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培養中職生對數學的興趣
熊波
在中職數學教育中,由于學生在初中時大多數數學成績較差,以至于一些學生對數學的學習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著一些厭學心理.主要表現在對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上有一種厭惡感,學習動力不足,往往對數學課采取一種敷衍的態度,迫于壓力而勉強完成各種數學活動.因而數學學習成績每況愈下,致使中職學校出現了龐大的數學學困生.如何有效地轉化這龐大的數學學困生,是中等職業學校數學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廣大職教戰線的數學教師應該探索的問題.這些年來我一直從事著中職的數學教學,在教學上進行了一些嘗試,積累了一些經驗,實踐表明有一定的成效.
一、加強目的性教育
教學實踐表明,學生對某些學科缺乏學習積極性,往往是由于對學習這門學科的重要意義缺乏深刻的認識.一旦學生充分理解所學知識的相互聯系,理解了所學內容的科學意義和社會意義,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精神就會油然而生.
由于中等職業教育是為學生就業而進行的定向教育,學生的職業興趣定向較早,從一進校門就自覺或不自覺地將興趣集中于固定的專業.由于這種心理特征,不少學生在學習中,重專業輕基礎,對數學課的基礎作用認識不足,甚至產生學不學無所謂,只要能混過去就行的心理,絕大多數學生都沒有認識到數學學習的目的性和重要性.
在中職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把數學的意義貫徹在整個教學教程中,使學生明確學習數學的目的,理解數學的實際意義,調動學生的求知需要.
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一方面要結合中職學校的培養目標和數學的學科特點,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注重聯系生產和生活實際,結合本專業的特點,突出數學知識的實用性.如對財經類學生就可以多舉例子說明當今經濟學的很多內容,特別是講師經濟學和數學經濟學賭是直接應用數學的,如1975年,康托維奇因創建“物質最優調拔理論”而獲獎;1981年,托賓因繪出“投資決策的數學模型”而獲獎.
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課余時間,指導學生多閱讀一些和數學有關的科普讀物.多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課,使學生增強學有所用的意識,增加他們對數學的特殊情感.如用分段函數解決出租車的計價問題,用概率統計知識解釋雙色球,七星彩等摸獎游戲的中獎率問題等.
二、創設自由、寬松、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般來說,具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可以增強學習的動機,增強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積極性與創造性,進而產生良好的學習效果.陶行知說過:“惟獨從心里發出來的,才能達到心的深處.”在課堂教學中,努力創造自由、寬松、民主、平等、和諧、樂學、互相信任、心情愉悅的課堂氛圍,使學生的個性潛能得到釋放,學生才能把精力放在學習上,愉快的學習,積極主動地探索.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充分信任學生,給學生提供發表不同見解的機會,激活學生的生活積累.引導、鼓勵和督促學生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體會;對學困生和潛能生更要關注.多與他們溝通,不挖苦、不歧視,用真情關心、愛護他們,使他們真正感受到老師的愛,減少他們因學業成績不理想而造成精神上的沉重壓力,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以促其建立自信,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相反,缺乏學習興趣必然減弱學習的動機,影響學習中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的發揮.產生較差的學習效果,這種學習效果的不滿足恰恰又會挫傷學習的積極性,并抑制學習的興趣,從而導致惡性循環.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盡可能地創設問題情景.思維總是由問題引起的,學生學習的過程就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有價值的問題才能使學生的思維處于主動、愉快地獲取知識的活躍狀態.因此,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科的知識特點,采取恰當的方法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習變被動為主動.恰當地設置認知沖突,誘發學生的好奇心,使他們的思維活動在問題的牽引下處于高度興奮狀態.
通過設計一些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情境,使教學內容更具有真實性、趣味性、開放性,讓學生置身于逼真的問題情境中,體驗數學學習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學生也會品嘗到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現象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樂趣,感受到借助數學的思想方法,會真正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其效果就像章回小說“欲知后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那樣吸引著學生.
三、讓學生在成功中重塑自我
相對普高生,中職生多數存在“升學無望,升學失敗”的心理,他們的自卑感較重,總擺脫不了中考“失敗”的心理陰影,總認為自已是“落榜生”,一進了職業學校的大門,就成了“二等公民”,就斷了上正規大學的希望.總覺得前途渺茫,因而情緒低落,意志消沉.這種不良的情緒極大地扼殺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因此在學習過程中,常多采用應付、消極的學習態度.另加上以往學業上的失敗和學業上的困難,也產生了不少的學習障礙,使他們喪失學習興趣和熱情,因此在學習中極易陷入非良性循環的軌道.
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的關鍵在于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成功,特別是在以往數學學習中屢屢碰壁的中職生更需要讓他們體驗到成功,從而增強他們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多地給學生提供成功的機會,讓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成功.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設法創設競爭和取勝的機會,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桃”.
四、及時反饋
反饋就是將學習結果提供給學習者.學習結果的及時反饋對調節、保持和強化學習動機有重要的作用.學習結果的反饋包括學習進度的快慢、運用知識的成敗、解答問題的正誤及考試成績的好壞等.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本身就是一種巨大的推動力,會激發學生的學習愿望.一位考試專家認為,沒有評分,學生的學習就缺乏引導,而且也喪失了一定的學習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