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C:規模與利潤VS速度與激情
張善凌
如果我們把雞看成是規模,蛋比喻為利潤的話,也許這個問題就容易理解得多:你想要更多的“雞”,你得賣更多的“蛋”,然后用賣“蛋”的錢買更多的“雞”,再讓更多的“雞”下更多的“蛋”,再用賣蛋的錢買雞(雞生蛋、蛋變雞也一樣)……
說起來似乎有點繞口,但這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如果你沒有更多的“雞”下更多的“蛋”,你就不會擁有產品、價格、渠道、政策等各種優勢,你也就不會擁有這么多忠實的擁躉者。
我們來看一看,業內人士是如何看待B2C電子商務規模與利潤的。新蛋中國總裁鄒國慶曾公開表示:“如果我們停止擴張,我們馬上就可以盈利。”同時作為B2C的典型代表,以3C數碼產品銷售為主的京東商城04年成立至今,短短幾年時間營業額就突破了13億元,09年更是宣稱將突破40億。不過,京東商城規模高增長的背后卻有利潤幾乎為零的尷尬。京東商城CEO劉強東在對媒體的解釋是:“對于電子商務企業來說規模越大越安全,電子商務企業規模越大,企業的現金流、庫存周轉、銷售預算會越來越準確,而當企業銷售額達到幾億、上百億的規模時,企業便已擁有這種盈利的能力。”
為了搶占更多市場份額、創造更多的利潤,B2C企業正在不斷擴張規模。規模擴張的越大,利潤消耗也越多。這種向規模要利潤,用利潤擴大規模的“雞生蛋”模式,被越來越多的B2C企業廣泛應用。
更深層次的研究發現,規模與利潤的問題實質是企業互聯網生存與發展的問題,之所以這么說,緣于兩個方面:
一、電子商務依托互聯網發展,而互聯網具有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快”:傳播“快”、發展“快”、變化“快”、創新“快”、技術革新“快”。“天下武功,無堅不摧,唯快不破”,企業做B2C也是一樣,網絡品牌傳播要快、企業發展規模要快、價格調整變化要快、網絡營銷創新要快、網站技術革新要快。在互聯網“快”的大背景下,B2C企業發展規模必定無法慢下來,“落后就要挨打”及“不進則退”充分體現了互聯網快節奏的行業生存背景與激烈的競爭業態。所以,只有快速的提升規模,企業才能快速地贏利,才能更快速地擴張,在這種“快”速的循環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才能變得讓競爭對手望塵莫及,才能追求卓越。
二、互聯網常讓人大喜大悲,它是天堂同時也是地獄,它能給你帶來成功的喜悅,也能讓你明天就變得一無所有。企業發展B2C只有滿懷激情才能發展壯大。而利潤是點燃激情的導火索,利潤與激情的碰撞,才能保障企業不斷發展、才能基業長青。
互聯網企業B2C的規模決定了它的生存狀態,要想“活”得“滋潤”,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快的速度擴大規模并將所有競爭對手遠遠地拋在身后,企業才能稍稍松一口氣,享受規模創造利潤的快感,但瞬息萬變的互聯網會用出其不意的方式讓你得不到喘息,隨時出現的黑馬,將以比你更大的規模上市,企業所能做的就是保持對互聯網的激情與信心,用規模所創造的利潤持續的投入,不斷地擴大,平穩快速地發展。
所以,B2C企業所面臨的不是要規模還是要利潤的問題,而是生存與發展以及如何生存與如何發展的問題,在這種情形下,B2C企業大規模低利潤甚至大規模零利潤也就不足為奇了。雖然這并非B2C企業發展的唯一途徑,但卻是B2C企業發展的捷徑,在沒有VC和其它類型投資進入的情況下,用規模賺利潤,用利潤發展規模也是B2C企業發展的唯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