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長壽命瀝青路面
張全敏
摘要:簡述長壽命瀝青路面的發展歷史,分析了長壽命瀝青路面原理、結構功能和材料的選擇。 關鍵詞:長壽命;抗剪性;功能層;磨耗層 建國至今,中國高速公路通車里程6.03萬km,位居世界第二位。2008年,美國經濟危機沖擊著全球經濟體系,中國為抵御經濟環境的不利影響,提出加大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計劃。因此,中國高速公路還將持續且迅猛的發展。 但是在中國公路事業迅猛發展的同時,一些新建公路的早期路面損壞現象也十分嚴重。主要原因為傳統的路面結構在一定程度上還不夠完善,甚至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1概念、技術及特點 1.1概念 長壽命路面在美國被稱作長效性或永久性路面。美國瀝青路面協會(APA)關于永久性路面的定義為:路面使用年限至少為35年,并且在使用年限內確保路面不發生結構性破壞,只需進行周期性養護,平均罩面時間不小于12年。但各國長壽命瀝青路面結構設計年限規定并不一致,具體情況見表1。 1.2技術 長壽命路面是通過周期性地更換瀝青面層來獲得瀝青路面結構更長的服務性能,其技術核心:路面材料的選擇和路面結構層的設計,長壽命路面不僅適用于大交通量道路,經適當的調整后也可用于中、低等級交通量道路。 1.3特點 長壽命路面瀝青主要特點:厚度較傳統瀝青砼路面厚度大,服務周期長(表面功能層壽命應達到8年以上;主要承重層壽命應達到40年以上)。維修方便且費用低。 2原理、功能分析和選材 2.1原理分析 長壽命瀝青路面是基于力學的長壽命路面結構設計的一種設計方法,其實質在于運用力學的方法來分析路面結構對自然氣候和行車荷載等因素的響應。 中國目前采用的設計方法為抗剪性概念的長壽命瀝青混凝土路面設計方法,其設計原理見圖1。 長壽命路面結構設計要達到3個目標:①不出現結構性破壞,包括結構性裂縫和結構性車轍;②路面破壞僅發生在路面表層且能迅速修復;③定期的路面表層養護、檢修和更換,使路面結構達到長壽命(超過50年)。