膠囊5.0,10.0和20.0 g/kg,對照組給予等容積水,灌胃給藥1 ml/100 g,1次/d,連續6個月。在給藥期間每天觀察動物行為、毛色,二便等一般情況,每周稱1次體重和大鼠攝食、飲水量,于給藥3個月和6個月分別每組處理12只(雌雄各半)和16只(雌雄各半)大鼠,測其凝血時間,血常規,血小板計數,血清生化指標(ALT,AST,ALP,BUN,CRE,TP,GLU,ALB,TCHO,TBIL),然后拉斷頸椎處死動物,進行尸檢,取其心、肝、脾、肺、腎、腎上腺、胸腺、腦、睪丸(連附睪)、前列腺、卵巢、子宮、用電子天平稱其濕重,并計算其臟器系數。同時取其心、肝、脾、肺、腎、腎上腺、胸腺、甲狀腺、腦、睪丸(連附睪)、前列腺、卵巢、子宮、胰腺、胃、十二指腸作病理切片,記錄其組織學改變情況,并攝下彩色圖片,各項測得數據按性別分組進行統計學處理,用t值法進行組間比較。 所留下的動物停藥觀察1個月后,重復上述檢查。
2 結果
2.1 小鼠的急性毒性實驗 各組小鼠死亡前大便溏稀,踡臥少動,死亡后大體解剖除見胃、腸道膨脹充氣外,其他臟器,如心、肝、脾、肺、腎、胸腺等均無異常變化。其余存活小鼠最后一次灌胃后14 d內,色澤、外觀、攝食等均無異常情況。用Bliss法計算匙精膠囊灌胃給藥小鼠的(LD50)和95%可信限,結果為LD50是294.23 g/kg,LD50 95%的平均可信限為267.98~323.05 g/kg。
2.2 大鼠的長期毒性實驗
2.2.1 一般情況 本次實驗中,各組大鼠給藥期間行為、步態、毛色、糞便性狀與水組相比,未見異常變化,停藥觀察1個月亦無改變。中劑量雌雄大鼠各死亡1只,由于灌藥入肺導致,解剖發現肺呈水腫實質樣。高劑量雌性大鼠死亡3只,高劑量雄性大鼠死亡4只。死亡大鼠病理解剖檢查發現其腎臟部分呈淡黃色,肺部均有感染,動物死亡之前體重逐漸消瘦,攝食、活動減少,其余各組動物均無異常出現。
2.2.2 攝食、飲水和體重情況 中、高劑量組雄性大鼠在給藥第1周攝食明顯減少。高劑量組雌性大鼠在給藥第7周,高劑量雄性大鼠在給藥第1,2,3,4周飲水量顯著增加。雌性大鼠低劑量于給藥第2周,中劑量于給藥第6,11,15周,高劑量于給藥第6至12周和第15周,體重明顯降低;雄性大鼠,低劑量于給藥第5,15周,中劑量于給藥第15周,高劑量于給藥第7至第27周體重明顯降低。
2.2.3 血液學檢查 給藥3個月、給藥6個月和停藥1個月進行血液學檢查,各給藥組血液學各指標與水組比較,均無顯著差異。
2.2.4 血液生化學指標檢查 給藥3個月,各給藥組生化指標與水組比較均無顯著差異。給藥6個月,雌性大鼠中劑量ALP明顯升高,高劑量ALT明顯升高,高劑量CRE明顯下降,與水組比較,均有顯著性(P<0.05)和非常顯著性意義(P<0.01);雄性大鼠高劑量BUN明顯升高,與水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停藥1個月后,各給藥組生化指標與水組比較,均無顯著意義(見表1~3)。
表1 匙精膠囊對大鼠給藥中期血液生化學指標的影響(略)
表2 匙精膠囊對大鼠給藥末期血液生化學指標的影響(略)
表3 匙精膠囊對大鼠恢復期血液生化學指標的影響(略)
2.2.5 主要臟器檢查 給藥3個月,解剖各組部分大鼠,肉眼檢查,各組動物均未見異常。雌性大鼠,高劑量子宮和脾系數減少,與水組比較,有顯著性(P<0.05)和非常顯著性意義(P<0.01);雄性大鼠,各給藥組臟器系數與水組比較均無顯著差異。給藥6個月,雌性大鼠中劑量肝系數增加,高劑量組肝和腎上腺系數均增加,與水組比較,均有顯著性意義(P<0.05);雄性大鼠中劑量肝系數增加,高劑量肝和脾系數均增加,與水組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停藥1個月,雌性大鼠各給藥組臟器系數與水組比較均無顯著差異:雄性大鼠中劑量肝系數增加,與水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見表4~6)。
表4 匙精膠囊對大鼠給藥中期臟器系數的影響(略)
與空白組比較,*P<0.05, **P<0.01
表5 匙精膠囊對大鼠給藥末期臟器系數的影響(略)
與空白組比較,*P<0.05
表6 匙精膠囊對大鼠恢復期臟器系數的影響(略)
與空白組比較,*P<0.05
2.2.6 重要臟器病理組織學檢查 給藥各組在給藥期和給藥恢復期主要臟器病理組織學檢查均無異常發現,給藥期間高劑量死亡7只動物,解剖發現其肺部均有感染,腎臟部分呈淡黃色。
3 討論
3.1 小鼠的急性毒性實驗 匙精膠囊灌胃給藥小鼠的(LD50)和95%可信限,結果為LD50是294.23 g/kg,LD50 95%的可信限為267.98~323.05 g/kg。
3.2 大鼠的長期毒性實驗 從大鼠的長期毒性實驗結果中分析,匙精膠囊20.0 g/kg和10.0 g/kg(相當于60 kg人用量的53.3和26.7倍),連續給藥6個月,除雌性大鼠中劑量ALP上升,肝系數增加,高劑量ALT升高,CRE下降,肝和腎上腺系數增加;雄性大鼠高劑量BUN升高,中劑量肝系數增加,高劑量肝和脾系數增加外,其它檢測各指標與水組比較均未發現有顯著差異,上述變化差異在停藥1個月后檢查中均恢復正常。病理組織學檢查除少數動物肺部有感染外,其余均未發現明顯異常變化。給藥期間高劑量組有7只大鼠死亡,解剖發現腎臟部分呈淡黃色,其肺部均有感染,是由于受試物濃度高,灌流的藥液反流致氣管肺部造成感染死亡。綜上所述,匙精膠囊在人用量26.7倍(10.0 g/kg)以下的劑量組,未出現上述明顯毒副反應,提示該藥在臨床常用劑量下長期使用,可認為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