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再現式”民俗文化旅游主題公園新發展戰略探討
佚名
作者:曾光敏王院成張雪瓊
[摘 要] “本地再現式”民俗文化旅游主題公園是欠發達地區旅游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以贛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題公 園為例,分析了當地民俗文化旅游主題公園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提出了以客家特色民俗文化為依托的因地制宜發 展戰略,并為實施該戰略在拓展市場營銷、挖掘特色文化、創新管理、加強政府主導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關鍵詞] “本地再現式”;民俗文化旅游主題公園;新發展戰略;探討 “本地再現式”民俗文化旅游主題公園是欠發達地區旅游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欠發達地區適應旅游市場需求變化、優化旅游產業結構、提高旅游經濟效益提供了一條有效途徑。但是,他們在經過十幾年的跌宕起伏演變之后,除少數脫穎而出之外,大多數或曇花一現或慘淡經營。那么,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競爭日益激烈、挑戰日趨嚴重。如何揚長避短,提出新的發展戰略以及如何實施新戰略的若干具體建議與對策,是一個極為重要而又棘手的問題。 一、贛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題公園所面臨的重大機遇與挑戰 1.重大機遇。首先,在當今民俗文化旅游勃興背景下,贛南客家民俗文化具有濃郁的鄉土性、多樣性、獨特性,這對于海內外人口數量龐大的客家群體和對客家文化感興趣的非客家人來說,都是極具吸引力的旅游產品。而以贛南客家民俗文化旅游資源為基礎的贛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題公園,也因此成為贛南旅游業發展中的一顆明珠,不斷放射出迷人的光彩。 其次,良好的區位條件正在逐步形成。贛州市周邊的閩、粵省區,均屬全國經濟最發達地區,城鎮居民收入較高,具有外出旅游、休閑度假的經濟能力。隨著贛、粵、閩、湘四省通衢區域性現代化中心城市地位的初步確立及交通條件的進一步改善,這些地區將成為贛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題公園的重要客源市場。 第三,政府主導作用將逐步凸現。贛州市“十一五”規劃提出:做大做強特色旅游業,重點建設好“三區一帶”旅游景區,即以中心城區為主的宋城旅游區,……以龍南、贛縣為代表的客家文化旅游開放帶,……大力發展紅色、綠色、古色、客家和休閑度假旅游。這些為贛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題公園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與保障。 2.嚴峻挑戰。首先,贛、閩、粵三角地區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這些地區賦存豐富而極具旅游開發價值的客家文化景觀和客家民俗風情,為客家文化旅游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文化資源與土壤。但由于此三角地區缺乏必要和積極的溝通與合作,都在各自的地域范圍內積極“再現”客家特色民俗文化,以達到旅游經濟效益的目的。贛州市已建成了贛縣客家文化城、五龍客家風情園,福建省在原址上開發了永定客家土樓博物館,廣東省河源市也興建了河源客家民俗博物館,廣東省的梅州市正在積極籌建梅州客家博物館等。殊不知,這樣近距離的同質旅游資源重復建設,必然會引起一定的屏蔽效應乃至嚴重的空間集聚與競爭,進而對贛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題公園構成嚴重的威脅與挑戰。 其次,贛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企業未能摒棄浮躁的心態,科學地認識其所處的內外部環境條件及自身的發展特點與規律,按照準確的市場定位,推進項目的整體策劃、規劃、設計、經營。譬如,贛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題公園是大眾化旅游目的地,客源市場是其發展的載體與基礎。實際上,贛州市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見表1),人們的實際消費能力還未能滿足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題公園這個現代經濟產物發展的需要。結果,因模仿沿海發達地區主題公園的發展模式,企圖開始就做大作強,最終卻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二、新發展戰略理論的提出 與其他類型的主題公園相比,贛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題公園具有兩個基本特征:處在欠發達地區——贛州市;創造性地再現客家特色民俗文化。正是這兩個基本特征決定了其新發展戰略具有與以往不同的特點: 1.贛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題公園應因地制宜而非“模仿”、“克隆”。著名旅游專家保繼剛教授曾指出,主題公園的發展受主客觀兩方面因素的影響。其中,客觀因素主要包括兩個必要條件和兩個限制條件。必要條件是客源市場和交通條件以及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它們關系到旅游客源市場的大小、基礎設施條件、投資能力和游客的消費水平,作為高投入高門票的主題公園,缺少這兩個條件中的任何一個都不能成功。限制條件是城市的旅游感知形象和主題公園的空間積聚和競爭,它們影響著游客的決策行為。首先,贛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題公園處在欠發達地區——贛州市。贛州市市區人口只有50萬人左右,2005年國民生產總值為500.31億元,人均國民生產總值5916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8199元。無論從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還是從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而言,贛州市都難以與全國平均水平相匹敵,更無法與東南沿海發達地區相提并論(見表2)。旅游需求產生的客觀前提條件之一,就是人們的經濟收入水平和人們的日常可支配收入。 但是,換個角度加以考察,問題就有轉機。(1)京九鐵路、贛龍鐵路、贛粵高速公路、昌廈公路、105、323、319和206等4條國道貫穿贛州市全境,4C級民航機場開通了飛往廣州、北京等航線,廈蓉高速公路和贛韶高速公路已開工建設,這將使贛州成為華南的重要交通樞紐。(2)贛州市周邊的珠三角、閩三角地區均屬全國經濟發達地區,城鎮居民收入較高,具有外出旅游、休閑度假的經濟能力。為此,贛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題公園可以利用贛州市較為便利的交通條件,采取“草船借箭”的策略,積極開拓珠三角、閩三角的客源市場,從而擺脫贛州市經濟發展欠佳的局限和市場承載力不足的制約。 其次,相對于贛州市周邊的井岡山、廈門市等地區,贛州市的旅游感知形象不鮮明獨特,還未能對外地游客構成巨大的吸引力。加之贛州市內現有三個主題公園以及贛州市周邊的以客家民俗文化為主的主題公園的空間集聚與競爭,都對贛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題公園產生一定的影響與制約。因此,贛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題公園的發展,應該與其所處的社會經濟環境相一致。首先應以小型化、專業化為發展方向,進而做大做強,而非一開始就追求大而全。 2.贛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題公園必須依托客家特色民俗文化,對客家特色民俗文化進行創意化再現。在主題公園模仿、克隆日益嚴重的今天,只有特色才能吸引游客的眼球,只有特色才能增強市場吸引力與競爭力。贛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題公園必須把握市場需求,從創造性地演繹客家特色民俗文化入手,以差異求特色,以特色求市場。如深圳華僑城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就源于其原創性與差異化,源于其獨特性的賣點與亮點。他從投資第一個主題公園——錦繡中華開始就十分注重項目的特色化,從濃縮中國傳統文化入手,創造出了世界上最大的微縮景區——錦繡中華;從民族民俗文化中吸取精華,建設了中華民俗文化村;用薈萃世界建筑與藝術演繹歷史畫卷的雙重手法,塑造了世界之窗;融器械游樂與情境創造為一體而成就了歡樂谷。所以,抓住了特色與差異化,就抓住了問題的關鍵,就抓住了旅游者的興趣點與興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