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國歷史上的“商” 佚名 【提要】“士農工商”是傳統的核心結構。這一結構中的“商”,實質上處于社會的邊緣并為主流社會意識所排斥。在近代商品大潮的沖擊之下,“商”的經濟和社會內涵得以漸次更新,科舉制度的廢除和清王朝的覆亡,則使這一傳統社會結構發生了根本的錯動。近代“商”觀念的嬗變,體現了中國近代歷史的深層結構性的變動,這種來自經濟和社會層面上的演變,決定了近代中國社會的整體動向。三“商”內涵的變遷:從“四民之末”到“四民之綱” 下載 上一篇:現代企業制度未從中國歷史自發創新的原因探析 下一篇:略論近代中國歷史上的三種現代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