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
楊翠萍
興趣是人類積極認識事物或參加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是人學習活動的動力機制。是學生思維發展的巨大推動力。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說過:“成功的秘訣在于興趣。”通過我多年教學實踐證明:當學生學習的興趣一旦產生時,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那么,如何才能具體做到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是數學教師的首要問題。下面就培養學生的興趣談談我的體會: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和意義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對學習初中數學起著關鍵的作用
學生要有效地對初中數學進行學習,興趣是必不可少的,有了學習興趣,學生才會知道為何要學習這門課程,學習這門課程要達到什么樣的目標,這樣才能在學習的過程中,集中精力,保持濃厚的興趣,所以興趣對學生的學習有明顯的推動作用。
2.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具有維持和監督的作用
學習興趣與學習的積極性、 學習效果以及學習的可持續性之間都有著極為重要的關系。一般來說,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習興趣越明確,越強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越高,學習的效果越好和持續這種狀態的時間就會越長;反之,學習興趣不純或不強烈,學習的積極性就低,極易半途而廢,失敗氣餒。
二、應用恰當方法,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
1.巧設懸念,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欲望
欲望是一種傾向于認識、研究、獲得某種事物的心理特征。在學習過程中,可以通過巧設懸念,使學生對某種知識產生一種急于了解的心理,這樣能夠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例如:講“科學記數法”時,教師可通過光速、世界人口、四川地震的經濟損失等有關數據的導入,引人入勝,特別是可以用這些事例的圖片,吸引學生的興趣。這種情境的創設,使學生學習更加有趣,改變了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有利于數學能力的提高。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數學問題生活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數學問題生活化,數學緊密聯系生活,讓數學源于生活,歸于生活。教師從學生身邊的生活實際入手,利用某個生活過程,激少學生頭腦中的生活經驗,將學生置于生活問題的情境之中,體現“數學問題生活化”讓學生感受生活與數學之間所密切聯系,使枯燥的數學問題變成身邊的生活現象,自然地進入數學學習中來,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欲,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增強了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親近感。使數學問題生活化,從而激發初一學生學習興趣。
3.給予成功的滿足,增強學生數學學習信心
興趣是帶有情緒色彩的認識傾向。在學習中,學生如果獲得成功,就會產生愉快的心情。這種情緒反復發生,學習和愉快的情緒就會建立起較為穩定的聯系,學生對學習就有了一定的興趣。正如原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孩子好好學習的愿望。請你注意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在力量消失。” 課堂上施行一些小技巧,人為地設置一些讓學生成功的機會,讓他們也體驗一把成功的感覺。 比如,在講一些例題時,對基礎較差學生提出一些非常低的要求,使他們人人都能達到,并明確指出,他們如果完成了老師提出的要求,就視他們完成了任務并進行及時的表揚與鼓勵,以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他們的信心,通過獲得成功的心理滿足,促使他們熱愛數學,并體驗數學學習中的諸多樂趣。告之并不是天才才能學好數學的,只要用心,人人可為,幫助他們樹立信心。一個好的數學教師,要善于運用幽默的語言、生動的比喻、有趣的例子、別開生面的課堂情境,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基礎較差學生學習數學的自覺性,最終達到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
三、注重學習方法指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1.培養討論的習慣
教師通過有針對性、合理性的提問,引發學生進入教學所創設的教學情境,引發他們積極探討數學知識,逐步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討論的習慣。特別是一題多解的題目或需要分類討論的問題,如在教學“絕對值”、“列方程解應用題”時,就有很多需要分類討論的題目;還有在探索規律這一節的教學中,也可以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由此引導學生進行討論,歸納出相應的方法和規律。讓學生在討論中產生成就感。同時通過討論也培養了學生思維的嚴密性和邏輯性。
2.培養觀察能力
學生對圖形、對實驗的觀察特別感興趣,缺點是思維被動、目的不明確,這就需要教師引導他們有的放矢、積極主動去觀察。可采取邊觀察、邊提問、邊引導學生對變化原因、條件、結果進行討論;也可以創設教學情境把學生帶入較熟悉的環境中去觀察。
3.培養小結習慣
根據新教材的要求,在實際教學中或讓學生上講臺進行小結評比,或以板報的形式張貼幾個學生的小結,或在課余時間對互幫互助小組雙方的小結進行評比,從章節、小節慢慢過渡到課時小結。由于經常強調自己去歸納、小結,這使學生記憶效果明顯,認識結構清晰,學過的知識不易遺忘。教學實踐表明,只有正確的學法指導,才能使學生站在教學的主體位置上,學有所獲,才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還能保持他們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4.培養學生自學習慣
學生習慣于圍著老師轉而不注重獨立思考和對規律的歸納總結,為此教師在課堂有效時間內指導學生看書自學,然后有目的提問不同層次學生,久之,便培養了學生自學習慣。
“興趣是人類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喚起學生自主學習,才能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數學教師要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在感知、認知的氛圍中想學、會學、樂學,在輕松愉快中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