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農業保險政策性支持探究
葉春
摘要:黑龍江省農業保險經過多年的發展,取得了不錯的成效,目前黑龍江省政策性農業保險分別由陽光農業相互保險公司和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黑龍江省分公司承辦,但也存在不少問題亟待解決。本文探析了黑龍江省農業保險發展的成效和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農業保險;政策性支持;黑龍江。
一、黑龍江省農業保險政策性支持成效。
目前黑龍江省政策性農業保險分別由陽光農業相互保險公司和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黑龍江省分公司承辦。陽光農業、中國人保、大地財險等公司也開辦了商業化農業保險業務。目前黑龍江省確定的政策性農業保險險種中,種植業保險險種包括玉米、大豆、水稻和小麥;養殖業保險險種包括能繁母豬保險和奶牛保險。商業化模式自主推動的險種主要包括烤煙、林木、肉雞等險種。截至2010年7月,黑龍江省實現政策性農業保險保費收入12.2億元,承擔風險保障128.86億元。
二、黑龍江省農業保險存在的問題。
1.農民的認知程度不高。
黑龍江省地處祖國邊疆,多數地方地廣人稀,大多數農民長期處于分散封閉的小生產狀態下,傳統觀念根深蒂固;農民的文化素質普遍較低,風險意識淡薄,缺乏參加農業保險的主動性;大多數農民都存在僥幸心理,只有到遇到災害時才央求政府。部分農民不了解保險,沒有自愿參保的意愿;即使有些農民有投保意愿,但承受能力很弱,交保費的壓力較大;少數投保農民對于自己和保險公司的利益依存關系認識不足,騙保、冒保、虛?,F象時有發生,由此引發的“道德風險”讓保險公司防不勝防。
2.地方政府配套資金壓力沉重。
開展農業保險業務,地方政府都需要配套承擔一定比例的保費。
由于保費按照農作物種植面積計算,因此糧食主產區和商品糧調出省市縣的財政支出壓力更為沉重。黑龍江開展農業保險地方政府配套資金壓力沉重,如某縣級市全年財政收入只有1億元,2008年分擔的保費補貼支出達2162萬元,如果再擴大承保面積,市財政將難以為繼。
農業大省、大縣往往是財政困難大省、大縣,地方財政較為困難,主要是“吃飯”財政,地方經濟建設主要靠中央轉移支付,加之中央各個轉移支付專項資金均要求地方財政進行配套,如不進行配套就不撥付中央資金,這進一步加劇了收支矛盾。地方財政難以匹配農業保險的配套資金,致使有些縣區根本不開展農業保險業務,有些縣區選擇那些承擔縣級配套資金的保險公司開展農業保險業務,造成農業保險畸形發展。
3.保險公司開展農業保險政策性支持業務普遍虧損。
由于農業保險同農業緊密聯系,具有災害發生頻率高、損失大的特點。目前我省農業保險政策性支持業務經營模式為保險公司自辦模式,一旦出險,只能由保險公司用自有資金進行賠付,會面臨單險種核算虧損的情況。由于道德風險不易控制,農業保險需要較高的監督成本。為防止部分承保、選擇性投?;蛲侗L蕴虿粔蛐簖g的豬只和奶牛,需要對投保能繁母豬和奶牛進行實地驗標,承保工作量大、成本高。在理賠時同樣要會同當地農業、畜牧部門一道進行現場查勘以準確確定保險責任、核定理賠金額。對于種植業保險,由于農作物在受災后具有自我恢復性,災害對農作物造成的損失往往要進行二次定損;對于養殖業保險,只要有一頭豬死亡就要進行現場查勘,工作量巨大,造成保險公司經營成本高,農業保險險種普遍存在虧損現象。 三、促進黑龍江省農業保險發展的對策建議。
1.加強對農業保險的宣傳。在開展宣傳工作的過程中,既要考慮到黑龍江省農村地域分散、交通不便、通訊落后等特點,又要考慮到農民文化水平低,小農意識嚴重等特點。宣傳形式要多種多樣,可利用網絡、電視、廣播等多種渠道進行宣傳,宣傳方式更要有針對性,使廣大農民充分認識農業保險并認識到參加農業保險的好處。
2.完善農業保險的相關財稅支持政策。一是要加大重點農產品的保費補貼比例,減輕縣級財政承擔的保費補貼比例。二是實行區別對待的保費補貼政策,中央財政對糧食主產省與非主產省實行差別補貼政策,對黑龍江省這樣的糧食主產省份要加大補貼力度,確保糧食安全。三是中央政府和省級政府要研究建立巨災風險基金,解決因重大災害所造成的超賠問題。四是對農業保險業務實行稅收優惠政策,減免政策性農業保險業務的營業稅和所得稅,提高自我積累和應對風險的能力。
3.相關部門要為保險公司開展農業保險政策性支持提供便利條件。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應當鼓勵和引進一些為好的保險公司參與本地的農業保險業務,并給予一定支持;各地對從事農業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的選擇,既要適度分工,也要適度競爭,要根據服務業績對保險公司開展農險業務實行優勝劣汰;對承擔政策性農業保險業務的公司可給予經辦政府采購范圍內的車輛、房產,以及農機具、農房等保險業務的優先權,在區域內讓其農險與非農險“打包”承保,使之以險養險,以解決目前農村保險市場上商業保險公司爭搶財險和壽險,而農業保險無人問津的問題;地方各級政府要組織協調農業服務組織、龍頭企業、合作社等發揮自身優勢,為農業保險政策性支持業務的開展提供配合和支持,實現“雙贏”。
4.加強農業保險法律、法規建設。我國農業保險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至今還尚未形成專門的農業保險法。《保險法》是一部規范商業性保險的法律,對于具有特殊性的政策性的農業保險不適用?!掇r業法》中也沒有關于農業保險的相關規定。在目前我國農業保險法律缺位的情況下,黑龍江省可在國家有關部門的指導下,先出臺地方性農業保險法規,為農業保險試點工作順利開展提供法律保障,也為將來國家制定統一的農業保險法律奠定基礎。
[1]丁國光,吳孔凡,易 .黑龍江、吉林兩省開展農業保險情況的調研報告[J].農村財政與財務,2008(6)。
[2]伍曉容。當前我國農業保險模式的理性選擇——以黑龍江陽光農業相互保險公司為例[J].沈陽大學學報,2009(04)。
[3]張加樂。我國農業保險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特區經濟,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