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摸女人的胸视频,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黄色视频性爱免费看,黄瓜视频在线观看,国产小视频国产精品,成人福利国产一区二区,国产高清精品自拍91亚洲,国产91一区二区

加急見刊

中、俄、蒙三國旅游合作的意義、條件與方略

佚名

一 旅游業為世界第一大產業,世界的關注點從西方轉向東方

早在20世紀90年代,旅游業就被確認為世界第一大產業。它對國民經濟的貢獻超過了傳統的鋼鐵、汽車等產業。相對其他產業來說,旅游業只是個敏感的產業,但不是個脆弱的行業,它抗危機的能力很強,危機后的反彈也很快。在最近風風雨雨的三年中,國際旅游者的到客人次數從7億增加到8億,國際旅游收入從5000億美元增加到6000多億美元。據世界旅游和旅行理事會的最近報告,旅游經濟對全球GDP的貢獻為6萬億美元,約占10.6%,總就業人數為2.2億,相當于全球總就業人數的8.3%①。

在21世紀的頭五年里,世界國際旅游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長期由歐美兩大洲主宰的局面被打破,亞太地區占世界國際旅游的份額扶搖直上,超過了美洲,形成了歐洲、亞太地區和北美三足鼎立的新局面。如果說,最近三年世界旅游業保持了良好的增長勢頭的話,那么,亞太地區的發展發揮了最大作用。

與其他產業一樣,東北亞地區旅游業的發展引起了世界的關注。作為一個旅游區域,其本身既是一個巨大的目的地,又是一個巨大的客源地。作為目的地,以其獨特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資源的魅力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旅游者,作為一個客源地,巨大的市場潛力在不斷釋放,成為世界各國相互爭搶、加大促銷的對象。很顯然,世界注目的西方形勢在變化,國際社會的焦點正在關注東方。旅游業的發展更能說明這一點。

二 中、俄、蒙三國旅游合作的意義與條件

中國、俄羅斯和蒙古國是友好鄰邦,國土彼此相連,經歷非常相似,傳統友誼把三國聯系在一起。旅游是個黏合劑,人員流動不僅會促進彼此貿易和經濟的發展,更能增進相互了解和理解,擴大更大范圍的合作。毫無疑問,中、俄、蒙三國的友好合作對亞洲乃至世界安全和發展來說都是舉足輕重的。

就旅游發展而言,中、俄、蒙三國有著良好的基礎條件,面臨良好的機遇。

(一)獨特的區位優勢

中、俄、蒙三國交界,構成一個連接歐亞的巨大板塊,西與東歐、西歐、北歐和中亞相連,東與日本、韓國以及北美隔海相望,南與南亞次大陸和東南亞接壤,成為聯系東西南北的交通要沖。陸地有鐵路貫通,海上有港口通達,穿越俄羅斯和中國的空中交通成為南北聯通的捷徑。

(二)良好的國家關系

中、俄、蒙三國人民有著傳統友誼,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為贏得勝利曾相互支持,相互幫助。在和平建設時期,也曾相互支援,相互合作,保持著睦鄰友好的關系?,F在,三國都主張開放,致力改革,又相互理解,相互借鑒,尋求發展和強大,構建更加緊密的戰略伙伴關系。

(三)豐富的資源組合

由于地域廣袤,三國面積總和相當于兩個歐洲。三國歷史久遠,民族眾多,造就了豐富獨特的旅游資源。熱帶海濱、內陸草原、寒帶冰雪、世界屋脊、沙漠奇觀,各類自然旅游資源應有盡有;亞洲文化、歐洲文化和歐亞融合文化、燦爛多姿的民族文化以及獨特的政治經濟體制的變遷,給國際社會準備了既熟悉又陌生的特殊社會文化旅游資源。這也是其他地區難以類比的。各國接壤的邊境地區相互融合,難分你我。而各國又有各自鮮明的識別特征,形成了內涵豐富、相互襯托的旅游資源組合。

(四)巨大的市場潛力

中、俄、蒙三國共有人口14.5億,相當于全世界總人口的22%,這本身就構成了一個非常巨大的客源市場。作為改革開放的成果,三國的經濟都有較快的增長,居民生活水平有了明顯改善,越來越多的人具有外出旅游度假的支付能力和愿望,中國“長假期”制度的一個重要效應是改變了人們旅游度假的觀念。俄羅斯已把中國作為旅游目的地之一,2005年來華旅游者已經超過200萬人次。依靠其獨特的資源優勢和在國際社會中不斷提高的地位,這個地區對周圍地區乃至整個世界產生著特殊的吸引力,公(商)務旅游和消遣旅游的市場潛力非常廣闊。

(五)共同的發展需要

目前,中、俄、蒙三國都在致力于改革開放,處于從傳統的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過渡期。作為轉型國家,都需要通過發展國際旅游,贏得外匯收入,增加財富,促進經濟合作,同時,也能滿足日益增長的國民旅游需求,提高公民的生活質量,增進各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近年來,三國政府不斷調整和明確旅游業在國民經濟和國民生活中的地位,采取了擴大開放、消除障礙、加大促銷、完善法律等措施,積極發展旅游。因此,發展旅游是三國共同的愿望和需求,有著良好的區域合作基礎。

在過去20多年的時間里,中、俄、蒙三國的區域旅游有了長足發展。中國的出境旅游就是從20世紀80年代初與俄羅斯和蒙古國等北部國家邊境旅游開始的,當年雙方邊境地區的邊境旅游促進了邊境貿易,曾是中國出境旅游發展的一個熱點。這一活動已經逐漸從邊境地區向內地延伸。在這個過程中三國間積極提供方便,創造條件,促使這一地區的旅游得以不斷擴大,不斷規范,不斷成熟。三方在旅游發展中互為市場和互為目的地格局已經形成,為三國間的貿易和經濟發展發揮了良好的作用。下面的一組數據就足以說明三方在各自國際旅游發展中的作用。

2003年中國到俄羅斯的旅游者人次數為 68.9185萬,占亞太地區到俄旅游者總數的 68.5%;蒙古國到俄羅斯的旅游者人次數為 11.6684萬,占亞太地區到俄旅游者總數的 11.6%;中國和蒙古國到俄羅斯的旅游者人次數占亞太地區到俄旅游者總數的80.1%。

2004年中國到蒙古國的旅游者人次數為 13.9283萬,占亞太地區到蒙旅游者總數的 76.8%;俄羅斯到蒙古國的旅游者人次數為 5.3917萬,占歐洲地區到蒙旅游者總數的 54.7%。

2004年蒙古國到中國的旅游者人次數為 47.8959萬,占蒙出境旅游者總數的76.5%;蒙古國到俄羅斯旅游者人次數為10.4011萬,占蒙出境旅游者總數的16.6%;蒙古國到中國和俄羅斯的旅游者人次數占其出境旅游者總數的93.1%。

2004年俄羅斯到中國旅游者的人次數為 179.2193萬,占中國接待入境外國人總數的 10.6%;蒙古國到中國旅游者的人次數為 55.3767萬,占中國接待入境外國人總數的 3.3%;俄羅斯和蒙古國到中國的旅游者人次數占中國入境旅游市場份額的13.9%②。

三 對中、俄、蒙三國旅游合作方略的思考

在發展旅游方面,中、俄、蒙三國有著良好的基礎條件和共同需求,因此,應當制定區域合作的方略和行動計劃,使共同愿望得以實現。目前,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統一認識,統籌規劃

充分認識旅游業的發展對三國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堅持“競?合”原則:一方面,充分發揮各自資源等方面的優勢,開發健康潔凈的旅游產品,提高吸引力和競爭力,簡化手續,改善基礎設施和可進入性,爭取更多的入境旅游者。另一方面,為本國公民到對方國家的旅游活動創造條件,減少障礙,提供方便,彼此可以競爭。三國還應積極合作,共同打造一個良好的區域旅游目的地形象,開發共同受益的產品,提高總體吸引力。

作為一個區域,三國政府應積極合作,在統一認識的基礎上,編制一個總體發展規劃或行動計劃,至少可在三國邊境地區的相關省區,共同協商,確定不同區域的重點產品和聯合線路,協調大型節慶活動,不搞近距離的重復建設,減少不必要的浪費。盡量科學地利用資源,有效地發揮各自優勢。這樣做,有利于在國際旅游的營銷方面相互配合,相輔相成,提高總體效率。

(二)精心策劃,尋找突破口

就地域來說,近些年中、俄、蒙三國和東北亞地區一起合作,共同建設一些地區的旅游發展,今后應更加注意這些具有突出發展潛力的區域和產品的開發,不斷尋找促進地區旅游新發展的突破口。

1.區域合作,選擇邊境地區作為突破口。中、俄、蒙三國的區域旅游合作,首先考慮邊境地區的合作,因為經過20多年的磨合,彼此相互了解,取得了很多經驗,建立了良好的基礎。目前的關鍵是這些邊境地區的旅游合作應得到中央政府更多的支持,加快步伐,取得成效。例如,頗受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關注和支持的圖們江地區(中國、俄羅斯、朝鮮三國交界處)的區域旅游的發展不僅可以創造一個生物多樣性突出的生態旅游目的地,而且還可以打造一個以“社會主義政治體制”為主題的主題公園。中國呼倫貝爾市與俄羅斯和蒙古國兩個國家接壤,具有壟斷性的區位優勢。以中國滿洲里、漠河和黑河三個邊境城市為基礎創建三國風情旅游區域對內地和區域外市場有很大的吸引力。

2.線路開發,以產品為突破口。從中、俄、蒙三國的旅游資源看,都可開發出一些頗具魅力的旅游線路。例如,蒙古國、俄羅斯遠東地區和中國的呼倫貝爾地區,有著良好的草原、森林和濕地,便于開展生態旅游和自然風光旅游,依據這些資源開發的生態旅游、探險旅游產品非常受市場的歡迎;有著共同革命經歷的三國都有開展“紅色旅游”的景點和紀念地,可把各國國內紅色旅游線路與國際旅游線路對接;發揮鐵路優勢,設計連接中、蒙、俄三國的鐵路旅游;滿足當代人的“懷舊情感”,開發尋找歷史遺跡、緬懷往昔經歷,喚起心中記憶,實現終身夙愿,都會是受歡迎的旅游線路。

3.產品開發,以差異為突破口。中、俄、蒙三國互為鄰邦,但幅員遼闊,所以共性與差異共存。為了發揮各自資源優勢,要充分利用差異,優勢互補。例如,對俄羅斯和蒙古國市場來說,中國的海南及東南部熱帶、亞熱帶地區的自然風光,冬季度假旅游非常具有吸引力。而對中國南方(包括香港、澳門地區)乃至東南亞市場來說,俄羅斯、中國東北部冬天的冰雪天地及嚴寒體驗更具魅力,而夏秋季的蒙古大草原,則別有一番風情。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三國文化差異。文化是旅游的永恒主題,文化差異所形成的神秘感正是旅游者離家外出所追尋的體驗,原生態的文化更具感召力。在三國政府倡導下的友好年活動、旅游年活動和其他諸如奧運會、博覽會這樣的超大型節慶活動,應在區域內掀起一股強勁的“俄風”、“蒙風”和“華風”,像“韓流”那樣影響整個世界。

(三)協調政策、簡化手續

對中、俄、蒙三國來說,國際旅游的發展應當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三國間的邊境旅游市場,二是三國區域內出境旅游市場,三是三國區域外的入境旅游市場。毫無疑問,開拓這三個市場都很重要。對于前兩個市場的開發,主要針對三國公民的,盡量簡化手續,方便跨境旅行。在這方面,俄羅斯已經開了頭,為中國旅游團實行免簽待遇。而后者則要三國共同協調政策,可否效仿歐洲一些國家《申根協議》的做法,雖然近期不能在三國全境內實行單一簽證,可否在一定范圍內,如三國的邊境地區內,實行單一簽證,將邊境地區對第三國旅游者開放。這樣做,可擴大這些區域的旅游發展。目前,在中俄間旅游經營中還存在一些障礙,雙方應采取積極態度,通過協商制定出適宜的政策,不應因噎廢食。

(四)構筑誠信,健康發展

到目前為止,中、俄、蒙三國的國際旅游都有了相當大的規模,但和西方一些旅游發達的國家相比,無論是市場還是產業都還很不成熟,尤其在這個漫長而艱巨的轉型期,旅游業的發展還不斷受到傳統計劃經濟運行模式的干擾,兩個體制的摩擦依然存在。為此,三國都有一個共同任務,就是在政府為主導的前提下,完善規制,規范行為,營造誠信,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使旅游業健康發展。

(五)構建交流平臺,加強研究合作

旅游業是個綜合性很強的產業,它的發展涉及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環境、安全等諸多方面。為了更好地合作,贏得成效,除了政府相關部門經常溝通、協調政策外,更要加強研究機構的合作。對此,應構建一個交流與合作的平臺。一方面通過一定的媒介定期交流信息和研究成果,另一方面,根據三國旅游發展中存在或可能發生的問題,開展合作研究,舉辦論壇,進行深入探討,為三國政府制定相關政策和業界制定策略提供參考。

就相鄰國家來說,邊境既是阻隔,又是通道。當兩國關系不好的時候,障礙大于通道,雙方邊境地區的交往受到限制,經濟發展受到制約,雖然邊境兩側近在咫尺,雞犬可以相聞,但給人的感覺卻是非常遙遠,可望而不可即。而在關系好的時候,往往是通道大于障礙,后方變成了前沿,邊境兩側往來頻繁,視若親朋,國境的感覺就顯得淡漠了。因此,當一個國家與其鄰國的關系屬于正常狀態,那么,邊境旅游活動一定會活躍起來,區域內的旅游就會更加活躍。歐洲和北美國家發展旅游的經驗說明了這一點,20多年的中國旅游發展實踐也證明了這一點。中國呼倫貝爾市連續舉辦中、俄、蒙三國聯合的節慶活動也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今天,中、俄、蒙三國關系良好,大家都在致力于戰略伙伴關系的建設,邊境地區的經濟貿易等多方面的合作不斷擴大與加強。因此,我們要抓住這一難得的天時、地利和人和的機會,充分發揮發展旅游業的獨特優勢,為我們這一地區的社會經濟繁榮和世界的和平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