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電子通信專業電工基礎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改革與創新
未知
[摘要]現在的職業教育要求把培養創新精神作為教學的重要任務,專業課程的教學要著眼于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本文圍繞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電工基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改進與創新進行探討,就改革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全面提高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設計創新能力等方面提出建議付諸實踐,在實際教學中取得了明顯成效。
[關鍵詞]電子通信專業教學 方法手段 改革創新 一、引言 我院的辦學宗旨是根據需要定課程,根據崗位練技能的人才培養思路,弘揚“團結、敬業、求實、創新”的校風,堅持走質量立校、特色興校、人才強校和產學研結合的發展道路,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第一線的思想道德素質高、實踐能力強的應用性技術人才。為此我們針對各個專業進行了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目的是為了能更好地使職業教育和市場相適應。 二、電工學教學方法改革 電工學是一門技術基礎課程,其特點是授課內容多,知識更新快,教學學時少,各學科教學重點不一。因此,我們不斷在試點教學班中進行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改革,取得經驗后在所有教學班中推廣。在教學方法上,將實踐教學環節、創新思維培養引入課程,將理論講授、實踐指導、工廠參觀實習等不同教學形式靈活應用。在教學手段上,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電子教學,進行網上學習、交流、溝通,將現代科學技術充分應用于教學改革之中。采用的教學方法有: 1.精講多練,自主學習 集中精力對基礎知識、基本原理和重點內容精心組織、精心講授,引導學生建立系統的知識結構。精講必須多練,著眼能力培養,注重講、練結合,保證練的比重,加強綜合訓練,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增強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理論、實踐二位一體教學法 即實踐-理論-再實踐的教學方法。如在電機部分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觀察電機模型教具、實物教具,提出本節所講述的內容,讓學生帶著問題有的放矢聽課,并用多媒體課件配合講解電機拖動理論,最后再通過實驗、實習進一步加深印象,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注重學習方法指導,培養自學能力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不但要教給學生知識,更要教會學生如何獲取知識;不僅要重視教法,更要指導學生的學法。在教學過程中,盡量多教給學生如何理解、分析、歸納、總結問題,避免死記硬背、機械理解,引導學生學會舉一反三,掌握學習方法,培養自學能力。 使傳統授課方式向具有啟發性、思維性、綜合性的授課方式發展,給學生思考和自學的空間,使學生在獲得電工電子技術知識的同時能學會像專家那樣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激發其求知欲,活躍學術氛圍,培養創新能力。 在專業知識教學中,從器件、電路產生的背景和需求談起,然后講清其在系統中的作用、結構的構思方法,分析問題的特殊方法,再現“器件、電路的獲得過程”,并為解決新問題作好鋪墊。針對目前聽課人數越來越多的情況,每一堂課均很好地“設計問題”“引導思考”“假設結論”“探索求證”。使不同程度的學生在聽完課后都覺得值得回味,可以在不同層次上舉一反三。在實驗和大作業中,只設定題目或學生自己擬定題目,對沒有學過的知識進行必要的提示或給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