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易中天“品三國”到白話營銷的成功
呂洪江
當媒體紛紛探究易中天成功的秘密時,易中天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卻謙虛的說:自己的成功主要是和電視這種特殊的媒體是分不開的,主要是電視成就了他。依筆者看來,實際上易氏的成功絕非本人說的那么簡單,因為百家講壇開播前幾期諸如閻崇年,紀連海等學者無不是學識淵博,修養(yǎng)精深,侃侃而談而廣受好評。卻為什么沒能如此成功?我感覺更主要的是易氏的自我營銷做的確有過人之處。
電視節(jié)目的營銷雖然和日常消費品有很大的區(qū)別,連其最基本的“4P”顯得都有些粘不上邊。但細究其理確也異曲同工。電視臺就是廠家,觀眾就是消費者。電視節(jié)目的產(chǎn)品就是帶給觀眾的視聽享受,是獲取知識、得到身心愉悅的感覺;價格是插播的廣告和你觀看的時間;渠道就是各轉(zhuǎn)播臺及千家萬戶家里的電視機,這種渠道是最好的渠道,廠家能夠很容易的和消費者進行溝通;促銷就是以少的廣告插播時間、好的電視節(jié)目取悅觀眾。
就百家講壇這個節(jié)目本身來說,央視十套的包裝到推廣與前幾位專家并無二致,而主要是為這些平時埋頭于校室及講臺的學者提供了一個自我展示的平臺,平臺搭建了,但怎么通過熒屏推廣自己卻完全看講座者本人怎么利用了。
首先易氏善于把握消費者心理。當觀眾們習慣了所謂的歷史專家在講授歷史與學術(shù)時那種高深莫測與晦澀難懂,而易中天卻完全以一個大白話的形式把歷史當作觀眾身邊的事來講,實際上是緊抓住觀眾一方面對于歷史與文化知識求知的渴求,另一方面卻無論是專家或教授都是以一副學者模樣而一張口即專業(yè)術(shù)語或死背書中古文語句,和“超女”的成功有同工之處,超女的成功實際上也是成功抓住了少男少女細分市場,迎合了無數(shù)少女叛逆、自由、追求個性解放與對成功出名渴求的心理,雖然被很多媒體包括央視批評為節(jié)目庸俗、全憑炒作,但其巨大的商業(yè)成功卻是誰也無法否認的,并且其高收視率也使中央臺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脅,并為各臺所效仿。實際上古代發(fā)生的事情現(xiàn)在人只有通過書籍或資料來研究、判斷、分析、猜測,并不能真正體會當時的社會情況,完全憑自己的理解,怎么理解都無所謂,觀眾只是知道當時發(fā)生的事情就可以了。而易中天臨時把自己的理解通過大白話及現(xiàn)代人普通接受的比喻,生動形象的表現(xiàn)出來,可能未必是真正無誤,但誰知道當時真實的場景呢.只要觀眾喜歡,為什么非得追求歷史場景是否就真實呢。
二是表現(xiàn)形式獨特,而形成自己獨特的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就是你的特點為消費者所接受而別人又難以模仿或達到的方面。在國人習慣于嚴謹?shù)臍v史態(tài)度,嚴肅的學術(shù)風氣環(huán)境下。易中天敢為天下先,一個講歷史的教授,講話的風趣幽默,口無遮攔,灑脫不羈,評述每個歷史人物時充滿的調(diào)侃,左一個“周瑜帥哥”,又一個“諸葛亮帥哥”,讓人聽了忍俊不禁。但他調(diào)侃決不惡搞,顛覆了原來歷史教授的一貫嚴肅認真,出口之乎者也的形象,給消費者一種完全清新自然的感覺,不象教授講課,完全朋友聊天。
三是不斷豐富易氏產(chǎn)品線。當"品三國"成功之后,他馬上推出了“漢代風云人物”講座,同時快速的將講稿整理成書出版,并將自己原來一些文化評論和一些學術(shù)論文加入其中,又在網(wǎng)絡(luò)上創(chuàng)立自己的博客。這一系列行動,使易中天這個文化品牌不斷和消費者進行接觸,這種通過各種形式充分展示易中天文化水平與方式,并將講講座起名為"評書式"歷史,打造了全新文化品牌。
四是多種宣傳方式與炒作。眾所周之的他的這種講課方式及內(nèi)容就學術(shù)方面必然會引起同行其他專家或?qū)W者的口誅筆伐,一時間褒貶不一,一方面觀眾熱捧,易迷無數(shù);另一方面同行業(yè)專家亦或別有目的之氏在各種媒體上進行“論戰(zhàn)”。在此易氏聰明的使用了聰明的做法。一方面公開說自己對一些批評或無意義的學術(shù)討論不回應(yīng);另一方面卻在不同場合或時機對一些影響較大的批評進行回應(yīng),這種做法在他之前恰有一位文化名人余秋雨也做過,余秋雨也是一位通過電視走紅的學者,他的“文化大散文”恰恰和自己不斷演講,不斷上電視形成互動,使他始終站在學者和明星的位置之上。因為只有這樣才會不斷的提高觀眾的熱情和興趣,也就是平時娛樂界最常用的宣傳方式"炒作"。但結(jié)果有一點,他成為了名人,這就是易中天的成功,一個白話營銷的神奇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