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競爭力與企業可持續發展
weihua
今天的中國市場已不同于昔日,企業的經營發展越來越困難,無論是大型的國有企業、小型的私有企業,還是規范的上市公司,無時無刻不面臨著嚴峻的經營風險。市場風云變幻,大批的公司企業,都無一例外的重復演繹著興起、繁榮和衰亡的歷史命運,能活躍上三、五年的已是不錯,生存上幾十年的很是不易,真正生命力持久不衰能成為百年企業的又能有幾個呢?更何況中國的市場經濟都還沒有這么長的時間。不過,它還是已經把大批的企業埋入了歷史的深淵,使它們成為了過去。有好多的企業,當時是那么的耀眼動人,可謂如日中天,而如今卻已物是人非,成為昨日黃花,讓人無法不為之扼腕嘆息。人們不僅要深深地追問:企業的好時光為什么會一去不復返呢?怎樣才能保持企業的永久活力和長遠發展呢?這先得由企業自身的發展規律說起。
每一種產品都有它的生命周期,每一項產業也有它的盛衰枯榮,作為一種組織形式的企業也是如此,萬物一理。企業的發展是以產品和產業的發展為依托的,新產品的出現,可能會帶動一項新產業的興起,新產業的興起會造就一大批成功的企業,反之,隨著某些產品的衰亡,原先的朝陽產業可能會進入它的暮年期,同時會使得大批企業走向下坡路,直至出局。因此,一個將其業務范圍固守于一種產品或產業的企業將難逃衰亡的命運。而且,在當今的市場經濟形式下,科技日新月異,人們的思想觀念和需求不斷變化,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更加迅速,整個社會的節奏不知比以前要快上多少倍,這就大大縮短了產品和產業的生命周期發展歷程。整個市場環境,一個產業的內部結構都急速地變化,一種產品剛興起、才被顧客接受就已經過時了的現象也不在少數,企業面臨的環境因素更加多變和不測。忽然某一天,企業會發現它原來的優勢已經不存在了,社會的發展已經遠遠超出了原先的想象,不知是自己落后了還是世界發展太快了,反正公司的經營越來越困難了。任何企業的興起無不是先輩創業者艱辛奮斗的結果,其艱難程度可想而知,可是在當今的市場環境下,一個企業的衰亡卻是那么的簡單容易,真可謂“其興也薄焉,其亡也忽焉。”
大批固守原有僵化模式、不知變化和發展的公司被滾滾歷史規律的車輪碾壓而過,從而為市場規律的客觀性增添了新的證據,更加證實了市場規律的殘酷性和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而另一些優秀的公司,懂得變化,勇于調整自己、否定自己,與時俱進,開拓進取,善于把握規律、利用規律,從而給企業的發展帶來新的生機,從另一方面證明了客觀規律的價值和可善的一面。
與一個國家一樣,發展問題也是企業永久的主題。企業在市場經濟中,就象大海中行船,商海弄潮,到處是驚濤駭浪,稍不注意就會船毀人亡。如何把企業打造成一艘堅挺的戰艦,使之于商海中能夠擊敗競爭對手,乘風破浪、勇往直前,這是所有的企業老板和經理們一直深深思考和探索的問題。核心競爭力是當今企業界較為流行的管理新概念,到底核心競爭力是什么呢?
核心競爭力(corecompetence),又稱核心能力、核心競爭優勢,對此有多種不同的定義,按照麥肯錫咨詢公司的觀點,是指某一組織內部一系列互補的技能和知識的結合,它具有使一項或多項業務達到競爭領域一流水平、具有明顯優勢的能力。我國有的學者將其定義為:企業在研發、設計、制造、營銷、服務等在某一兩個環節上明顯優于并且不易被競爭對手模仿的能夠滿足客戶價值需要的獨特能力;也有的學者將核心競爭能力分成五個方面:1、公司員工的知識和技能;2、公司的技術開發和創新能力;3、公司的管理和生產經營能力;4、公司創造品牌和運用品牌的能力;5、公司獨特的文化和價值觀。
從以上幾種觀點可以看出,核心競爭力的本質是一種能力、一種超越競爭對手的能力。它首先應該體現為一種文化力。企業管理理論發展到現在,特別重視企業文化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眾多的經濟學家在研究總結眾多成功企業的原因時,發現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每個企業都擁有一種隱藏在表面下的無形的東西,它使得全體員工上下團結一致,充滿了活力和凝聚力,使得企業能夠渡過重重難關,從而保持旺盛的發展勢頭,長久不衰,經濟學家們把它稱作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的靈魂,是企業發展、創新、創造的源泉,是企業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搖籃,擁有優秀企業文化的企業是會在一定時期創造出奇跡的;而且,這種企業文化都是企業特有的,是企業在長期發展過程中逐步積累、提煉出來的,是任何其他企業無法模仿的,它具有獨特性。一種開放的、尊重個人的、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是現代企業發展最需要培養的,它是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
其次,它體現為一種學習能力。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市場因素更加復雜多變,經驗越發的靠不住,智力資本將成為第一資本,決定著企業面向未來的競爭優勢。在這種市場狀況下,一個企業所具備的學習能力就成為最重要的一種能力。企業能否對市場變化作出快速的反應,能否及時調整自己適應新的環境和市場、及時熟悉、解決新問題,都要靠企業組織的學習能力,不會學習就不會工作,也就無從創新和發展,從而培養、造就學習型組織也就成為當今企業管理者最關心的一個問題。
第三,它體現為一種創新能力。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動力,企業只有創新才會發展,才會有突破,固守舊模式只會被社會淘汰。核心競爭力既不能復制也不能模仿,它應該是獨一無二,核心競爭力的培育過程實際上也是一個創新過程,是思想觀念、文化氛圍和精神面貌的創新;當然,這種創新是伴隨著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市場營銷創新和管理創新等一系列的創新而逐步形成的。但只有具備了這種能力,才能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經濟中,運用動態的觀點來看問題,擺脫舊有的東西,趕上時代的潮流,不斷開發新產品、開創新市場、找到新的利潤增長點,實現公司的永續發展。
第四,它還應該體現為一種實踐能力。任何成功的企業都是重實踐的企業,光說不練是不行的,重要的是要去做,任何優秀的思想和計劃都要靠行動來變為現實。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是公司發展方向的掌舵者,重在公司運作、核心競爭力的培育戰略等思想性和理論性的工作,而中下層管理人員和員工就應該是這些思想的實現者,是用積極有效的行動把這些變為現實的人,寶潔公司就是一個例子。在寶潔公司,要求員工大膽地去做,不要怕出錯,做了錯總比不做好,如果一個員工在一個星期內沒有做過一件錯事,可能會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這位員工什么事也沒有做。這雖然有些刻薄,但是在當今社會,瞬息萬變,大部分的新情況新問題都是以前不曾遇到過的,沒有什么經驗可以去依尋,只有迎面而上,憑自己的知識和智力,憑自己的勇敢和堅強,“學著做,做著學”就是這種現實情況的寫照。
以上是我認為核心競爭力所必須包括的幾個方面,雖然不夠全面,但我覺得是比較重要的幾個方面。
未來的企業競爭是能力的競爭、智力的競爭,無論何時何地,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公司都能比競爭對手更有效地適應外部環境,在其價值鏈流程的某一環節上做的比競爭對手更優秀,或者在產品上優于競爭對手,或者在技術上,或者是在服務、營銷等環節。核心競爭力會為企業不斷地創造新的利潤增長點,為企業向新領域的成功開拓提供堅實的基礎。這種能力會在企業發展的某一時期階段上體現出來,某一產品或行業,而這一產品正是公司當前的核心產品,相關產業正是公司當前的主業,也就是具有核心競爭優勢的核心產業。所以,只有擁有核心競爭能力,才能在風云變幻的商海中擊敗競爭對手,穩立潮頭,才能適應變化,順應市場規律,求得企業的長久持續發展。
怎樣才能培育出一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呢?
第一、要提煉公司獨特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的靈魂,一個擁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也肯定是擁有優秀企業文化的企業。一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必須擁有自己的經營理念和價值觀,必須擁有自己的一套獨具特色的東西,也就是必須對“企業自我”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如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原則一樣——這樣才會有進步、有發展。企業文化是在公司發展過程中不斷總
結、完善、提煉和升華的,它是開放的、積極向上的、不斷變化的,是公司員工成長和業務發展的土壤。
第二、要建設一支優秀的員工隊伍。公司是什么,不過是一個概念,一個建立在所有員工和各種設施頭頂上的無形的東西,而真正的主體卻是那些形而下的有形的東西,其中最主要的是公司的員工。公司的好壞主要是靠員工的形象表現出來的,所以有一支優秀員工隊伍的公司也肯定是一家優秀的公司。人的資源是當今社會的第一資源,人的建設是一個公司最主要的工作內容,培育具有優秀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員工隊伍應核列入公司的戰略性規劃之中,以增強對市場變化的反應能力,在不斷變化的市場中不斷找到自己發展的鍥機。
第三、要培育公司當前的核心產業。核心競爭力不是憑空想出來的,也不是嘴巴上講出來的,它要有實在的東西為依托,這種東西應該表現為能為公司創造利潤的各種實際業務。一個公司的好壞最終還是要看其為社會創造的價值的多少,公司的核心競爭力要靠核心產業表現出來,同時公司在發展核心產業的過程中也促進了核心競爭力的提高。當有一天,一個公司成功地培育好其核心產業的時候,也就是其核心競爭力初見成效之際。
核心競爭力,是企業長久發展的動力之源。產品和產業都是不斷變化的,但只要具備了這種能力,就會不斷適應各種變化,實現快速有效的調整,為公司不斷注入成長的活力。核心競爭力的培育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付出長期的努力,可能要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但只要公司全體上下眾志成城,持之以恒,肯定會迎來企業發展的光輝燦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