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怎樣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孫寶軍
在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在學習中形成一種印象,以為學習數學就是練習一些演算,可是我們都知道演算只是數學的一部分,但卻不是數學中最重要的部分。
一、引導學生,培養觀察習慣
教師在培養、提高學生觀察能力的整個過程中,始終擔當著引導的作用,但如果在引導學生觀察過程中教師沒有科學系統的觀察方法,學生的觀察能力是無法得到正確培養的,所以作為教師掌握正確、科學、的引導學生觀察的方法就顯得至關重要。分析觀察法是一種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相結合、以分析事理為目的的觀察方法。在數學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認真地、觀察、分析,在激發學生求知欲的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對事物了解得更加清楚。另外還有對比觀察法、驗證觀察法等等。
二、升華教學目的,激發學生興趣
對于數學中觀察能力的培養是有目標、有秩序、有規律的,并且觀察能力的培養還是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效果緊密相連的,對個人的發展極為重要。要想在數學教學中有效的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必須要讓學生產生濃厚的數學學習興趣和觀察培養的興趣。所以,教師在應該在課前、課上、以及課后為學生創造更多觀察的條件和機會,激發學生自身的求知欲望,讓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較為濃厚的興趣。并且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量多鼓勵學生能夠積極觀察,為學生創設觀察條件的同時設計一些較有趣味的練習,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分析和總結能夠概括出數學中存在的概念、性質、規律以及解題技巧,從而起到調動學生主動觀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觀察、尋求新的知的意識,培養學生自主觀察能力的作用。
三、在觀察中思考,做好觀察總結
李四光先生曾經說過:“觀察是得到一切知識的一個首要的步驟。”因為觀察中,還應還應該注意思考,在觀察后有所思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他們看到的只是經過自身的思考的到升華,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學友有所獲,而不會導致學習到的知識緊緊是過眼云煙。此外,作為教師要明白,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僅僅是強化教學的一種手段,而觀察的最終目卻是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并且得出某些結論。
四、養成習慣,堅持長期觀察
從某種意義上講,在學習過程中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甚至比擁有知識本身更為重要。當然學生的較強的觀察能力并不是與生俱來的,它只有經過學生自身大量的觀察活動才能得以發展。并且,由于在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過程中,教師還應進行積極引導教給學生一些正確的觀察方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學生一旦養成良好的觀察的習慣,那么他們就會隨時隨地觀察留意身邊的一切,而不會導致“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現象的出現。通過觀察學生會發現數學中有許多知識是具有極大魅力的。比如數學圖形具有對稱美和不對稱美,數學數據的具有的奇妙美,數學思維更是神奇且具有吸引力的.所以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將這些數學之美在平時的教學中,通過引導學生的觀察,從而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激發學生發自內心的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