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中學數學教學中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戚珍華 陳德斌
長期以來,我們在中學數學教學中多重視數學知識的掌握應用及智能的發展,即重視智力因素的發展,而忽視了數學素質中非智力因素的開發和培養。所謂非智力因素,是指學生學習積極性方面的因素,例如動機、興趣、情感、性格、意志、習慣等。在數學教學中,我們發現不少學生數學成績不好,這并不是這些學生智力低下,往往是非智力因素的原因。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的學習過程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參與的過程,非智力因素在學習中起著動力和導向及調控的作用,是智慧活動真正付諸行動的推動者。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充分認識到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改變傳統的教學風格,教學方法,使學生產生學習動機、學習熱情、學習毅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的愿望。數學教師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重視情感交流,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創設學習情景,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推動力。精心設計的導入,能抓住學生的心弦,促成學生情緒高漲,步入求知欲的振奮狀態。因此每堂課的一開始,教師應巧設懸念,創設情境,渲染一種歡樂的氣氛,把學生的學習情緒、注意力和思維活動調節到積極狀態。導入新課時,要讓學生產生一種迫切想知道這類問題解決的“捷徑”的興趣,馬上進入思維的積極狀態,躍躍欲試,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如,在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的關系的教學中,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不解方程說出方程的兩根之和與兩根之積”對于這個問題,學生不知如何入手。教師可先向學生說出答案,并對學生說,給出任何一個有解的一元二次方程老師都可以馬上說出答案(可讓學生給出幾個方程進行試驗),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2、激勵教學,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
拖爾斯泰說過:“激勵能使人產生巨大的精神力量,是促使他人創造奇跡的催化劑和導火線。”在教學中采取鼓勵的方法,符合人的心理特點的,容易被學生所接受。大部分中學生對數學課程感覺學習困難,缺乏的學習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盡可能地肯定他們已取得的成績,鼓勵他們學習的信心,盡可能挖掘他們在學習中的閃光點,暗示他們都可以通過努力學好數學課。在課堂上教師要經常運用激勵性的語言來表揚學生,如“使學大膽向同學說出你學會了什么”,“說得有道理”,“你的想法最有獨創性!”等等,讓學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二、喚醒學生內在需要,激發學習動機
1、利用數學的趣味性和實用性,激發學習動機
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要恰當地引用與教材內容有緊密聯系的趣味強或實用的知識烘托教材,這不僅可以消除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陌生感,而且可以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身邊,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如,在進行概率論中隨機事件與概率等幾個重要概念的教學時,設置如下問題:將1枚硬幣連續拋3次,事件A={至少2次反面向上},向以下事件中哪些是A的互逆事件,哪些與A互不相容,事件為:B={至多1次正面向上},C={恰有1次反面向上},D={至少2次正面向上},E={全是反面或恰有1次反面向上},這種問題的設置融科學性于趣味性之中,將教學內容轉化到生動有趣、豐富而又實效的教學活動中去。
2、創設開放性課堂,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在數學學習中,學生會表現出各種不同的特點,對同一數學問題的理解會有不同程度上的差異,具有強烈的個性特質。在課堂中開展開放性教學,既能反映出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又能反映出學生的主體作用,有利于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如,講授二面角時,為了讓學生體會二面角的形狀、大小,可以讓學生動手折紙,折出盡可能多的二面角,并讓學生自己估計自己所折二面角的大小,思考如何來定義二面角的平面角。
3、挖掘數學之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著名的哲學家沙利文卻這樣說過:“優美的公式就如但丁神曲中的詩句,黎曼的幾何與鋼琴合奏曲一樣優美。”數學世界是一個充滿美的世界,數學中的許多公式、定理、幾何圖形,從內容到形式都給人強烈的美感。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欣賞數學美的積極意識,通過對數學中這些奇妙而充滿魅力的美的享受,不僅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而且能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我們也可以利用數學史和數學典故引領學生感受數學美,精彩的數學故事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如,講等差數列時向學生介紹少年高斯計算一百個自然數之和的故事,講等比數列時介紹國際象棋發明者向國王請求獎賞的故事。
總之,非智力因素與智力因素是相輔相成的,在中學數學教學中非智力因素是關系到能否全面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在中學教學中應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發揮非智力因素對智力因素的促進作用,以期達到全面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