鈥激光在喉氣管狹窄治療中的應用
王利一
【摘要】 目的:探討鈥激光在喉氣管狹窄治療方面的應用。方法:應用鈥激光治療喉氣管狹窄15例,包括有氣管肉芽組織增生,雙側聲帶外展麻痹,喉癌部分喉切除術后喉狹窄,氣管癌術后氣管狹窄。其中氣管肉芽組織增生及氣管癌術后氣管狹窄病例選用經纖維喉鏡鈥激光治療,雙側聲帶外展麻痹病例選用懸吊喉鏡下鈥激光治療,喉癌術后喉狹窄病例中有選擇懸吊喉鏡下鈥激光治療者,另有患者因為暴露困難選擇動態喉鏡下鈥激光治療。結果:全部患者術后隨訪2個月 3年,療效良好,無復發。結論:鈥激光治療喉氣管狹窄方法簡單,易于操作,患者花費少。
【關鍵詞】 鈥激光 喉狹窄 纖維喉鏡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holmium laser in the treatment of laryngeal and tracheal stenosis. Methods: Fifteen patients with laryngeal or tracheal stenosis were treated by the holmium laser under a fibrolarygoscope or a selfretaining laryngoscope. Result: Followed up for 2 months to 3 years, all the patients were better. Conclusion: The holmium laser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laryngeal and tracheal stenosis.
[KEY WORDS] Holmium laser; Laryngostenosis; Fibrolaryngoscope喉氣管狹窄是喉氣管手術后較常見并發癥,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2003年3月至2007年1月,我科應用鈥激光治療喉氣管狹窄15例,療效滿意,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組15例中男13例,女2例;26 91歲,平均67歲;其中因為氣管切開長期戴管反復摩擦刺激導致的氣管內近氣管套管口處肉芽組織增生8例,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無法維持正常的氧飽和度,吸痰管無法順利進入氣管,反復肺部感染不易控制;甲狀腺癌手術后雙側聲帶外展麻痹3例,主要表現為聲音嘶啞,偶爾呼吸困難;喉癌部分喉切除術后喉狹窄3例,主要表現為術后拔管困難;氣管癌術后氣管狹窄1例,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
1.2 手術設備 采用波長2?140?nm、光導纖維直徑365?μm的Ho:YAG(鈥)激光治療系統(美國 COHERENT),纖維喉鏡(日本 PENTAX),動態喉鏡(德國 STORZ)。
1.3 手術方法
1.3.1 氣管肉芽組織增生 1%丁卡因經氣管套管口噴入進行表面麻醉,短暫吸純氧后暫停吸氧,纖維喉鏡與監視器相連,將光導纖維經纖維喉鏡活檢口插入。纖維喉鏡從氣管套管口插入,充分暴露肉芽組織,將光導纖維自纖維喉鏡伸出10?mm,對準肉芽組織進行氣化。激光參數:脈沖頻率15?Hz,每脈沖能量0.5?J。術后給予慶大霉素和地塞米松霧化吸入治療。
1.3.2 雙側聲帶麻痹 經口氣管插管麻醉。懸吊喉鏡下暴露聲門,光導纖維經吸引器插入,直視下切除一側聲帶后1/3及杓狀軟骨。激光參數:脈沖頻率15?Hz,每脈沖能量0.5?J。
1.3.3 喉癌術后喉狹窄 其中2例在懸吊喉鏡直視下切除瘢痕組織,1例因為術后放療及頸椎病,無法行懸吊喉鏡手術,故在局麻動態喉鏡直視下行瘢痕切除術。激光參數:脈沖頻率15?Hz,每脈沖能量0.5?J。
1.3.4 氣管癌術后氣管狹窄 局部丁卡因表面麻醉后光導纖維經纖維喉鏡導入氣管狹窄處,氣化切割瘢痕組織。激光參數:脈沖頻率10?Hz,每脈沖能量0.4?J。
2 結 果
8例氣管肉芽組織增生患者,術后即可維持正常的氧飽和度,吸痰管通過順利,肺部感染逐漸控制。隨訪最長3年,未發現復發。雙側聲帶麻痹患者術后呼吸困難解除,長期隨訪無復發。喉癌術后喉狹窄患者術后1周拔管順利,長期隨訪無復發。氣管癌術后氣管狹窄患者術后呼吸困難解除,長期隨訪無復發。
3 討 論
喉氣管狹窄是喉氣管手術后常見并發癥,由此引起呼吸困難及拔管困難。早期的處理手段多為頸部進路喉腔成型術。但其創傷大,患者花費高,病情恢復慢,復發幾率大。隨著激光技術的應用,目前多采用懸吊喉鏡下激光手術。激光手術具有創傷小、術野清晰、術時短、手術精細、出血少、恢復快及并發癥少等優點,故臨床上逐漸得到普及。目前常用的激光有CO2激光和Nd:YAG激光[13]。但是有的患者懸吊喉鏡下暴露困難,無法行懸吊喉鏡手術,這時可采用纖維喉鏡輔助激光治療。但要求激光必須可以通過光導纖維傳導。所以多采用Nd:YAG激光而不是CO2激光[4]。
鈥激光是20世紀90年代研制成功的一種新型的固體激光機,通過光導纖維傳播,組織穿透深度為0.5?mm,釋放熱量很少,故熱損傷小,而Nd:YAG激光的組織穿透深度為4?mm,熱損傷相對較大。另外Nd:YAG激光的吸收基為組織蛋白,具有組織選擇性吸收,難以精確手術,而鈥激光呈非選擇性組織吸收,吸收基為水,對組織的作用不隨組織成分的改變而改變,因此手術精確,效果好[5]。特別是在喉及氣管等部位,可以減少副作用。另外,由于只需要局麻,在門診即可進行,手術花費相對很少。鑒于以上優點,鈥激光在喉氣管手術的治療中可以發揮較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