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農村中學數學學困生的轉化
齊春梅
自參加工作以來我一直在農村中學從事數學教學。多年來,一直被學困生的轉化問題困繞著。它是一項極其艱難的工作,首先要求我們老師要有愛心、有耐心、有恒心、講策略,最重要的是轉化學困生對教學質量的提高起著決定性重要。那么怎么才能做好數學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呢?以下是我的一點淺見和做法:
1.重情感教育,用愛心感染學生,增強學生的自尊心,樹立主人翁的責任感。
中學數學是一門較枯燥的學科,多數農村中學的學生不喜歡學習數學,覺得難,沒有興趣。那么要讓學生喜歡你的這門課,首先得讓學生喜歡你這個人。馬卡連柯說過,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愛心和耐心,愛心是一切教育活動的基礎前提,耐心是愛心的延續,是一種冷靜和寬容。愛心促使他們不斷進步、積極向上的基本保證。教育中獻出愛心,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感到老師是他們的朋友,這一點很重要。因為中學生是正處于青春發育期的少年,許多情感問題容易受到感染,若老師對他們不聞不問,或責罵他們、打擊他們,這會使他們對老師抱有成見,很怕老師、不喜歡這位老師。這樣學生就沒有上這位老師課的心情,久而久之,學習興趣全無,學習成績也會大幅度下降。教師應該特別注意保護他們的自尊心,要經常運用表揚、獎勵的手段鼓勵學生,不得動輒打罵,訓斥學生。應該循循善誘,耐心地教育,只要學生有小小的進步,教師也要及時地表揚。這樣才能使他們從怕數學課直到愛上數學課,對數學這門課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這樣,才會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進來,有主人翁的責任感。
2.幫助學生樹立成功的自信心
學生數學學業不良是一個相對的長期的過程。由于在學習上屢遭失敗,使他們心靈上受到嚴重的創傷,存在著一種失敗者的心態,學習自信心差。教師應該創設機會,小步子、多臺階,培養學困生的成功意識,增強學習自信心。
由于學困生與一般學生發展水平相比,不但知識、能力、情感等方面起點較低,而且個人的特點和形成過程不一樣,各自的起點以及在一定時間內達到的發展水平也有較大差異。因此,對他們應該降低起點,把起點放到只要他們努力下便可達到的水平上。同時教師在設計教學時,但要求從易到難、由簡到繁的分解成若干個合理層次,分層推進,把產生挫折的頻率減到最低程度,從而使學困生感到自己有能力學好,不斷增強學習進取心,強化學習動機。啟動他們內部的動力系統機制。此外,學困生往往注意的時間短,其容量小,所以教師應多開展教學活動,以調節他們的注意力,讓他們在活動中有自我表現的機會,從而引起學習興趣與積極性。 教師應充分相信學生發展的可能性,幫助學生不斷成功,提高學生自尊自信的水平,逐步轉變失敗形態,形成積極的自我學習、自我教育的內部動力機制。
3.科學選取和靈活的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實踐證明:數學課一味地講述,容易養成學生的惰性和滋生抽象乏味的感覺。學困生的心情大都處在厭煩的抑制狀態,常感到學習數學很無聊、不躁無味,學習沒勁頭,學習數學知識為了應付差事和念書家長及教師的責備,而逐步喪失了學習的原動力,對學習的業務和抵制擇日勝一日,根據這種心理,應改變傳統的講授方法,設計出新穎的教學過程,把枯燥的數學知識轉化為激發學生求知欲望的刺激物,從而引發其產生進取心。一個好的的數學教師,要善于運用幽默的語言、生動的比喻、有趣的例子、別開生面的課堂情景,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業不良學生學習數學的自覺性,最終達到轉化學困生的目的。 數學多為抽象、枯燥的,學生學習起來感覺無味,這也是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盡量將書本上的知識加以研究,使之變為形象、生動、有趣的問題,或者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在游戲中、實踐中學到知識。例如:教學“軸對稱”這一節課時,書本上定義為:某個圖形沿著某一條直線對折后,兩部分能夠完全重合,則稱這兩個圖形成軸對稱圖形。定義很抽象、難懂。課本開頭只是引用了青山倒映在水中。教師在教學舉例時,可以張開雙手,掌心面向學生,一邊將雙手合攏一邊問道:你們看老師的雙手成軸對稱嗎?以實際例子更形象展示,學生易懂。還可以讓學生動手親自剪紙、操作,使他們身臨其境。再舉舉生活中的實例,這樣把枯燥的內容就變得生動有趣,從而達到理想的效果
4、.根據數學學困生的不同原因做好課后個別指導
轉化數學學困生就是要通過有效的工作,促使這些學生改變數學學習上的被動狀態,提高數學成績和數學素質。這需要老師在課外多做工作,關鍵是根據學困生產生的不同原因采取不同措施。對于因為家中無人管理而經常不能按照要求完成作業的學生,應該每天檢查他的作業,堅持長期督促,不完成就不放過;對于因為小學數學基礎差而不能正常學習初中數學的學生,要花時間幫助他們培養良好學習習慣;對于缺乏自信心的學生,要多鼓勵表揚,每一點進步都給予充分肯定,讓他們經常體驗成功的感覺;對于學習態度比較好而學習方法有問題的學生,要結合具體學習內容幫助他改進學習方法,還可以讓學習成績好的學生給他介紹學習方法,讓他們一起學習。
總之,對于學困生,我們要深入了解其產生的原因,采取切實可行、符合學生的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的人文化的方法措施,不放棄每一個學生,通過鼓勵、表揚、聯絡感情、心理解困等,使每一個學困生都能獲得成功的喜悅,都能在思想品質、學習成績等各方面得到進一步提高,從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學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