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摸女人的胸视频,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黄色视频性爱免费看,黄瓜视频在线观看,国产小视频国产精品,成人福利国产一区二区,国产高清精品自拍91亚洲,国产91一区二区

加急見刊

馬克思恩格斯對近代中國的論述

吉冬梅

摘要:馬克思和恩格斯19世紀五六十年代對當時中國進行了深刻的觀察和評論,論述包括經濟、政治等多個方面。他們批判了英國對中國發動的侵略戰爭,針對近代中國的狀況,馬恩對中國革命曾給予厚望,但十多年的中國革命并沒有改變中國,他們認為開放是中國的唯一出路。

關鍵詞:馬克思;恩格斯;近代中國;英國

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從未到過中國,但他們卻對中國有著相當的了解,19世紀五六十年代他們寫了19篇有關中國的專題文章,以及在其他著書和文章中也多次提到中國。馬恩對近代中國的論述是構成其東方社會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現在對馬恩的中國問題研究進行梳理和回顧,一方面可以通過旁觀者的眼睛,這一獨特的視角來看待當時的中國狀況,另一方面也可以為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提供一些啟示。

19篇專題有18篇登載在美國的《紐約每日論壇報》上,另一篇發表于奧地利維也納的《新聞報》。19篇中有3篇是恩格斯受馬克思所托而寫。1858年10月21日致馬克思的信中寫道:“如果你覺得有必要,在星期二之前或大約這個時間,我可以寫一篇關于俄中條約的文章……要不要寫,請告知……。”[1]后來恩格斯就發表了《俄國在遠東的勝利》這篇文章。眾所周知,馬恩兩人長期通信,他們對遙遠的東方——中國進行了長期的關注,并經常在信件中進行討論。由此可知,馬克思對中國問題的看法與觀點與恩格斯是相同的,后來馬克思去世后,恩格斯在給友人的信中也多次提及中國革命、中國人口等現實問題。所以,此文論及的是他們兩者共同的思想。

一、馬恩對近代中國國情的論述

1.對近代中國經濟現狀的認識。馬克思和恩格斯都認為,在他們生活的時代及之前的東方社會是不存在土地私有制的。馬克思致恩格斯的信中說:“東方……一切現象的基礎是不存在土地私有制,這甚至是了解東方天國的一把真正的鑰匙。”這和封建社會所說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如出一轍,也道出了封建社會土地國有的事實。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是中國特色的經濟結構,這也成為阻礙英國在中國打開貿易市場的初衷。馬克思在《對華貿易》中寫道:“妨礙對華出口貿易迅速擴大的主要因素,是那個依靠小農業與家庭工業相結合而存在的中國社會經濟結構。”對于外國的商品(以英國為主),中國的農民既沒有購買欲望,也沒有購買能力。

2.對近代中國政治狀況的認識與分析。1840年“英國用大炮強迫中國輸入名叫鴉片的麻醉劑”[1],發動了第一次鴉片戰爭,完全與世隔絕的中國被迫打開國門。“天朝帝國萬事長存的迷信破了產,開始同外界發生聯系。”[1]完全封閉的狀態被打破,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

3.馬恩眼里的中國人。作為19世紀的歐洲人,馬恩對中國和中國人的了解,很大一部分來源于閱讀孟德斯鳩、黑格爾等先哲們的描述。封建社會的中國在他們口中就是一個“野蠻的民族”。“習慣于靠無知來保證不受物的侵犯、世界的侵犯”,在“幾千年來沒有進步”的帝國,他的人民又是怎樣的呢?馬恩對中國皇帝、中國官員和普通百姓有著不同的表述和評價。

19世紀五六十年代時期,清政府當政的主要是咸豐皇帝。皇帝是中國的“土地的最高所有者”,“通常被尊為全國的君父”。馬克思的大女兒燕妮在家中有兩個綽號,一曰“中國皇帝”,二曰“高貴的中國人”[2],他的小女兒愛琳娜在家中也被戲稱為“中國皇太子古古”[3],皇帝是中國的大家長,黎民百姓是他的子民,文武大臣也得聽命于他。這些中國的皇權特點都被馬恩所了解。

中國官員的口碑不是甚佳,在《鴉片貿易》中,馬克思提出當中國政府采取禁煙的措施時,“中國人的道義抵制的直接后果就是,帝國當局、海關人員和所有的官吏都被英國人弄得道德墮落,侵蝕到天朝官僚體系之心臟、摧毀了宗法制度之堡壘的腐敗作風,就是同鴉片煙箱一起從停泊在黃埔的英國躉船上被偷偷帶進這個帝國的。”[1]官員的貪污受賄使政府的關防如同虛設、但有極個別的清朝大臣得到馬恩的贊賞,如禁煙英雄林則徐,與英國據理力爭的兩廣總督葉名琛等。文中對此引用葉的原文,以顯示他的秉公執法,也從側面揭露英國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的侵略性和非法性,“亞羅號”事件純粹是一個蓄意發動戰爭的借口。

中國的近四億人民被恩格斯稱為“野蠻人”,“東方人嫉妒、陰險、愚昧、貪婪而又腐敗”[1],中國當屬東方人。傅里葉等人曾說中國商人做生意都有三把秤,一把過重的,一把過輕的,還有一把正常的。買賣就是這樣做成的。“無商不奸”的惡名遠揚歐洲,但對普通民眾的貧苦生活,馬恩寄予深切的同情。他們是“莊稼漢又兼工業生產者”,只能夠維持最低的生活,他們選擇逆來順受。90%的中國人買不起英國的紡織品,他們穿的是和祖祖輩輩一樣的自產自銷的手織布衣,“一個靠勞動為生的中國人,一件新衣至少要穿上三年。”[1] 而受鴉片毒害的中國人更是可憐可悲之至。馬克思借用英國人蒙哥馬利·馬丁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看法,“不是嗎。‘奴隸貿易’比起‘鴉片貿易’來,都要算是仁慈的。我們沒有毀滅非洲人的肉體……我們沒有敗壞他們的品格,腐蝕他們的思想,也沒有毀滅他們的靈魂。”[1]

占全球人口38%的中國人的生活狀況,馬恩都看在眼里,很真切。那中國人應該怎么辦,馬恩是否看到中國的希望。

二、對中國革命的呼喚

因為“歐洲人的干涉,鴉片貿易、鴉片戰爭所引起的現存政權的動搖、白銀的外流、外貨輸入對經濟平衡的破壞,等等”[1],中國爆發了革命(即太平天國運動)。實際上在太平天國運動之前,就有了農民起義。“中國的連綿不斷的起義已經延續了約十年之久,現在匯合成了一場驚心動魄的革命。”[1]馬克思和恩格斯起先都對這場“中國革命”寄予厚望,并預示它能帶來巨大的影響。“可以有把握地說,中國革命將把火星拋到現今工業體系這個火藥裝得足而又足的地雷上,把醞釀已久的普遍危機引爆,這個普遍危機一擴展到國外,緊接而來的將是歐洲大陸的政治革命。”[1]“過不了多少年,我們就會親眼看到世界上最古老的帝國的垂死掙扎,看到整個亞洲新世紀的曙光。”[1]

馬恩論述中國革命的過程中,并不僅僅描述了太平天國運動,也對兩次鴉片戰爭進行了揭露和批判(尤其是第二次鴉片戰爭),并對中國人的反抗給予高度肯定。“英國定會發現中國人在軍事上是自己的高材生”[1],說到這場戰爭的性質時恩格斯提到,“最好承認這是保衛社稷和家園的戰爭,這是保存中華民族的人民戰爭。”[1]

腐朽的帝國統治必須通過革命來摧毀,但中國的革命,在19世紀還沒出現中國共產黨人的革命,又能改變什么,創造什么。

太平運動進行了多年的斗爭,形成了南北對峙的格局,馬恩始終關注事態的發展。在這關注之中也可反映出他們對這一革命發展變化的態度的變化。1851年馬恩合寫的《國際述評》中略帶玩笑性質地寫道:“當我們的歐洲反動分子不久的將來在亞洲逃難,最后到達萬里長城,到達最反動最保守的堡壘的大門的時候,他們說不定會看見上面寫著:中華共和國:自由,平等,博愛。”[1] 然而到了1962年馬克思的最后一篇中國專題《中國記事》中,借用駐寧波的英國領事館夏福禮先生的口說出,“他們吵吵嚷嚷煞有介事地鬧了十年,結果破壞了一切,而什么也沒建設起來。”[1] “引起恐懼”是太平軍的全部戰術。馬克思認為這是“停滯的社會生活的產物”。 三、中國如何自立

馬恩通過探討中國傳統社會的經濟結構和政治形態等各項特征,揭示出封閉是保存舊中國的首要條件,而開放則是中國的唯一出路。隔絕狀態被英國的堅船利炮給打破,“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閉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觸新鮮空氣便必然要解體一樣。”[1]

馬克思去世后,恩格斯繼續關注中國,在甲午中日戰爭期間,他致友人的信件中數次提及中國,“在陸地和海上打了敗仗的中國人必定歐洲化,開放他們的港口以進行全面通商,建筑鐵路和工廠,從而把那種可以養活億萬之眾的舊制度完全摧毀”[1],“資本主義生產,只有中國尚待它去征服了,但當它最終征服中國的時候,它卻使自己在自己祖國的存在成為不可能了。”[1]我們可以想見,恩格斯預計中國將通過資本主義道路獲得重生,并對世界格局產生顛覆性的影響。他們也未料到實際中的中國百年之后,未經歷資本主義的發展過渡,直接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進入到社會主義社會(當然期間有幾年的過渡期)。

馬恩對近代中國的論述切中要害,抓住了問題的實質,這為解決問題提供了前提。雖然,因為信息資料不對稱、未有親身實踐等原因造成了些許與史實的出入和誤解,在部分章節,對中國的用詞過于激烈,但通讀全文,你會發現這犀利的筆鋒實際上實在暗諷自詡為“文明社會”的西方世界。

馬恩對中國的論述,對當今中國而言,也是一筆不小的財富,在繼承與發展馬克思主義的今天,也應溯及本源,挖掘其真諦。

[1]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論中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143.

[4]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410.

[5]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589.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