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孕育在高中數學教育教學中的德育功能
張耀紅
對于高中數學教學來說,傳授一些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是無可厚非的,也是非常重要的,這是教育的目標之一.但我們不能忽視的是數學教育不僅僅只是數學知識的傳遞和傳授,也是情感教育和德育教育的主要手段和方式,如果在教學中教法有效,滲透德育,就會對學生的發展產生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在數學教學中對學生滲透德育成為了新教學理念下教學工作的新方向.
一、發揮數學的科目歷史,激發學生情感教育
數學史上的重大發現及其對社會進步的推動作用的事例,對于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興趣、情感、意志和學習態度等無疑是一種最好的材料.如在講到大約成書于東漢初期的《九章算術》中關于負數的概念和正負數的加減法運算法則,以及聯立一次方程組的揭發,在世界上也是最早的.等等這些事例,均可以用以激發學生強烈的民族情感和愛國熱情.同時,在講述這些內容時還可以利用杰出人物的事跡,引導學生了解這些科學家的勤奮、刻苦、堅韌以及為科學真理而苦心鉆研的精神.從而進行情感教育,幫助學生得到心靈的凈化和思想的升華.
二、展現學生的學習數學的用途,學以致用
我們知道,對于個人的發展來說,有的時候解決問題不是關鍵,而提出問題卻是顯得那么重要.所以,對于高中生來說,培養數學思維比一味的去解決數學學習題目更為重要,學習的目的是學以致用,讓高中生能以所學的數學知識發揮應有的實用價值,學會主動的提出數學題目,發現自己的數學思維和邏輯.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重視對學生知識的傳授,而且還應該為學生創建大量的實踐活動情境和參與的機會,讓學生感悟到數學的實用性,體現數學的實用價值和意義,進而增強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題目的解決問題的水平,從而促進自身的發展.是否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適當地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是新課改下數學教育的中心,同時也是推行素質教育、寓德育于數學教學的關鍵,更是評價數學教學中教學目標是否達成的重要依據.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以此為指導,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在教學中把“學”與“用”密切結合起來.
三、發揮數學的魅力,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數學規律本身包含著許多哲學思想.所以,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應該對學生進行辨證唯物主義教育,從而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數學是充滿了矛盾的,比如數學中數的擴充過程中,正是因為數的運算的矛盾性,所以數才能一再擴充.同樣有了整數乘除運算,從而便出現了分數.也由于乘方的出現,才需要無理數.所以數的擴充過程正是事物的發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內部矛盾性的一個重要體現. 解決數學問題其實就是解決矛盾,這與唯物主義的矛盾論息息相關.數學中大部分定理的發現與證實,甚至到問題的解決都是采用的的“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這個方法.同時在學習數學時也要多多利用辯證唯物主義中聯系的觀點,這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不但要提醒學生注意各部分知識的內在聯系聯系,而且還要經常思考數學問題和實際問題的聯系.辯證唯物主義教育和數學教學是一個相互滲透的過程,兩者之間是可以可以融會貫通,并且相互促進的.更是數學教師進行德育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師在教學中要正確對此運用,真正做到寓德育于數學教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