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刺加氦氖激光治療腕管綜合征35例
佚名
作者:欒玉芬,周相蒼,宮朝霞,張坤
【關鍵詞】 腕管綜合征;針刺治療;氦氖激光治療
腕管綜合征是臨床上常見疾病,其典型癥狀為腕關節疼痛,拇、示、中三指感覺異常、遲鈍、疼痛、麻木,尤以夜間為甚,活動或甩手后減輕。自2003年以來,我院采用針刺加氦氖激光治療腕管綜合征,療效確切。與單純TDP照射治療對比觀察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69例患者均來自門診,男25例,女44例;年齡18~55歲,平均39歲。病程最長4年;最短20天。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其中治療組35例,年齡18~50歲,平均40歲,病程30天~4年;對照組34例,年齡20~55歲,平均38歲,病程20天~3年。兩組患者年齡、病程基本相同,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2.1 治療組 取穴:大陵、神門。常規消毒后,用1寸毫針針刺大陵穴,進針0.5~0.8寸,得氣后使針感傳向拇、示、中三指,斜刺神門穴0.5~0.8寸,使針尖朝向大陵穴,得氣后留針20~30 min,并應用LHH-500型半導體激光治療儀固定照射大陵穴,激光輸出功率為420~460 mW,每次照射15 min。此療法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1.2.2 對照組 只應用TDP照射大陵穴處,每日1次,每次照射30 min,10次為1個療程。
2 結果
2.1 療效標準 痊愈:腕關節活動時疼痛消失。有效:腕關節活動時疼痛明顯減輕。無效:腕關節活動時疼痛無明顯變化。
2.2 治療效果 兩組痊愈率經統計學處理,P<0.001,治療組痊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見表1。表1 兩組治療結果比較注:與對照組比較,P<0.001
3 討論
腕管綜合征屬祖國醫學“痹證”范疇,是局部經脈氣血阻滯,不通則痛所致。現代醫學認為本病是由于腕部損傷及慢性勞作,造成局部組織水腫,瘢痕攣縮,造成局部血運障礙,腕管內壓力增高,正中神經在腕管內受壓而出現的相應癥狀。利用針刺大陵、神門二穴,使針感直達病所,起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配合半導體激光照射,使激光能量被組織吸收轉化為生物能,能加速血液和淋巴循環,促進了組織對炎癥的吸收。減輕腕管內壓力,消除正中神經異常癥狀。臨床觀察證明,利用針刺加氦氖激光可增強二者的協同作用,提高局部組織的免疫和防御功能,能預防復發,故可取得較好臨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